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2012-09-06丁胜
丁胜
摘要:农民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得到保护尊重。同时农民也是城镇化受益者,城镇化不能只强调土地的城镇化,更要尊重劳动,切实解决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现实难题。
关键词:农民;城镇化;主力军;受益者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没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当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稳定,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作为一种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
1.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1.1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城镇化水平越高,新农村建设步伐就越快。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农村发展和改革的新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入贯彻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利于较快改变全镇农村的落后面貌。
1.2有利于推动我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能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城头镇加快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促进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步伐。
1.3是实现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2农民已成为城镇化主力军
2.1农民作为城市建设的动力主体
农民是人口的大多数,是我们依靠的力量和服务的主体。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城镇化不是把农民“化”走,而是把农民变为市民,让广大农民达到与城市人口一样的生活水平,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这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2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半数以上。农民工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他们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载体。
目前在一般城市,农民务工者和其他流动人口占城市户籍人口的比例在20-30%左右,在发达地区这部分人口可能是城市户籍人口的3-4倍。比较认可的农村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达1.5亿-2 亿人。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约9000万人实际已在城镇生活。
2.3农民县城购房带动新兴房地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许多经济条件好的农民都选择在县城购房,手头上比较宽裕,看县城的房价适宜,钱袋子“鼓”起来的农民纷纷进城购买商品房,带动了新兴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3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任务
3.1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是指进城农民获得城镇居民身份和平等权利,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的过程。城镇化的实质是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其中,当前的核心任务是农民市民化。
3.2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大量农民工真正市民化。我国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将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而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从全国看,被统计进入46.6%城镇化率的城市人口中,有1.6亿农民仍是农业户籍人口,占城镇户籍人口总数的27%。从我省看,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42.1%,但其中,包括数百万农民。他们虽然被“划”为城镇人口,但并没有真正“化”为市民,是城镇化率的“水分”所在,处在“被城镇化”状态。
3.3农民市民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加速农民市民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农民工不能在城镇定居生活,加剧了其流动性,既不利于他们积累技能和资本,融入城市社会,成为新市民;也不利于企业形成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更不利于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只占GDP10%左右的农业中释放出来,加快城镇二三产业发展。
4让农民成为城镇化受益者
4.1让农民子弟上好学
将城市的公共服务惠及农村是城乡统筹的目标。让农村的孩子接受同等优质教育,是发展农村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捷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太多、农民太穷,农民素质也不高,要减少农民、转移农民,才能提高农民。这一方面要靠工业化拉动,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转化成市民的能力。从长期看,让农民子弟上好学,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极为重要的捷径。
农民最沉重的负担来自教育和医疗。因病致贫不是家家都摊得上,但教育下一代却是家家有份。去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才2700元,4个农民一年不吃不喝才能负担一个大学生。教育的难题表面看是政府的投入不足,真正的原因是教育部门行为企业化,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资本化。政府一定要让教育这些原本公共的资源和产品为民所用。
4.2控制城市无限扩张
如何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选择城市的城镇发展模式,南京市建委副主任周金良介绍了国外大城市郊县城镇化的成功做法。
英国的城市人口比例达80%,城市过度膨胀带来了过分拥挤、贫困、不卫生、失业、疾病、住房紧张等问题。20世纪40年代,英国规划界提出了新城和绿带设想。新城运动就是发展郊区的小城镇,绿带是以公园和农田为不可侵占的自然带,来阻止城市无休止地向外蔓延。这一举措已为其他国家的大城市发展所广泛接受。
总结国外大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律,就是:为防止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的过度集中和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的无序蔓延,选择在中心城区的外围构建新城,促使整个城市结构由“单中心、集中式”向“多中心、组团式”过渡。
4.3农民生活质量应有保证
在城乡统筹的诸多内容中,城镇化,尤其是城郊的城镇化备受关注。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指出,要让农民成为城郊城镇化的真正受益者。
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问题日益凸现。城镇建设需要将大批耕地转为非农利用,这带来一批批失地农民。近年来虽有“以土地换社保”的做法,但这仅是试图解决农民基本的生存保障,农民的发展仍是问题。城郊农民从依托有较好级差地租的土地稳步发展,转变为依靠社会保障生存,再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陌生的城市环境中,困难重重。
城镇化应当将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和产业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而一些地区,把郊区城市化视为城市扩张、解决土地资源瓶颈的天大机遇,城郊成了块大肥肉,这不可取。
结束语: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与城市有限吸纳能力的矛盾。农民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新时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使九亿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
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及其政策建议》
孔祥志,《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