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佳:我享受的不是夺冠的瞬间
2012-09-06唐磊
唐磊
奥运夺金后,徐莉佳在混合区被外国媒体采访了两个小时,连湿衣服都来不及换下。“我之前就很幻想拿奥运会冠军,但我想全世界只要知道有个中国女孩拿了冠军就可以了,不要知道她是谁。”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还想过自己的生活。”
中国第一枚奥运帆船金牌
争夺金牌比赛的前夜,徐莉佳一个人在房间里冥想,这是她每天都会做的事。
那晚冥想时,她用英文跟Lily说,你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女演员,明天要把你最好的演技表现出来,没有NG的机会。
Lily是徐莉佳给自己起的名字,“冥想时说的话都是中英文混搭在一起。”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有些词用英文表达好。”
徐莉佳参加的奥运会激光雷迪尔级女子单人艇比赛要先进行10轮,41名选手参加,10轮总成绩最好的10名选手进入最后的奖牌轮争夺奖牌。
全世界每个帆船比赛场地的自然条件都不一样,即使北京奥运会时,徐莉佳拿了块铜牌,但她依然觉得青岛的水域并不适合她。伦敦奥运会帆船的比赛场地是距伦敦3小时车程的威茅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比赛,徐莉佳认为威茅斯的风摆很适合自己。
但前6轮比赛,徐莉佳都发挥得不好。“过于保守。缩手缩脚。”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到英国觉得自己有希望了,所以开局很保守,想不要出大问题,因为一旦有犯规就没有机会争冠了。”
以前,徐莉佳都会抢在靠边上的最有利位置起航,但这个位置危险系数也最大,因为稍微越线就会被裁判看到。伦敦奥运会上,每次起航她都保守地选择中间位置。
徐莉佳以前的跑船风格“大大咧咧”,能跑第一,也能得30名。
在2012年,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我这一年进步最大的就是稳住,所有的比赛中稳住了前四名。今年(2012年)所有的比赛加在一起,我成绩也是最好的。”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优秀的帆船运动员不是说场场比赛都能拿冠军,场场能进前十就很好了。”
从比赛第4天开始,徐莉佳逐渐放开了,比赛的感觉也回来了。10轮过后,徐莉佳和另三位选手都有希望争夺金牌。
8月6日奖牌轮起航后,徐莉佳排在第二位。比赛很快就迎来最关键的时刻,被认为最有可能夺金的4位选手中,有3个人都选择往左侧航行,只有徐莉佳一个人朝右侧驶去。岸上的很多人都觉得徐莉佳在赌博。但徐莉佳回忆说,当时她已经判断出右边阵风更大,有—个顺时针风摆。
一回头,看到对手们都在朝左边航行,徐莉佳窃喜,“我心里非常坚定,确定自己选择的航线。”
前5个浮标过后,徐莉佳已领先第二名40米以上,最终以领先亚军8秒的优势夺得奥运金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帆船金牌。
“好像被说的该去参加残奥会了”
25岁的徐莉佳并不像天生练体育的料。5岁时被父母送去练游泳,成绩在上海市属中上游,但因身高限制,进专业队前被刷掉。10岁那年被教练张静选中练习OP级帆船。
练帆船的徐莉佳长进很快,OP级(限定15岁以下参加)的亚洲冠军拿过,世锦赛也进入过前三,一直是国家队备战奥运的苗子。但在夺得釜山亚运会冠军后,徐莉佳的左腿发现肿瘤,手术植骨,让她错过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
因发现得较晚,来不及治疗,徐莉佳的左眼视力较弱,配戴眼镜都没用,右耳也先天弱听。在奥运夺金后,徐莉佳经受的磨难和打破欧美选手的项目垄断被视为励志故事,但她自己却轻描淡写地说,“好像被说得该去参加残奥会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只是没有被放大出来而已。我不去计较(耳朵带来的)那些影响。多少会有一些微妙的影响,但不可能和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比如在海上,可能在裁判判罚,或者选手在船可能接触的时候,会有一些呼唤,我可能就要反应慢一些,离很近才能听到,措手不及。”有时训练,外教在岸上或海上的船上叫她,边上的其他选手都会提醒她。
私底下,徐莉佳不爱说话,“有时候他们说得轻我听不见,老是麻烦人家再说一遍,老是问人家不好意思,慢慢的就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了,不太愿意加入聊天。所以就爱学习了。”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每天训练完,我都特别享受自己独处的那段静谧的时间,完全静下心看看书。看书的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我特别珍惜。”
2005年,徐莉佳改练的激光雷迪尔级帆船成为新的奥运项目,2006年,她夺得该项目世锦赛第一名。
帆船队集训的地方大都偏远,每周训练6天,每天出海三到五个小时,很多队员都忍受不了这份枯燥和孤独。
“我反而觉得蛮好的。小时候受到的歧视会多一些。我觉得在岸上很多束缚,读书不擅长,跟别人交流又有一定的障碍。在海上就随心所欲施展我自己的才华,享受那份自由。一个人在海上从来不觉得孤单。”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即使没有这些成绩,我也会觉得在大海上很快乐。”
“留给自己的是这中间四年的经历”
“航海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去追逐我的梦想,并且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的潜力,它让我有机会看到、感觉到和探索这个伟大的世界;还是航海,给我指引了一条通往更好生活的路,让我生命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活力、兴奋和愉快。”徐莉佳在国际帆联颁奖礼上获得年度女子最佳运动员时用流利的英语发言,这段话她在典礼前稍微准备了一下。
“那天我都被亲得不行了。”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都是我的肺腑之言。他们都被感动了。”
徐莉佳的风范和谈吐给国内观众带来的冲击不亚于当年李娜在法网上的发言。早在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徐莉佳就成为中国代表团旗手,这足以说明她受到的肯定。
按计划,徐莉佳希望在奥运会后继续在上海交大上一学期的课,并完成自己的论文《优秀运动员后奥运时期的自我管理》。但成为奥运冠军后,社会活动一下子多了起来,学业也断断续续。
“像颁奖等活动上不是真的我,是我‘装出来的,其实我还是很怯场。我把自己定位是,做好(社会活动)工作的同时,享受带来的哪怕一点点的乐趣,就把自己当做一个实习生。”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奥运会后李全海(国际帆联副主席)跟我说,就当做推广这个项目。”
在爱尔兰领取国际帆联大奖时,徐莉佳旁听了各个委员会的会议,她希望看看自己喜欢哪一类工作,这是她一直在找寻的答案——退役后干什么。最终还是觉得研究规则比较适合自己,而她早已通过了国际仲裁裁判证的书面考试。
蛇年春节过后,徐莉佳会重新恢復训练,2013年第一场比赛初定在西班牙。
“这两年我给自己设计个小下坡,没必要一直在一个巅峰的状态,给自己喘息的机会,给大脑充电。就像比赛一样,一开始不要被落下太多,最后还有能量去冲刺就可以了。”徐莉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四年可以经历那么多事情,夺冠也就是一瞬间,我享受的不是那个瞬间。可能别人认为下届奥运会拿不到金牌就是失败,但我觉得成绩不是留给我自己的,留给自己的是这中间四年的经历,只要自己尽力了享受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