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探讨
2012-09-06王立颖
王立颖
摘要:本文论述了某工程的施工技术,并总结了其成功的施工经验。经现场检查,底部压型钢板未见扭曲、下沉、变形现象,钢筋混凝土楼板未见开裂现象,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 裂缝; 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 楼盖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项目总建筑面积112.07m2,地下2层,地下室深7.8m,总长234.8m,宽143.6m,地上7层,长204m,宽100.5m,高64m,是一座集后台、剧务、排练、演出、餐饮、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剧院。
2 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该工程设计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在施工中充分利用施工经验,结合行业内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混凝土施工方面采用了如下5项施工技术:①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②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④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技术;⑤型钢混凝土细长柱施工技术;⑥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施工技术。
2.1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如下优点:①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②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不需要振捣,混凝土浇筑时间大幅度缩短,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数量减少。③改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没有振捣噪声。④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不需要振捣,可以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密集配筋的结构。⑤避免了振捣对模板产生的磨损。⑥ 减少混凝土对搅拌机的磨损。⑦可能降低工程整体造价。从提高施工速度、环境对噪声限制、减少人工和保证质量等诸多方面降低成本。
2.1.1工程中应用部位
工程大、中剧场入口大厅天棚处采用V形柱撑节点,该部位钢筋重叠交叉形成多层网格结构,混凝土无法插入振捣,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9.9m标高悬挑梁纵筋为多排布置,水平净距离仅40mm,箍筋为六肢,间距密集,且梁高3m,因此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都非常困难,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2.1.2 施工要点
1) 选择合适的配合比自密实混凝土主要是在保持较低水胶比的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流动填充性、钢筋间隙通过能力和体积稳定性。主要采用高效塑化剂(或高效减水剂)和优质掺和料的双掺技术,同时配合适当加大的砂率和良好的粗骨料级配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此同时,掺加适量的优质膨胀剂,以补偿由于骨料粒径偏小和高砂率、富胶凝材料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产生的收缩。
2) 模板重新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屈服值很低,几乎没有支撑自重的能力,浇筑的过程中下部模板所承受的侧向压力会随浇筑高度增长呈线性增加,这样就要求模板具有更高的刚度和坚固程度。在施工中,对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部位的模板重新设计,充分考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同时,在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增加了适量的微硅粉,使混凝土的触变性增强,以减少对模板作用的侧向压力。
2.1.3 实施效果
工程利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在密集钢筋结构和困难断面中完成混凝土浇筑,减少缺陷,确保工程质量。经实践证明,工程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部位,混凝土表面光滑,棱角分明,无明显缺陷,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值。
2.2 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2.1 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
1) 结构超长,设计中未设置变形缝工程地下结构平面尺寸长262.5m,宽159. 5m;地上结构平面尺寸长226.2m,宽101m,设计中均未设置变形缝。
2) 平面极不规则地下室底板局部凸出,地上结构楼板中部存在大量孔洞,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3) 底板厚度差异大地下室底板设计采用多种厚度,导致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温升不一致,混凝土收缩程度也不一致,在厚度变化交接处产生应力集中。
4) 大体积混凝土区域较大底板1.1~1.5m厚度区域面积大,混凝土浇筑后,内外温差较大,使表面拉应力大,形成温度裂缝。
5) 部分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较大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及外墙设计采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厚,削弱了钢筋对抗裂的约束作用,形成表面裂缝。
6) 地区材料的使用针对当地区材料的特点,混凝土所用细骨料必须采用特细砂和机制砂混合制备,混凝土收缩相对较大,易产生收缩裂缝。
2.2.2 施工中采取的裂缝控制措施
1) 合理设置后浇带将结构板、墙等按受力和洞孔预留要求,分楼层划分为14个区,各区之间设置宽1000mm的后浇带,后浇带在最后一个区浇筑完混凝土60d后,采用比邻近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设置的目的在于减少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
2)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采取矿渣水泥中掺Ⅱ级粉煤灰与UEA-H 型膨胀剂的双掺技术;调整机制砂与特细砂比例,在满足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同时选择高减水率泵送剂减少用水量,并在混凝土中掺适量杜拉纤维以提高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
3) 特殊部位增设抗裂钢筋网对于设计钢筋保护层较厚的区域和结构应力集中的部位,在受力钢筋外侧增设Φ6@100钢筋网片,有效抑制裂缝的开展。
2.2.3 实施效果
主体混凝土结构一次性验收合格,无开裂渗漏现象。
2.3 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技术
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相应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选择性能良好的外加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混凝土中采用了高耐久高保坍不泌水混凝土泵送剂,通过低坍落度损失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过其抗泌水、抗离析性能,使混凝土无大气泡,无明显色差,外观质量好,提高其耐久性能。
2) 保证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的高碱性可使钢筋表面形成致密的钝化膜,对钢筋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混凝土保护层也可以阻止外界侵蚀介质、氧气和水分的渗入,因此在施工中采取增设钢筋定位装置、特殊部位改用自密实混凝土等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 合理利用构造措施在易发生耐久性问题的混凝土构件处,采取增加排水措施、增加抗裂钢筋网片等构造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干燥和预防开裂等。
2.4 型钢混凝土细长柱施工技术
工程为大跨度、高空间剧院结构,设计将部分受力较大的细长柱设计成型钢混凝土柱,柱截面500mm×1000mm(地下层),400mm×1000mm(1~3层),3层以上开始收截面至400mm×650mm,内配200mm×100mm×25mm×20mm 焊接H 型钢双肢或单肢(400mm×650mm 截面为单肢),双肢H型钢腹板间距360mm,用150mm×16mm 钢板@500mm 连接成整体。
2.4.1 施工要点
1) 型钢钢骨安装技术由于楼层层高较高,型钢钢骨断面较小,自身刚度不足,因此采用分段吊装、现场对焊的安装技术。此技术的关键控制点为:①钢骨的整体垂直度每层钢骨的整体垂直度误差≤10mm,采用激光经纬仪和双层缆风绳共同控制和调整钢骨的垂直度。②钢骨的连接两节钢骨的连接,腹板采用钢板及高强螺栓连接,翼板采取焊接,焊缝等级Ⅰ级。
2)模板型钢混凝土在混凝土未硬化之前,型钢骨架可作为钢结构来承受荷载,因此施工时利用这个特点优化了模板材料和支模方法,节约了模板工程施工投入。
2.4.2 实施效果
型钢混凝土细长柱应用在室内大堂,使空间开阔、美观,经试验,强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 结语
该工程虽然并没有更多地采取混凝土施工方面的高、新、尖端技术,尽可能地站在节能、环保的高度认真组织施工,力求既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又最大力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从中总结了宝贵的施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