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12-09-06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11期
关键词:梁板梁柱框架结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取得更深层次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厂房建筑等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分隔灵活、节省材料及自重轻等特点,然而随着当今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对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成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对梁柱节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在深入了解目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梁柱节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梁柱节点是联系整个框架结构的枢纽,是框架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结构节点主要包括剪力墙结构暗梁与柱的交汇点和框架之间的梁与柱的交汇点等。由于节点所占据的独特位置,决定了其应具有较强的强度和承载力,从而有效确保建筑工程中整个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实践梁柱节点施工过程的了解,发现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问题,具体如下:

1、梁柱节点箍筋施工存在的问题

由于梁柱节点属于梁、柱的交汇处,因此节点结构较为复杂、钢筋分布较为密集,从而导致节点施工难度较大。由此导致节点区柱箍筋数量不够、间距不均、断点接头或漏绑漏扎等问题的出现,甚至还会出现梁柱节点不放梁柱子箍筋的问题,如此,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框架结构的后续施工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梁柱节点施工的裂缝问题

一般来讲,梁柱节点的不同等级混凝土施工大都按顺序来浇捣的,即先对框架结构的柱进行浇捣,而后再对梁进行浇捣。然而实践证明,会有小部分楼层在不同等级强度混凝土的交接处出现裂缝,导致此种问题出现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其水灰比、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均不同,而导致其在硬化过程中出现收缩差异引起;其次是由于框架结构梁与柱的持力不同,导致梁体混凝土的收缩受到约束,从而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浇捣后,如没有进行及时的浇水养护,也会导致混凝土失水收缩并产生裂缝。

3、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通常要求柱混凝土强度要高于梁板的混凝土强度,多数施工单位选用C20~C35等级强度的混凝土,但不得超于C40。与此同时,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柱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梁板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差异就会越大,此时框架结构的下部建筑较为明显。梁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施工人员忽略节点区所用混凝土强度问题,并将梁所用的混凝土与柱所用混凝土视为相同,将其共同浇筑,这将导致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问题的产生,并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

二、有效确保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基于上述对现实中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下文将根据其不同问题的不同产生原因进行总结和探讨,并提出有效确保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梁柱节点箍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处箍筋施工由其自身性质导致具有施工难度大、操作复杂等特点,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梁柱节点处箍筋施工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梁柱箍筋施工中,纵向钢筋数量较多,在纵向钢筋箍筋施工后,横向钢筋也会按着相关锚固要求插入柱内。通常,柱内所用纵向钢筋和梁内所用钢筋的锚固长度和规格数量,是在现场加工完成的,亦或是在加工厂场内按图加工成型的,因此对于所用钢筋的长度、规格质量大都不会出现问题。然而节点区的箍筋施工就不同了,为避免出现箍筋数量不够、间距不均等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应充分注重施工工序之间的紧密配合,先进行加密型箍筋绑扎施工,再进行模板固定施工。

2、有效防止梁柱节点出现裂缝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有效防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出现裂缝问题,应切实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水灰比、水泥用量等相关配合比的控制,以使其能够满足节点部位梁柱所需的强度等级。另外,在混凝土满足需求强度等级的同时,应对柱所需的混凝土进行适当调整,其中包括增加石子用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坍落度及减少含砂率和用水量等,另外还需对外加剂和粉煤灰的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施工,应严格遵循“先高后低”的浇捣顺序,即先进行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施工,再进行较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施工。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并有效确保在先浇筑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浇捣施工。在此需充分明确,梁板所用混凝土多为二次振捣而成,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增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从而减少收缩。通过上述方法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因硬化、收缩而引起裂缝的产生。对于出现较多裂缝的梁,应适当增加其横向构造的钢筋,以提高梁的抗裂性,同时还应加强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控制。

除上述防裂缝措施外,施工单位还应充重视对混凝土施工的后续养护工作,即施工后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工作应做到全面性、细致性,不但要对对梁、板面进行浇水养护,还应对板下梁侧进行相应的浇水养护。另外在脚手架未拆除前,为保证养护工作的全面性和细致性,可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喷水养护,并适当的延迟拆模时间。

3、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质量控制措施

要实现对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质量控制,首先应加强混凝土的进场质量检验工作,即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并测试其配合比情况和坍落度。通常情况下,梁柱节点区的柱主筋配率为1%,亦或大于1%,所以可以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对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质量控制:

(1)当梁板所用混凝土强度低于柱混凝土强度5Mpa时,节点区需增设柱主筋配筋量25%的纵向断筋;当梁板所用混凝土强度低于柱混凝土强度10Mpa时,节点区需增设柱主筋配筋量50%的纵向断筋;当梁板所用混凝土强度低于柱混凝土强度15Mpa时,节点区需增设柱主筋配筋量100%的纵向断筋。

(2)当梁板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所用混凝土强度20Mpa或更高时,通常采用与柱同等级的混凝土单独浇筑,而不是一味的增设纵向断筋。

另外,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也可根据情况进行分别浇铸施工,即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运用小隔板实现),并在混凝土初凝前,泵送到需浇筑的楼面梁板处。此种方法应将质量控制重点置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交接面处,以确保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不被削弱。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的质量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框架结构的后续施工,甚至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积极分析并总结现实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的全程质量控制,为整个工程的高质量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梁板梁柱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多方向梁与型钢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的性能设计分析
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一种数控钻铣机床翻转夹紧工作台的设计与仿真∗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浅析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的要求、质量控制及其意义
山区桥梁梁板施工技术分析
大截面钢管劲性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