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
2012-09-06方俊明周红军
方俊明 周红军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五方面探讨了电气质量通病的防治。
[关键词] 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防治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建设正朝着“适用性、安全性、智能性和健康性”全方位、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通病,并提出防治意见
1建筑电气常见通病。
1.1现象
(1)屋面金属物未与防雷系统相连。(2)插座接地线从一个插座串接另一个插座。(3)设备的“地排”未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而是经过支架、槽钢等过渡,接地线位置,截面积都不详。(4)多层住宅采用TN—S系统时,进线在总表箱处未重复接地,(5)防雷接地测试点不设暗箱、设置高度随意。
1.2原因分析。
施工员对《防雷与接地安装》、《接地装置》等规范执行力度不够。
1.3防治措施。
(1)屋面金属物应与引下线相连。(2)插座接地线接入插座端子前采用焊接或“T”接,避免由于端子松动造成后续插座接地失效。(3)设备“地排”须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基础槽钢应跨接接地并有接地标识。(4)TN—S系统的PE线在总表箱处应重复接地。(5)测试点设250X180X160箱墙内暗装、高度统一。
2线管(钢管、PVC管、FPC阻燃管)敷设的通病。
2.1现象
预埋PVC线管时不是用塞头堵管口,而是用火烧夹扁封口或钳子夹扁拗弯封口。两根以上电线管并排或两排紧贴捆绑暗埋于柱中, 电线管多层(三层以上)重叠埋于梁板内,甚至高出梁板面筋层“浮于”混凝土面上。电线管埋墙太浅,甚至埋在抹灰层中。管子出现死弯、压折、凹痕现象。电线管进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不平整、露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
2.2原因分析。
电气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图方便省事,不按规定执行。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路径在同一狭窄平面或立面上。
2.3预防措施。
预埋PVC线管时,禁用火烧封口、禁用钳子夹扁管口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电线在梁板、柱内不能并排(或两排)紧贴捆绑暗埋,施工中可以将钢筋班组常用的混凝土垫块分别夹在电线管间固定,以保持一定间隙利于混凝土浇注,从而减少对结构承重能力的影响。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表面不应小于1 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统一露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
3导线穿管的通病
3.1现象
(1)穿线后才装护口,护口只起装饰作用;管内导线数量过多,穿线困难,管伤线损。(2)多股导线不用铜接头;螺栓少垫圈、簧片等。(3)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连线端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
3.2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思想不重视,对导线布线、连接、包扎的工艺和工序不熟悉,与电气设计要求不一致,对各种颜色导线需求量统计不准、随便替代。
3.3防治措施。
(1)导线穿管时管口需要安放护口后才能穿线;管内导线总截面积占管内总截面积比率应≤60%,以有利于顺利穿线和导线散热。(2)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3)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若需接2根,中间要加平垫片;禁止3根以上的连接。
4开关与插座通病。
4.1现象
(1)线盒预埋太深、安装偏位。(2)面板与墙体间有明显缝隙;面板不平直、有胶漆污染;线盒留有砂浆杂物。盒中接线混乱,开关方向不一致,相线、零线、P E线有串接现象。
4.2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图方便。
4.3防治措施
(1)密切配合土建专业,准确、牢靠固定底盒,底盒过深时可加装一个底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2)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清扫、清洁维护。(3)单相2、3孔插座,面对插座按“左零右火”、“下零上火”、“左零右火上地”的顺序接线;插座的PE线 须单独敷设,不允许与工作零线混用:开关应切断相线,同一户开关分合方向应一致。
5配电箱的通病
5.1现象
(1)箱壳开孔不合要求,尤其是用电焊开孔导致箱体变形、防锈层严重破坏。(2)箱体与墙有明显缝隙,箱体不平直,箱体杂物未清理干净。
5.2原因分析
生产厂家未完全按现场要求制作;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
5.3防治措施
(1)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使箱体“敲落孔”与进线管匹配。若不匹配,须机械开孔或返厂重新加工。(2)装箱时与土建配合好,土建补缝饱满;使用水平仪校准水平,最后认真清理箱内外杂物、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