APP下载

周琪:不妨学学米歇尔的演讲技巧

2012-09-06

环球时报 2012-09-06
关键词:人情味南希里根

奥巴马夫人米歇尔意外地成为民主党代表大会的主角。她的演讲在挑剔的美国媒体那里博得了罕见的齐声喝彩,被公认将为奥巴马竞选连任加分。

细看米歇尔的演讲,其实并无太多惊人之语,讲的多是家庭故事。然而可能就是这些平凡的家庭故事,让每个听众都感同身受。比如讲到学生时代的助学贷款时,米歇尔说:“那时我们那么年轻,那么相爱,那么负债累累。”

这不禁令我想起1996年在圣迭戈举行的美国共和党提名代表大会上,前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所作的演讲。当时里根已经身患老年痴呆症,认不出人来了,对南希来说这是一段非常困难的日子,但她还是站出来为共和党竞选打气,充满激情地讲述她和里根共同奋斗的历程以及她如何努力帮助里根走过最后一段人生路程。南希的讲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被报以热烈掌声,同时也振奋了共和党人的斗志。

在2008年,希拉里·克林顿在与奥巴马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关键选举中,也曾有一次打动人心的演讲,当时希拉里已经连败数场,正在做背水之战。在那次演说中,她倾诉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参加竞选的艰辛,数次哽咽,博得了众多同情。结果她赢得了意外的胜利,得以继续其选举之路。

米歇尔、南希和希拉里都使用了同一种演说技巧,即动用了一点儿小小的悲情。无论其中可能有多少表演的成分,它们的效果可以证明:多点儿人情味的讲话更具公关效力。富有人情味的倾诉往往比刻板的宣讲更能打动人心、赢得同情和支持。

在美国,除了在某些非常正式的场合,如总统宣读国情咨文等重要文件,一般官员在面对民众演讲时都会尽量表现得轻松、幽默、富有亲和力。而相比之下,亚洲官员在公众面前则往往比较拘谨、不苟言笑。这无疑与东西方文化传统和国民性格差异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的领导人在对老百姓讲话时,就不能做得更有感召力。毛泽东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多年之前,他就在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过官员“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等等教条主义的说话和写作方式。可见,我们的官员在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准确表述政策的同时,也可以努力以更加贴近人心的语言、更富有亲和力的表现来显示更多的人文关怀,来赢得民心。这或许也是政府公关的一种技巧吧。▲(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人情味南希里根
第二个奇迹
第二个奇迹
爱溜冰的凯丽猫(下)
人情味
爱溜冰的凯丽猫(上)
乐观的小里根
南希·里根:爱与唯一
不讲“人情味”的荷兰人
万花筒 人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