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一期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2012-09-06于五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铺贴保护层卷材

摘要:介绍了核电基地工程地下防水的设计要求,以及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等主要施工方法和防水细部构造接点的做法。

关键词:国家核电 科研 创新基地 地下防水 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nuclear power base basement waterproof design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the base plate of basement exterior wall, the main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waterproofing details contact practice.

Key words: national nuclear power ba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underground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于2011年12月10日开工的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一期工程(技术研发主楼与2号研发楼),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南区。总建筑面积52965 m2 ,其中地上39965 m2,地下13000m2。其中技术研发主楼檐口高度49.30m、2#研发楼檐口高度31.80m。建设单位为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由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总承包。

2防水设计

本工程地下结构防水工程由结构自防水、材料防水、构造防水、细部构造防水等几部分组成。➀结构自防水:地下工程混凝土均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有覆土顶板均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6;➁材料防水: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顶板,均采用3mm+3mm聚酯胎Ⅱ型SBS防水卷材,卷材抗拉强度不小于400N/50mm,采用热熔法施工,卷材和基层、两层卷材之间均满粘。➂构造防水:后浇带、转角处增设附加层一道,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肥槽回填密实。➃细部构造防水:墙体水平施工缝、后浇带均采用30×10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

地下室顶板处防水具体做法为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0.4厚塑料膜隔离层;柔性防水采用3+3厚聚酯胎Ⅱ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于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尤其是底板卷材防水面积达15000 m2、地下室外墙卷材防水3300 m2、地下室顶板卷材防水6600 m2。总计防水面积约为:24900m2。用于本工程的防水材料种类多,其中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等均为新型防水材料。

3主要施工方法

3.1基础底板

基础底板外防水处采用外防内贴法,底板第一层防水除加强层、防水保护墙部位采用热熔满粘外,大面采用空铺法施工。基础底板防水保护墙厚240mm,墙高500mm,采用MU10灰砂砖。永久性保护墙采用M7.5砂浆砌筑,内侧抹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阴阳角部位抹成半径为50mm圆弧。卷材甩茬完成后在保护墙上用黄泥砌两皮砖压顶。永久性保护墙范围内卷材粘贴完成后,靠结构一侧表面表面拉毛处理,浇筑底板砼前使用竹胶板保护,浇筑过程中抽出。

保护墙的砌筑:砌筑砖砌体时,砖提前1~2d浇水湿润。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计量精度为:水泥为±2%,砂、掺合料为±5%。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在拌制砂浆时添加防冻剂来保证砂浆质量。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砌筑要里外咬槎,上下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砌筑前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砌墙要挂线,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但不小于8㎜,也不应大于12㎜。竖向灰缝不得出现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砌砖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砌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及草帘被进行保温养护。

保护墙抹灰:➀基层处理:将墙面残存的砂浆、污垢、尘灰等清理干净,用水浇墙,将墙面湿润。➁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➂冲筋,抹底层砂浆:底层砂浆的配合比为1:3的水泥砂浆,分层与所冲筋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➃抹面层砂浆:将底层砂浆浸水湿润,紧跟抹罩面灰,用大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抹子溜光压实。砂浆抹灰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及阻燃草帘被进行养护,以防砂浆受冻,影响强度。

将找平层清扫干净,在找平层表面涂刷相应的基层处理剂。

铺贴顺序:先铺贴平面,后铺贴立面。在已铺卷材的搭接边上弹出基准线,卷材应严格按线铺贴。先铺贴阴阳角等部位的加强层,经质检和监理检查之后方可进行大面积铺贴;

先将地坑、后浇带等处的防水卷材铺贴完毕后再铺大面,其上部卷材收头处要留出不小于600mm与大面卷材进行搭接;

热熔法铺贴方法:底板防水加强层、四周砖胎膜、防水搭接位置及两层防水之间采用热熔法施工;第一层底板防水大面采用空铺法施工。将防水卷材按铺贴长度进行裁剪并卷好备用,操作时用一根φ30长1.5m的铁管穿入已卷好的卷材的卷心,点燃汽油喷灯或专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与卷材交接处,喷枪距加热面保持300mm~500mm的距离,往返喷烤,不得将火焰停留在一处烘拷时间较长,卷材接缝与收头处必须100%烘烤。观察当卷材的沥青刚刚熔化时,手扶管心两端向前缓缓滚动铺设,要求用力均匀,不窝气,铺粘时必须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

两幅卷材长、短边搭接均不少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少于600mm。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的横向接缝应彼此错开1500mm以上。

铺贴时将贴有标签的卷材表面朝上。

热熔封边:卷材搭接缝处用喷枪加热,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并形成匀质的沥青条。

粘贴卷材应展平压实,加强部位卷材与基层、各层卷材间必须粘结紧密,搭接缝必须粘贴封严,无裂缝、损伤、气泡、脱层或滑动。铺贴后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

保护层施工:卷材施工完毕,经隐检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层施工,以保护卷材免受损伤。平面做5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要求表面平整,强度可靠,且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表面要求搓麻。浇筑完成后需按照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3.2地下室外墙

外墙防水施工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铺贴时应以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并应保证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搭接尺寸准确。外墙防水卷材采取由下而上的施工顺序,要求接头处上幅卷材下压下幅卷材的长度不得少于350mm。外墙防水卷材由下而上施工时,为防止卷材下滑脱落,采用木方在卷材上部临时支顶的方法,并要求保护层和底部回填土及时跟上。

外墙防水层经检查验收合格,确认无渗漏隐患后,在卷材防水层的外侧粘贴50mm挤塑聚苯板作为保护层。外墙防水保护层施工的同时,即可根据设计要求的规定进行回填土施工。

各部位做法:基础底板导墙处水平施工缝采用10×30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止水条居中布置。浇筑墙体上部混凝土前,将遇水膨胀止水条采用钢钉嵌固在墙体凹糟内,施工缝处混凝土面刷界面处理剂。外墙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防水保护层采用50mm厚挤塑聚苯板,防水卷材端部采用专用配套的收口压条,射钉固定,密封胶密封。基础导墙水平施工缝部位增铺一层卷材加强层。铺贴外墙卷材之前,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后方可继续施工,卷材的接茬长度为150mm,两层卷材应错槎接缝,错开距离不得小于350mm,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同层相邻两幅卷材接缝也应错开350mm,见下图:

3.3防水混凝土施工

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墙混凝土浇筑完后间歇1~1.5小时,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淀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对于剪力墙较高不易观察处及夜间施工,应配备低压安全手把灯;暗柱、梁头等钢筋较密处,应改为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工艺流程: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养护

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应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以30cm为宜,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一振点以表面出现浮浆,不冒气泡为度,时间宜为20秒左右,振捣时应注意振捣棒不得碰撞各种埋件。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孔洞等有无移动、变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施工缝处振捣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向施工缝处推进,距离缝边900mm±100mm处停止振捣,改用人工加强对此处混凝土的振捣,使其结合紧密。

混凝土浇筑完毕10~12小时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浇水次数的确定应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本工程垫层、防水保护层的混凝土大部分处于冬期施工,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覆盖塑料薄膜及阻燃草帘被进行保温养护。

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方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及支架等。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如出现表面泛白或干缩细小裂缝时,应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楼板、顶板及底板采用浇水养护,并将其敞露的全部表面用草帘被覆盖严密,保持板面湿润;墙柱拆模后立即喷混凝土养护液养护。属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前计算其养护时应覆盖的保温材料的种类及厚度。养护期间派专人测温、检查,严格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

4重要防水构造节点做法

4.1基础底板位置防水转换防水处理:

在基础底板外侧转角位置处,防水层施工由外防内贴法施工改为外防外贴法施工,在此处进行防水层转换。(详见下图)

4.2穿墙螺杆防水处理:

4.3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在做防水之前以150mm厚C30预制抗水板封闭。铺贴外墙卷材时,先在预制防水板的外侧铺一层防水加强层,然后大面卷材直接铺过钢板。墙体后浇带两侧竖向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

4.4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采用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进行止水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在施工缝部位埋置30×10木条,混凝土接缝前将止水条放入凹槽内,用水泥钢钉固定。如下图所示:

4.5地下室外墙穿墙套防水做法

在地下外墙部分有众多的管线进入室内,需要在结构外墙上设置大小不一的穿墙管,该部位的防水处理直接影响整体外墙的安全性,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单套管出墙节点做法

柔性套管出墙防水收头做法(铅丝箍紧处涂刷防锈漆)。

4.6卷材的收头处理

卷材防水系统的终端收口处理采用特制的收口金属压条,在保证防水系统的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极大的延长防水系统的安全使用寿命,见下图:

5技术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卷材及胶粘材料等原材料必须使用经北京市建委备案的产品,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性能检测合格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规定进行见证,现场抽样复试合格。

原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现场抽样,送试验室进行原材料复试,并应做见证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层必须由具有防水资质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必须持有防水施工上岗证,施工前进行资质验证审查。防水层施工之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交底。防水层施工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做好记录。

做好防水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每道工作班至少二次对底胶和接头搭接长度、粘结情况等主要影响质量的参数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严禁在雨雪天气及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施工。热熔法施工的环境温度施工不宜低于-10℃

参考文献:

[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地下工程防水(08BJ6-1)

[4]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6] 北京市地下室防水推荐做法(京95TJ3)

作者简介:

于五星,男,博士,高级工程师,1961年生,就职于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一公司,从事工程资料检查、工程评优和工程回访工作。联系地址: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56号。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铺贴保护层卷材
浅析防止地面砖铺贴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方法
浅谈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关于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施工方法的探讨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浅析钢筋保护层对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
爬底板采煤机在缓倾斜极薄保护层开采中的应用
室内装修时,防水施工为什么很少选用卷材?
常用防水卷材的鉴别方法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浅谈屋面防水卷材的渗漏原因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