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住房保障 实现住有所居

2012-09-06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保障性广州市用地

◎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的住房保障工作要求,将住房保障工作作为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举措,作为检验执政能力的政治任务,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广州市住房保障工作主要有两项硬任务:一是完成该年4月省政府下达的筹集8.5万套保障性住房目标任务;二是将原定于2012年底前完成2008年广州市调查在册的77177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提前1年,即提前到2011年底前完成,兑现市委、市政府惠民承诺。

2011年住房保障目标任务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分解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指标,并实行行政问责制。二是前所未有的重任务。广州市8.5万套保障性住房目标任务,占了全省任务的1/4强,超过广州市“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量总和,相当于该市1800多家开发企业每年商品房建设总量。面对如此大的任务量,广州市须在半年时间内,依法、依规、依程序完成项目立项、用地报批、规划和设计方案审查、招投标等所有程序,要求非常高,难度非常大。三是前所未有的紧环境。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促使银根收紧,新的征收条例对拆迁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具体完成情况是:截至2011年11月底,完成筹集保障性住房90281套,按照房屋类型分,公共租赁住房51303套、廉租住房7204套、经济适用住房5399套、限价房(含拆迁安置房)26375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按照建设主体分,市本级完成45822套、区(县级市)完成34457套、社会力量完成10002套。顺利完成77177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任务。

二、特色做法

为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今年住房保障目标任务,加快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广州市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长效机制的建立,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系列做法。

(一)领导重视,科学谋划定方案

长期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把住房保障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全力推进,连续两年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市长亲任组长。今年初,广州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市政府与各区(县级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实行行政问责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过程中,市长、分管副市长亲自督办,确保各级各部门按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住房保障各项工作。出台实施《广州市2011年住房保障工作方案》,明确10个方面共38项具体措施,确保了审批到位、配套到位、土地到位、资金到位、组织机构到位。

(二)健全机构,内部管理高效有序

全市各区(县级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督办,迅速组建住房保障工作机构,并于今年3月召开落实机构编制方案工作大会优化内设机构,确保组织体系高效顺畅,内部管理有力、有序、有效;市住房保障办狠抓队伍建设,发扬“5+2”、“白加黑”奋斗精神,勇挑重担,全力以赴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三)多措并举、资金土地双保险

广州市加大住房保障财政投入力度,将土地出让的净收益提取比例从10%提高到13%,超收部分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积极搭建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渠道;积极探索采取企事业单位参与、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同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监管。

为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广州市创新举措,把部分保障性住房任务下达给各区(县级市),由一家干变成大家干,同时采取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模式集中力量加快保障性住房用地征储力度;创新采取“限地价、竞配建”的方式,在商品房住宅用地中配建保障性住房;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鼓励利用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建设员工公寓;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符合条件的留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

通过以上举措,广州年市财政已安排廉租住房保障资金47.71亿元,为历年之最。截至2011年11月底,广州市共储备保障房地块64个、655.01公顷,其中已储备成熟用于建设的地块256.01公顷。

(四)各方聚力,部门联动效率高

市直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绿色通道,程序不减、并联作业,特事急办,把相关行政审批时间从常规的352天压缩到201天,确保了保障性住房项目在最短的时间里依法、依规、依程序完成开工前的所有手续,为圆满完成今年保障房开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严格管理,打造“四控制一确保”放心工程

借鉴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完善工程建设“四控制一确保”目标管理体系。把工程质量安全纳入招标与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把好参建企业投标准入、前期设计质量、建筑材料质量和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五个“关口”,严控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三控制,有效控制项目投资;实行节点工期控制,创新倒排工期目标管理,严控工程进度。通过严格控制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投资和工期,确保阳光建设,打造老百姓放心的工程。同时,制订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等,以制度管人,以规定管事,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阳光操作,住房分配保公平

严格实行“三级审核、二级公示”制度,建立住房保障资格市、区、街三级联网审核和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动态管理机制。住房保障部门与民政部门、车辆管理部门合作,对申请人收入状况、资产状况(拥有车辆情况)进行审查,起到了较好作用。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状况核对协调小组,筹建由市民政局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资格审核的准确性。

规范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程序,住房分配评分排序过程全程公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低收入家庭代表和新闻媒体参与、见证并监督,排序结果由公证员进行公证,保证分配过程公开公平,阳光透明。

(七)创新手段,后续管理服务优

广州市非常注重对保障对象入住后的监管,监管的内容从对“人”的资格监管扩大到对“房”的使用的监管,包括对保障对象开展资格年审、不定期抽查以及对违规使用保障性住房行为进行查处。在加强资格年审的基础上,开展了两次大规模拉网式入户检查,逐户上门核对资料;委托第三方机构(律师行)开展独立调查;开通住房保障语音查询系统、在网络上设立举报电子邮箱、设立办事窗口等多种方式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等。今年以来通过年审,累计取消324户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因收入、家庭人口等情况变化,对6525户家庭的租赁补贴标准进行了相应调整。

为提高保障性住房社区服务水平,营造文明和谐的小区环境,借鉴香港《屋管理扣分制》,出台《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试行)》,对涉及居住安全、文明卫生、房屋使用等26项行为进行扣分管理。《扣分办法》实施后,小区居民满意度提高了20%。积极引入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保障对象提供心理咨询、身体康复、技能培训、邻里交流等针对性服务,不断提高小区住户的归属感、幸福感。

(八)制度先行,改革创新排头兵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探索的、正在发展、逐步完善的一项新兴的民生事业。广州市积极在住房保障制度、体制、机制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实施探索,争当全省乃至全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广州市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和香港公共房屋以人为本和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制订了《广州保障性住房制度创新试点方案》。目前试点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并正式实施。

(九)廉政建设,民生工程为人民

为建立健全程序严密、制约有效、惩防并举的工作机制,广州市着力解决好认识问题、制度问题和内部体制问题,使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管理能力不断强化,防腐拒变能力不断提高。

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住房保障部门坚持主动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检查,把监督检查作为促进保障性住房项目实现阳光建设的有效手段,作为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难得机遇,积极配合、力求实效。不断加强廉政教育,积极利用党委会、党员干部大会、全体职工大会和签订廉政责任大会等时机,运用宣传栏、办好走廊廉政文化等形式,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氛围。

制度设计上防疏堵漏。按照提前监督、过程监督和全方位监督的思路,市纪检监察部门主动介入,强化与住房保障部门的合作,建立共同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行政效能督查。市住房保障办全面梳理排查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点,出台《关于强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使用、工程建设质量和分配使用的监管工作方案》、《广州市住房保障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办法(试行)》,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同时规范制订合同、招投标、工程签证和设计变更、材料(设备)采购及供应等管理,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工作流程上全程防控。狠抓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加强内部监管,实施全程防控。规范项目建设招投标活动,招标工作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完善工程签证、设计变更管理规定,限额设计、专家评审,造价咨询单位第三方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建立材料(设备)品牌库,严格材料进场抽检把关,在全国率先试行混凝土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上传,并植入芯片跟踪,初见成效。近期,已取消1家未按规定安装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企业向保障性住房项目供应混凝土的资格。

管理机制上惩防并举。机关内部、业务部门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明确廉政责任,形成廉政建设网络。利用新的三定改革之机,重新布局保障办内设机构和职能,成立征收储备处,专门负责土地征储备工作;成立工程前期处,专门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设计、招投标和投资控制;成立了合同管理处,负责概算、预算以及合同签订;由资金财务处统筹资金管理,由工程管理处负责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各处室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全程监督保障性住房建设,定期不定期结合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对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组织检查和暗访,在住房保障办事窗口和市本级保障性住房项目工地等场所设立廉政建设举报信箱,惩防并举,收到良好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2011年8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州住房保障工作时,要求广州在住房保障工作方面更进一层。2011年9月,省委、省政府已确定广州为全省住房保障创新试点城市。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当前上级有要求、自己有追求、老百姓有需求的新形势下,理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1年10月底,广州市召开了全市住房保障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并对下一步住房保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广东省深化体制改革会议中,明确把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作为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广州市将以今年的工作成绩为起点,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困难,未雨绸缪,谋划好明年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以香港,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为目标,来统筹推进我们各项的工作以及改革创新。

推行民主决策、社会运营的参与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组建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由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低收入家庭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市住房保障委员会,加快构建市政府—住房保障委员会—市住保办的公共决策管理体系。推进公共决策的社会化、建设行为的社会化、运营管理的社会化,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开门搞决策、政府搞管理、社会搞运作的良性机制。

形成先行先试、租赁为主的政策体系。认真抓好省政府批复的《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的实施。加快出台《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实施办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突出以租赁为主,突出保障基本,突出社会参与。加快组建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平台,大力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渠道;开展保障性住房需求登记,抓紧出台“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和“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规划。

加强工程质量、住房分配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四控制一确保”目标管理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招投标等工程建设关键环节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加强保障性住房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保障性住房资金按时足额落实;加强市、区、街三级审核机制,加快成立全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构建全市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保障性住房准入条件、完善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放眼国际国内,借鉴先进经验做法。住房保障是国内外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许多城市在住房保障工作中先行一步,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广州市将拓展视野,认真学习国内外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先进经验,推动住房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别要认真学习借鉴香港、新加坡的先进经验,选派干部进行实地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的视野和能力。

树立创新争优、廉政为民的工作作风。针对住房保障工作中廉政风险高危环节和廉政建设薄弱环节,与纪检监察部门密切合作,内外监督、多方联动,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与效能监察相结合,实施全过程阳光操作,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住房保障建设管理全过程,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切实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链接

广州市拟出台《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规划(2011-2015)》

为统筹谋划广州市“十二五”期间保障房用地储备工作,构建保障房土地储备长效机制,在保障房建设任务艰巨,土地、资金、管理的压力日益增加,特别是新增建设用地既要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用地需要,又要满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居住用地等需求,土地资源难以为继的严峻形势下,提前编制“十二五”时期的保障房土地储备规划显得非常必要。

2009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办法》,在全国首创保障房用地单独储备,保障房建设用地优先下达指标,优先落实,对新增建设用地“应保尽保”,初步建立起保障房土地储备机制。“十一五”期间,保障房建设逐步提速,该市自行储备保障房建设用地初见成效,2009~2010年两年合计储备成熟129.4公顷用地并投入建设。积极探索在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和“三旧”改造用地中配建、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挖掘“批而未用”等低效用地等模式,“多池蓄水”,进一步拓宽保障房用地来源。2011年,该市通过住房保障目标考核机制、建立“市区联动”的储备机制、优先安排农转用指标和占用耕地指标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了土地储备质量和效率。截至今年11月底,该市共储备保障房地块64个、655.01公顷,其中已储备成熟用于建设的地块256.01公顷。

保障房选址直接关系和谐宜居社区构建和保障对象生活质量,为强化保障房土地储备规划的统筹和具体地块选址的指导作用,构建保障房用地储备长效机制,《土地储备规划(征求意见稿)》拟建立系统的保障房用地选址标准。该标准涵盖三大原则、七项要求。

《土地储备规划(征求意见稿)》学习借鉴新加坡、香港、重庆等地在保障房选址布局方面的成功经验,注重在代表城市发展方向的新功能区以及适合建设新市镇的区域,依托公共交通,适当储备保障房用地,并按照新市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吸引新增人口定居,引导旧城人口疏散,解决市区住房供给不足、人口拥挤的问题,同时通过功能拓展,创造就业机会,让保障对象做到安居乐业,实现综合发展。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是目前国内首份专门针对保障房用地的市级土地储备专项规划,广州市住房保障办通过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吸纳各方意见,使保障房用地选址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让住房保障与城市资源配置进一步紧密结合,努力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为构建保障房土地储备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保障性广州市用地
麓湖春天观景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