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体:房地产发展方向
2012-09-06
2011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是冬天的开始。“限购”、“限价”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两个主题词。温总理在日前又强调了宏观调控的不可动摇,让房地产回到合理的价格,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业何去何从,成为了行业焦点。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本质
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发现,目前国家调控的房地产业仅仅是住宅领域,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并没有受到限制。在过去的十年,住宅地产是房地产的代名词,各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基本都以住宅为核心产品。那么,过去十年住宅地产发展迅猛,房价增速远远超过GDP,原因何在?
首先,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越是发达地区,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产业就越发达,相应地商业地产就越发达。正是过去三十年改革开发的积累,使得人们有着一定的消费基础;其次是消费方式的改变,在宣传下,人们开始提前消费,开始投资未来的资金,购房款有相当的比例来自未来,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收益提前实现。最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后,大量的资金在中国现实环境中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房地产的基础设施的属性被弱化,投资属性被放大,导致了在不断的炒作中,房价不合理的提升。同时2003年土地“招拍挂”的实施,人为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短缺,从另一程度为房价的无序增长埋下了伏笔。
因此,区域产业的发展是区域房地产业发展核心。随着产业的发展,人们涌入该区域,消费水平提升带动了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的发展。区域产业需要不需要房地产?答案当然是需要。产业需要土地、需要厂房。可以认为,只有产业地产发展了,才能有住宅地产的发展,最终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基础。产业一般是第一、二产业,商业更多是第三产业,而住宅是衔接产业与商业的枢纽,是聚集人群的方式。在一、二线城市为什么地产火爆,其根源在于一、二线城市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能够支持住宅和商业的消费。
从行业自身发展角度分析,中国房地产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富裕,最终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发展。什么是产业地产?其实就是开发区、工业园这类发展模式,只不过之前是由国家驱动的,而现在由企业来驱动。
中国房地产寒冬中走向何处?
温总理的讲话,其实就是国家从战略角度对房地产的定位。一是房地产业要健康发展;二是房地产的价格必须合理,合理就是让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这意味着房地产业将不再是“暴利”行业,房地产业只能赚取“合理”的利润;同时意味着房地产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关注短期效率,而是要关注中长期效益。在此情况下,是否意味着房地产业失去了发展空间?显然不是,即使投资回报率低了,也高于一般行业;关注中长期效益其实更加有利于企业成就自己的百年基业,因为投机因素小了。
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分析,中国的房地产业必须走向以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以获取中长期效益为根本目的,这也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中国房地产的战场在哪里?一线城市的城市建设基本完成;二线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接近后期;三、四线城市的建设正处于前、中期;农村基本处于空白区,除了东部发达地区以外。显然,未来二十年驱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就是在三、四线城市与农村。而农村是核心中的核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是为了改变农村。
过去新农村建设为什么不成功?
“十一五”期间,有关农村发展的最热的主题就是“新农村建设”,而这一主题紧紧地与房地产开发联系在一起。房地产企业是如何进入新农村建设领域的?(1)选择一个吸引人的主题,勾画愿景,以低价拓展土地;(2)将农村的平房改成楼房,农民集体上楼,但是生活生产方式并不发生大的改变;(3)剩余的土地资源进行商品房建设,卖给区域外居民,特别是富裕地区的居民;(4)以销售为主实现盈利。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新农村建设仅仅就是“拆迁+回迁+商品房”。政府不满意,农民不满意,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房子有可能卖不出去。没有产业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是否这样,新农村建设就与房地产企业无关呢?因为新农村建设需要产业支撑,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支撑,房地产业自身却是第三产业,没有第一、二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是没有可持续性的。
房地产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房地产业以金融为主导,以建筑为载体,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基础服务的行业。房地产行业最大的资源是什么?不是土地、不是房屋建筑,而是资本。正因为如此,房地产行业是以金融为核心,建筑为载体的资源整合型行业,它可以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需要专业,需要的是整合专业,即“管理”。这也就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是虚拟经济的繁荣,其发展必须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也就会有“泡沫”产生。所以,用两个词概况房地产业就是“资本+管理”。因此这就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可以向任何产业进行拓展。
房地产企业调整适应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巨大蓝海,只是它不再是简单的资本密集型,而是资本与知识双密集型,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资本+管理”并重,而是“资本+管理+农业+农业产业链”。其盈利模式更为复杂,利益相关者更加丰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最难的就是“农业+农业产业链”,因为其他都是轻车熟路。房地产企业该如何思考这一问题?(1)研究当地的农产品特点,研究该产品的产业链;(2)思考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各个价值点问题——整合?合作?自己经营?(3)思考与地产的相互关系——厂房?旅游?居住?(4)思考与人流的关系——当地生产者?外来消费者?(5)投资规模与投资节奏——现金流问题,盈利能力、盈利周期等问题。如果按照正常产业发展,带动住宅、商业发展持续周期非常长,房地产企业要做的,就是提前规划与布局,加速这一过程,这一加速力就成为了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可以以“旅游休闲地产(农业观光)、食品加工园区、医疗保健园区”等形成产业地产,同时充分带动区域内的就业,成为聚集人群的有效手段,有了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可以支撑起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的消费能力,最终实现区域的城市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资本+管理+农业+农业产业链”,有一类企业适合做新农村建设,就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的企业,他们只需向地产管理方向拓展,就可以进行新农村建设。因为他们有成型的“农业与农业产业链”,而且他们会更加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始终离不开CPC模型(即城市/农村、企业、项目三维战略),没有政府的支持,一切都没有可能,有了政府支持,一切成为了可能。
农村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在农村,在某个区域内,都会形成一个多元集合体,包括“旅游休闲地产(农业观光)、食品加工园区、医疗保健园区、住宅地产、商业地产”。这是一个多功能的聚集体,新农村建设的产品就是农村综合体,其涵盖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农村的未来就是城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是将农民引入城市,而是将农村变成城市。这就是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
那么,农村综合体该如何去开发呢?显然,在项目初期,农村综合体的第一关注点在于形成区域品牌,并重点关注现金流,盈利能力并不是这个阶段关注的,这一时期是企业的投入期。当进入项目中后期,整个项目才能持续盈利,盈利的时间点比商业地产要滞后得多。这就需要企业有着足够的资本运作能力,需要从各个节点进行筹划,确保项目初期企业的安全性——生存。因此,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初期就必须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在农业及相关领域获取利润,缓解投资项目带来的巨大的资金压力。在此时,房地产企业就成了农业公司的投资者之一。
如何选择开发节奏,如何把握开发过程中资金的平衡,不仅仅需要资本,更需要智慧。房地产行业不再是简单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真正的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型服务业。
无论哪种开发模式,农村综合体的未来需要在政策支持、资本支撑下进行,仅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是不足以支持整个项目开发的。
另外,开发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农村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用地的基本性质,同时根据不同性质的土地,不同的产业确定不同的操作模式。比如观光农业可以采用租赁土地的性质,同时在农业用地上实现,而不占用建设用地;食品加工业必须在工业用地上进行,工业用地的成本低于建设用地等等。
农村综合体建成会是什么样?
在新农村建设的口号中,有“三化与五新”。三化即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五新即生产发展,有新方式;生活宽裕,有新层次;乡风文明,有新风尚;村容整洁,有新面貌;管理民主,有新机制。这是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的具体描述,也是农村综合体希望达到的目标。
地产项目的产品,最核心的有两个阶段,一个是规划设计,一个是建筑设计。如果是住宅、商业项目,建筑设计往往是最核心点;但是如果是产业项目,规划设计就是关键。农村综合体既要考虑居住、商业、产业,还要考虑生产关系、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工具,另一个是产业类型。
(1)居住生活与生产工具的关系:是在住房中考虑生产工具的置放,还是考虑在生产区直接划出一片区域集中放置?
(2)产业类型与居住生活的关系:是否将居住区与生产区置于同一片区域?还是实行两个区域隔离,这有点像城市生活了;如果进行隔离,那么两个区域的交通联系以何种方式实现?
(3)产业类型与生产工具的关系:这与(1)类似,生产工具的置放问题,当然这也与产业的经营相关,如果实现了农业工业化,那么农民就变成了产业化工人,生产工具就不再是农民生活必备品,只需要由企业负责即可。
农村综合体的未来,也许就是现在的华西村,也许比华西更加美好,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去实践,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