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行者——龙游商帮

2012-09-06杨轶清

浙江经济 2012年18期
关键词:横山龙游商帮

善行者
——龙游商帮

杨轶清,现任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提出浙商概念第一人,商业思想和企业策略学者。长期致力于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和实践,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与交融。先后任职于传媒集团、知名企业集团高管和工商大学学术研究工作,对民营企业的甘苦冷暖和表症暗疾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被誉为知晓企业家酸甜苦辣的浙商贴心人。

农业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的社会环境下,工商业力量在一县一邑突然崛起,犹如平地忽起高峰

龙游县横山镇横山村的南边小山丘有一座塔,塔形优美。对这座世世代代矗立村边的古塔,村人已不能确知建于何时。2006年6月,龙游县博物馆专家在维护修横山塔时,从钙灰剥落的塔砖上,发现塔砖侧面模印“大明嘉靖甲午横山张氏塔砖”楷书字样,才知道确切生辰:公元1534年。

而更有价值的发现来自于塔刹宝珠上所铸一段颇具时代气息的文字,铭曰:“横山张氏同心合力建造宝塔座祈保各家子姓功名显达买卖遂心,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者,更求皇图巩固帝道无疆”。这段铸刻塔铭的发现,对于素有儒风甲于一郡的龙游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其中“功名显达买卖遂心”这八个字。这是当年龙游商帮活跃,龙游工商业力量影响社会价值观的有力佐证。

作为浙商祖辈的三支劲旅:南浔商帮、龙游商帮和宁波帮,分别来自一镇、一县和一郡(府)。其中,龙游商帮是发端最早的。在农业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的社会环境下,工商业力量在一县一邑突然崛起,犹如平地忽起高峰。其社会历史印记,不逊于改革开放后民间自主工商业活动的首创和突破。

在中国风水文化中视水为财,因为传统社会以水运作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龙游地处多条水系交汇,水运四通八达,处于交通枢纽的地位。宋室南迁建都杭州之后,为方便同长江沿岸抗金前线的联系,官府修建了东起京城杭州、西接赣湘的官道。官道在龙游和寿昌交界的梅岭关入龙游境,成为龙游商人“走出去”的契机。明中叶,龙游商帮更趋活跃。万历年间,与徽商、晋商以及江右商人在商场中角逐,称雄一时。驰骋于商界的龙游商帮,其经营区域甚广,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龙游商帮以经营珠宝业、刻书贩书业、纸张业著名。龙游商帮之所以名重一时,跟他们具有诚信等文化品质有关。如纸商傅立宗,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立身之本,精益求精,所造之纸,质量上乘,且比同行出产的同一件纸号要重十多斤之多。

姜益大棉布店以信誉著称,冠为金(华)衢(州)严(州)三府第一家。自从胡筱渔接管以来,非常重视信誉,以诚实守信教育每一位职工,多次提出要薄利多销,童叟无欺,决不二价。为了防止流通中有银元掺假损害顾客利益,特聘请了三位有经验的验银工,严格检验,凡经过他店的银币加以“姜益大”印记,让顾客放心。在经营中目光远大,不以短期行为来赚钱,为了信誉,宁愿承担暂时的损失。有一次,他在海宁订购了7500匹石门布,价值6万银元,在运输过程中遭劫,这本不关姜益大店的事,海宁布商亦立即派人来龙游处理此事,主动承担损失,胡筱渔重义疏财,当场偿付了对方6万元布款,还再订购了7500匹棉布,并热情款待海宁布商。由于这一义举,姜益大布店信誉大增,遐迩闻名,在以后的经商活动中,凡碰到货物紧俏时,海宁等地布商都首先满足他的货源需求,全力支持他渡过难关。他对职工也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从不刻薄。职工受感动,工作就更负责,保证了姜益大的良好运作。

“龙游之民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龙游帮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销活动,不仅活跃在江南、北京、湖南、湖北和闽粤诸地,而且还一直深入到西北、西南等偏远省份。直至海外日本、吕宋等地。如在明嘉靖年间,就发现海外通商者中有龙游商人。后世浙商也继承了龙游商帮的这一勇闯天下的传统,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足迹遍及全球。

龙游商帮还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东部省份参与西部开发的先驱。早于明成化元年(1465)龙游商人就与江西安福商人一起,到云南姚安(今楚雄)从事屯垦,仅在姚安府就聚集了浙江龙游商人和江西安福商人三五万人。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他们数万人长途跋涉,克服了水土不服等困难,在云贵一带从事经商垦荒,享有“天涯贾客”之誉,为我国西南的开发立下汗马功劳。在云南,如今还发现了几个龙游帮后裔聚居的村寨,村民至今使用龙游方言,世事沧桑令人感慨不已。

猜你喜欢

横山龙游商帮
龙游溪口镇乡村未来社区多功能体育馆+陶瓷专家工作站改造
情暖横山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爱的表白书
给古丽的一封信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浅谈温州商帮文化特点
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
西夏时期横山地区若干问题探讨
商帮沉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