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案研究

2012-09-06常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市政道路研究

常帅

摘 要:市政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的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是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与实践,对城市市政道路改造设计中的相关问题,作出探讨研究。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当今城市路网现状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尽管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发展,路网不断完善,但仍难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基础设施欠账依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技术等级低,高级、次高级路面所占里程比重较小。

(2)道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使道路交通需求大幅度增长,但同期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导致市区交通紧张,道路超负荷运行。

(3)尽管该城市骨架路网初步形成,但规划路网中的环线特别是绕城路尚未建设,高速、大容量、高服务水平的道路所占比例很低,使得整个路网的服务水平较低。另外,放射线道路主要连接对外交通出口,过境交通大部分因此而引入市内,造成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增大了城市道路的压力。

(4)部分道路街道化现象严重,沿街商贩抢占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自行车抢占机动车道,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抢行,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2 市政道路改造路线设计方案

2.1 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规划道路网布设。

(2)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

(3)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

(4)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人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2.2 纵断面设计

2.2.1 纵断面设计原则

(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3)为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最大纵坡度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控制。 ‘

(4)该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最小纵坡宜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

(5)设计时,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排水等要求综合考虑。

(6)线性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性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

2.2.2 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相交道路及铁路标高、立交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综合考虑以上控制因素,同时考虑路面排水的需要,道路纵断面设计考虑尽可能采用自然纵坡,最小坡度0.3%;特殊困难地段≮0.1%;在满足道路最小坡长的前提下,道路最大纵坡控制为3.0%。为减小桥梁长度,同时考虑景观效果,在路基良好地段,路桥分界高度控制在3.0~3.5 m,一般地段控制在2.5~3.0 m。

2.3 横断面设计

2.3.1 横断面设计原则

(1)根据不同道路所处的区域,布置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使其满足交通服务功能,并与该区域的路网相协调。

(2)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多地设置绿化用地。

(3)在穿越城市已建成区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单位的通行要求。

(4)在建筑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采取工程措施减小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迁。

2.3.2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经过该市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能科室的论证,并结合道路实际确定了横断面设计方案。道路规划红线宽40 m。横断面机动车道横坡为2.0%,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横坡为1.5%。

3 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人行道排水设计、车行道排水设计、绿化带处排水设计。

为便于人行道路面的排水,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并且在道路的两侧设置不同形式的挡土墙,还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将要流到人行道上的雨水。对于透水人行道结构设计时应适应当地环境及地质要求。无组织排水结构要求透水速率为8mm/s;有组织排水结构需考虑当地暴雨强度、降雨历时等特点,有组织地铺设了一排碎石盲沟,从而加速了基层积水下渗,减轻路基的“负担”,使得透水效率大大提高,因此设计时一般推荐选用有组织排水结构。

车行道排水设计时,机动车道通常采取双坡排水的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管道将收集到的雨水排放到保留水系或河流中;而路面较窄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也可设置单坡排水,这样既有利于施工,又保证了路面的完整性。

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绿化带的排水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采用两边及底部用砼封闭,中间设置渗沟,每隔40m左右设置集水井,用管道接入排雨水系统,同时应该注意应使管底水位比雨水井内高出20mm以上,防止雨水倒灌。

4 路基设计方案

4.1 一般路基设计

因市政路基所经大部分区域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埋藏较深,因而对路基填土高度等没有特别要求,按常规进行设计。

局部地段为沼泽地,该路段路基设计时适当增加路基填土高度,并对土基进行掺生石灰处理,以利于路基压实。

路段穿越鱼塘,则应抽干积水、清除淤泥,用砾石砂回填50cm左右,然后用石灰、粉煤灰混合料间隔土分层回填至路基标高。

4.2 路基边坡及防护

(1)路基边坡。路基边坡按1:1.5自然放坡。路堤穿水塘段,坡脚伸入水塘,路床顶以下至水位以上50 cm边坡采用1:1.5,水位以上50cm至塘底边坡采用1:1.75,临水面用厚度≮0.6 m的浆砌片石封面。

(2)边坡防护。一般路堤边坡采用植草防护,高度>2 m的路堤边坡采用预制植草砖防护。

4.3 路基压实及填料要求

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20MPa。路基填料采用普通土为填筑材料,局部潮湿路段对土基进行掺生石灰处理。为了使填料能达到规定要求,应严格控制最大粒径,槽底面以下0~80cm范围内,Dmax =12 cm;槽底面80cm以下,Dmax=20 cm。

路基压实按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要求。

4.4 路基排水

(1)远期路基范围内的雨水,通过道路下敷设的雨水管道排除。

(2)宽度>3m的绿化分隔带,雨水通过绿化带渗人路基,将对绿化带边的路基、路面结构造成危害。为保证路基不被雨水浸泡而影响强度,保证路面的使用质量,在绿化分隔带内设置排水盲沟,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与排水干管连通。

(3)道路两侧为农田、荒地的路段,道路建设时在路基两侧设置临时纵向排水沟,将路基范围内的降水汇集于排水沟内,并引至附近的天然河沟、洼地或接入雨水井。沟底设计纵坡≮3%,以利于排水。

5 道路绿化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绿化有助于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在对城市不同类型的干道进行绿化设计时,应该遵循生态学原理,并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点。绿化植物配置还应观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色。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实现其观赏和游憩功能,并且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

防护型千道的绿化植物主要是用来实现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并且兼顾观赏功能。植物的配置应选择具有抗污染、吸尘、隔离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绿化设计时,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既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又具有极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道路的主路绿化代表整体园林绿化的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鲜明,形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在视觉上应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遮有敞,可以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6 结束语

应用生态技术的建筑被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的涉及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关系,既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边的自然环境;既要求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同时也要求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因此,只要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城市形象得以改善,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张秋明.绿色基础设施[J].国土资源情报,2004,(7):35~3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市政道路研究
《小学英语时态-现在进行时》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云南省电视广告监看系统智能化升级设计方案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