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之道
2012-09-06沈阳市委政策研究室
文/沈阳市委政策研究室
振兴之道
文/沈阳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决策。10年来,老工业基地缩影的辽宁,全省上下紧紧围绕振兴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作为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的沈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取得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10年,是沈阳经济发展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城乡面貌改观最大的10年。沈阳市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走出了一条辉煌的——
10年,于 有2300年历史的沈阳只是一瞬。但是,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10年,却是沈阳沧桑巨变中至为辉煌的片段,书写出沈阳历史上最引人入胜、最发人深省的壮丽篇章。振兴战略实施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
加快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最根本的在于把中央精神与沈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沈阳特色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党的十七大以来,沈阳市委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从基本市情出发,着眼于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三大目标”,明确提出了做优发展空间、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域经济、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五大任务”,并力求通过推进“五大任务”实现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做优发展空间,就是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要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功能特色,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切实将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做大中心城市,就是以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切实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实现率先发展。做强县域经济,就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实现统筹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就是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为载体,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就是要完善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福祉指数,使振兴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实现和谐发展。
沈阳老工业基地重焕生机
实绩证明价值。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是沈阳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沈阳的基本市情出发提出的发展思路,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明确的工作重点,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的发展举措,从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奋斗目标。振兴战略实施10年来,沈阳紧紧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准确把握形势,确定年度主题,聚焦工作重点,创新突破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可喜局面。
综合发展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914.9亿元,是 2002年的4.5倍,年均增长1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0.1亿元,是2002年的7倍,年均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6.9亿元,是2002年的3.5倍,年均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60.6亿元,是2002年的11.3倍,年均增长31%,综合实力进入了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产业升级进程加快,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初步建立起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副产品、航空、现代建筑等新型产业体系。沈阳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规划用地50平方公里的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远大集团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幕墙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信息、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主要指标增幅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
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万亿元,增加值达到2960.9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13.2倍和13.4倍,年均分别增长33.2%和33.4%。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1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18.8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47.9%。经过重组改造后,一批企业正在向世界级企业集团迈进,华晨宝马、通用北盛、沈阳机床、沈阳化工、北方重工、远大集团等8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沈阳机床2011年实现机床销售收入超过27亿美元,跃升为全世界同行业首位。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了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4个千亿元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2011年,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2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装备和产品中,有44个“沈阳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世界级产品已达51个。沈阳铁西区被国家授予“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样板。
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拉开。2002年6月,通过实行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推进工业企业“东搬西建”,不仅使铁西老工业区实现了浴火重生,更促进了全市的空间优化和产业升级。2006年3月,实行新城子区和辉山农业高新区合署办公,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坚持拓展空间与做优空间紧密结合,在2010年实施了行政区划局部调整,沈河、和平、大东、皇姑四个中心城区共增加面积130多平方公里,扩容将近一倍,使城市功能分区更趋合理。大东区面积由原来的59平方公里扩展到101平方公里,给正在加速扩张的华晨金杯、华晨中华、华晨宝马和上海通用北盛4大汽车企业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东陵区、浑南新区和航高基地“三区”合署办公,拉开了建设“第三代城市典范”的序幕。目前,全市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东部以大东区为主导发展汽车产业、以棋盘山开发区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南部以浑南新区为载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航空产业,西部以铁西区为龙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北部以沈北新区为牵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光电信息产业,中部以“金廊”为轴线发展现代服务业。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共用024电信区号,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沈铁工业走廊等区域合作势头强劲,城际连接带19个新城新市镇建设全面启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地铁一、二号线通车运营,沈阳迈入地铁时代;哈大客运专线主体完工,沈抚城际铁路已建成通车,沈阳新南站交通枢纽建设和沈阳桃仙国际机场T3航站楼改扩建进展顺利,沈抚、沈本、沈彰、沈阜等一批重点公路建成通车;一、二、三环改扩建和四环新建工程加速推进,高效顺畅、通行便利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奥体中心、会展中心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比2002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大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31天,比2002年增加了128天;辽河治理取得重大成果,全长180公里的蒲河生态廊道建设于今年6月全面完工;生态市创建达标率达到92%,铁西区荣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曾经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沈阳一跃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国唯一的生态城市示范项目,正在向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的目标迈进。
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搬迁重组成效显著,24户重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沈阳机床、沈鼓等一批企业完成搬迁改造,73户国有企业实施破产,化解债务79.6亿元,安置职工7.8万人,中小企业改制任务全面完成。利用主辅分离等政策,采取“政府担成本、企业卸包袱”办法,对全市90户国有企业自办医院、学校等承担社会职能的辅线资产全面剥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65.7%,远大集团、北方交通等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民营企业加快成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体制机制正在探索建立。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招商选资工作成效显著,9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8.5亿美元,8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沈投资设立147家企业,累计引进内资5000亿元,沈阳正在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竞相发展的热土。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振兴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320元和11575元,均为2002年的3.3倍。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低于全国4.1%的平均水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对全市29.8万国有企业职工实施了“并轨”,全市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由2002年的122.9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02.6万人,覆盖率达到100%。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
book=450,ebook=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