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2012-09-06田伟光
田伟光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建筑企业效益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于此同时,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此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模式进行更好地完善,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决定建筑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经历长久的考验,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努力将其进一步完善及创新。随着建筑建设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益处的同时,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作用
建筑技术在施工企业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企业的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我们将建筑技术的管理与投资和合同的管理相互之间配合协调,实现项目的优化管理。
二、建筑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后浇带法的技巧。
施工中,我们要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混凝土疏松或者漏浆。后浇带两侧应该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来隔断,并由设计人员来确定断面形式。为防止其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施工单位应该派专人负责后浇带内的清洁。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我们要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除锈工作。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最好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浇筑时的温度,并让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要做好养护工作。墙体砌筑。
组砌形式有梅花丁、砌法、丁砌法、一顺一丁、三顺一丁、等。砖砌体是由砖浆和砂块通过各种形式的组合,搭砌成的整体,砌筑时应遵循下面的原则:砌体中的砖块要错缝砌筑。砖砌体由一块一块砖,利用砂浆作为填缝和粘结材料,组砌成砖墙。为了使它们能共同作用,砌筑时必须控制水平灰缝的厚度;必须错缝搭接;墙体之间的联结应牢固。
构造柱与圈梁的施工。对构造柱,我们应先把钢筋绑好后,清理柱子根部的落地灰等杂物,并用水冲刷干净,然后支撑构造柱两侧的模板。模板要支牢夹紧,用支撑法或螺栓拉结法使之牢固;对圈梁,可先支模板后绑钢筋,也可先绑钢筋后支模板,。侧模立在担上,待钢筋完成后把模板上口卡住来保证模板的断面尺寸,同时也要防止胀模和漏浆;检查钢筋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主要内容是检查箍筋直径和间距,构造柱钢筋直径,检查圈梁断面尺寸、主筋直径和箍筋间距,以及垫块是否垫好,钢筋长度不够处的搭接长度是否足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等;浇灌混凝土,因构件较小,混凝土要控制坍落度防止漏浆振捣时要适当;现场养护,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我们要根据水泥品种和气候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养护时间;拆模,构造柱和圈梁,由于都在砌体中,因而浇灌后2~3d,我们就可以拆除侧模板
三、技术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了改善机械设备,精简管理人员等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以及减少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施工企业将施工作业层逐步地进行取消,当前问题是我们如何将工作业层重新组织起来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各个领域包括能源、交通以及城市建设的建设步伐与日俱增,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接踵而至,这势必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例,生产经营模式得到迅速地扩张,而自身人力及资源配置的发展速度却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需要,所以出现了国内市场份额逐步加大、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的问题矛盾。
3.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仅走了20多年,国内不少建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建筑去也由于缺乏经验、资质等级较低,未能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发展速度往往存在着很大程度的限制。
四、技术管理模式问题的解决方法
要想真正解决技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当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1. 要想对现有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首先要对自身进行分析,然后对别人进行了解,这就是所谓“知己知彼”的意思,从而建立互利双赢、优势互补的管理型模式。在技术管理模式中,国有企业已经建立起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以及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而分包单位拥有着重要的人力资源及设备资源,只有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双剑合并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市场经济是企业经济或者是法制经济、合同经济,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是依照着市场经济而建立起来的,必须进行合同管理。在技术管理模式中,必须从合同的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至合同失效为止整个过程中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参与全程管理,并注重履约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变更、补充、修改、或终止。
3. 通过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势,强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监控,强化工程测量、防线工作,强化施工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强化施工技术参数控制能够有效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及服务管理,防止分包队伍一味追求效益而极其淡化质量管理的问题,避免施工中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问题,避免偷工减料,杜绝漏洞,降低风险。
4. 吸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中的精华,将社会闲置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利用分包队伍的施工经验等优势来减少工程项目的直接投入,降低工程成本,弥补空缺,并且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增加工作面,实现部分风险转移,及对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
五、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中需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也会不断的更新,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认真执行技术方案,重视对技术创新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1.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可使作业层基本全部采用社会力量,企业员工每日工作量较小,这势必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然而,建筑业对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与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紧密相关,因此还需重视对于技术创新人员的管理,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妥善对员工进行安置和管理。
2. 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下,分包队伍在工作上为能认真地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方案,这势必会导致相关部委工程质量下降或埋下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一旦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不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将会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实体进度同步,更严重的是会存在非常大的错误,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度和验收工作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的错漏、缺乏给以后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带来了困难,也难以给项目其他方面的管理传递正确而有效的信息。想要对这些麻烦进行预防,必须提高重视度,建立和落实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对各种证件及资信证明进行严格审查,对技术创新、机器设备、资金的流向及分配、业绩的达成结果等综合实力进行严格检查,加强对分包队伍人员素质及技能的培养,并进行统一的管理。
四、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效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是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规划、决策、控制等系统性的、科学的管理形式。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来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从而达到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因此,对于以上探讨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培养技术人才,运用法律合理的对分包队伍进行监督来增加施工安全的系数,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从而达到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稳定的基础,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超;;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对策[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2] 孙露;张辉;;浅谈如何实施项目的管理[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张宏卿;杨朝霞;;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