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就是发展硬道理
——黔西南州环境建设年活动纪实
2012-09-06冉青青
文Ⅰ特约记者 冉青青
软环境就是发展硬道理
——黔西南州环境建设年活动纪实
文Ⅰ特约记者 冉青青
黔西南州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第三轮清理,清理后的行政机关审批事项由原来的519项减少为265项,精简幅度接近50%。
近期,启动试运行近一月的黔西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传来捷报,已成功达成首宗商务楼招租竞拍交易,为财政净增非税收入152万元。
金州从此又多了一张靓丽的政务服务名片,而这正是黔西南环境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在黔西南,“软环境就是发展硬道理”理念正在成为共识,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构筑服务高地金州引来“金凤凰”
黔西南曾经由于“服务不到位,政务不公开”,导致一些客商满怀信心而来,抱怨失望而回,招商引资工作一度十分滞后。
经历挫折与反思,“水墨金州”乘势前行。
为了给企业提供及时、公开、高效的服务,黔西南州建立了外商服务网络,在各类企业设立软环境监测点,提供效能服务。制定了《服务企业联系制度》、《地方、企业、项目定点服务制度》、《服务发展、解决问题排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凡是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企业都可直接通过联系卡向州环建办反映,环建办第一时间组织小分队协助解决。
在项目审批程序上,“能放则放、能简则简、能免则免”,属于县级的审批、核准、备案权限一律下放;对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实行“联合审批”;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理制度”,极大缩减了审批时限;对不符合许可法规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央、省已经取消的项目坚决取消,梳理出涉及企业登记前置事项364项,编制了《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目录》,并在相关网站上公示。
为了拉进与企业的距离,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安得下心、能够发展”,州环建办每年都派出“两代表一委员”、特邀监察员深入企业走访、座谈,下沉身心,倾听企业呼声。对收集到的两百余条意见建议,逐一核查、解决,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累计为企业挽回和避免了近亿元的经济损失。
“现在,黔西南的投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政府很关心企业的发展,经常上门主动服务,来这里投资,我们放心。”黔西南浙江商会会长李海峰谈到这一变化十分高兴。
务实的措施,高效的工作,十足的诚意,让黔西南州焕发出勃勃生机,“金巢”引来四方“凤凰”栖居。2011年,黔西南州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11个,到位资金19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6%。2012年,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州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31个,到位资金184亿元,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数的75.76%。
优化环境洼地阳光政务打破“潜规则”
为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繁”问题,黔西南以州、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主线,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刀阔斧地向一切“潜规则、不合理”开刀。
2011年,以“高起点搭建平台、高规格建立机构、高标准入驻中心、高效能进行运管”的标准,建成总面积1380平方米的州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43个与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265项行政审批和便民事项悉数入驻,“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审批”等系统全面开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实现省、州、县三级联网,单个事项办理天数与法定办理平均时限提前了6.61天,效率提高了84.64%。2011年9月,全州八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全州政务服务中心办公面积累计达10393平方米,投入资金3112万元。2012年,乡镇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年内可实现州、县、乡三级联网,一个从省至乡的政务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环境优化了,服务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全州以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执法行为。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第三轮清理,清理后的行政机关审批事项由原来的519项减少为265项,精简幅度接近50%。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公布和行政审批事项每隔两年清理的工作机制,使制度“废、改、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行政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共清理涉及收费部门、团体71个,取消收费项目53个,各县市共取消131项;46个具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州直部门共清理裁量性处罚项目3230项,制定自由裁量规范标准9733条,完成了行政职权目录的编制和公告工作。利用行政审批权谋取非法利益和滥用行政审批权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得到遏制。同时,为了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建立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狠抓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迟到早退、上班吃零食、玩游戏等现象得到纠正和遏制。
建成覆盖至乡镇的政务服务网络,集中行政审批权利,这在过去难以想象的事情,短短两年时间,黔西南办到了。
如今,在各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全州平均每月受理业务达6万多件。建筑面积6800余平方米,全省一流的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投用运行,为建立公正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管理服务新体系,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过去的“办一事进百门”变为“办百事进一门”;从过去的一环环找关系、通路子,到现在只管到时限要结果,群众办事不难了,气也顺了,他们亲切地称政务中心叫“政务超市”。一位领导干部对此感慨:“以前亲戚要去单位办事情,总要让我先打招呼,现在他们都知道政务大厅可以办,态度还热情,自然而然地都不找我了。”
打造群众福地“热线”畅言为民解难
环境建设,服务于发展,更服务于群众。
为了让监督的面更广,监督的程度更深,州环建办聘请了17名特邀监察员,组建了包含特邀监察员、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媒体记者、退休干部等在内的680名信息员队伍,构成了庞大的环境建设督查网络,群众的焦点、热点、难点通过他们迅速反馈。
在明察暗访中,全州共排查出问题2461个,通过梳理归纳为46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制定整改措施773条,对其中较突出的5个问题,州监察局、州环建办采取下达“监察建议”和“整改建议”的方式,加强了监督力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门”单位,如州地税局、州工商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等19个部门无一例外成为暗访对象,对查处问题的单位,要求切实制定整改方案,定期在媒体上向公众公开整改情况。这些实打实的“真功夫”,让那些想做官样文章,想走形式过场的领导干部无计可施,全力整改。在行政、公众和媒体的三重监督之下,问题一一被攻克:如,车辆落户年审代办服务混乱问题,行政审批“两头办理、体外循环”问题,部门办事拖拉推诿问题。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的殡葬费用太高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多次派出调研组实地调研,在反复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州殡葬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政策,减轻群众负担,从最初受理投诉到《意见》的出台,前后近一年时间。这一举措在群众中反响强烈,受到一致好评。目前已整改落实问题1132个,新一轮的督促整改还在持续进行中。
此外,各县市书记、县长、州直部门“一把手”轮番坐阵黔西南广播电台“周三政风行风热线”栏目,通过电波与市民直接对话,群众的任何提问,大至科学发展思路,小至农户的吃穿住行,都得到了及时答复和解决。在已播出的145期节目中,已督办解决投诉性问题430个。如今,这一做法很快延伸到县,如普安县电视台开设的“行政首长谈环境建设”专栏,为推动政府与群众间的互动交流,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了真正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对损害环境的“毒瘤”,高扬利剑、重拳出击、绝不手软,查处了州国土资源局原办公室主任陶仕洪受贿案、州黄金局原局长兰昭耀受贿案等损害环境案件10件,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彰显了整治软环境的决心和魄力,震慑了违法违纪分子,为软环境治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作者单位:黔西南州纪委 责任编辑/霍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