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平原地下水流场变化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2012-09-05王喜军

地下水 2012年1期
关键词:濮阳商丘开采量

王喜军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 郑州 450053)

黄淮平原地下水流场变化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王喜军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 郑州 450053)

20世纪90年代,黄淮平原地下水开采量较小,地下水流场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到2010年地下水开采量达到52.32×108m3,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局部变化明显,引起相应环境地质问题。本文通过对20年间地下水流场对比,主要论述了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和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黄淮平原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地下水流场;变化;黄淮平原;环境地质问题

1 黄淮平原自然地理概况

1.1 位置交通

黄淮冲积平原区,西北、西南为黄河冲积扇边界,北部、东部为河南省界,南到河南省淮阳一带。地理坐标:东经113°20'~ 116°06',北纬 33°20'~ 36°12'。行政区划分属郑州、开封、商丘、周口、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市,面积39 812 km2。

1.2 地形地貌

黄淮冲积平原,位于河南省的东部。西与太行山、嵩箕山、伏牛山山前倾斜平原相接,北、东、南分别与河北平原、鲁西平原、淮北平原相连。地形总趋势西高东低,地面标高95~40 m之间。黄河由西向东从平原的中部流过,至兰考东坝头折向东北,沿豫鲁两省的边界地带流出河南。由于黄河高含泥沙,在人工大堤的约束下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河床一般高出堤外平原3~5 m,最高达10 m之多,成为南北平原的分水岭,南面属淮河流域;北面属黄河流域。黄河以北,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斜,地面平均坡降1/4 000~1/7 000。该区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最频繁的地区,地表仍有河道变迁的遗迹。现黄河及明清故道以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斜,地面平均坡降约为1/2 000~1/5 000。这一地区是历史上黄河决口南泛的主要波及区,决口泛滥所遗留的沙地、沙丘和沙岗、决口洼地、决口扇等均有分布,特别是沙地、沙丘、沙岗分布广泛。

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

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城镇区供水以深层地下水为主。建国初期,只有少量的土井开采地下水用于农灌和居民生活;1953年才开始施工机电井,1960年,农灌机井数 0.64万眼,井灌面积164万亩,估算地下水开采量为 4.9×108m3,其中浅层地下水的开采量占95%以上;60年代,井灌发展很快,至1970年底机井总数达6.65万眼,井灌面积 445万亩,估算地下水开采量 11.3×108m3,其中浅层水占95%以上。

80年代,机井灌溉持续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随之增加,到1980年机井总数达到25.8万眼,井灌面积753万亩,当年开采量22.7×108m3,浅层水开采量占95%以上。豫北地区井灌开采强度较大,局部出现超采现象,地下水位呈区域性持续下降趋势,并逐步形成了漏斗区,如濮阳-清丰-南乐漏斗。

90年代井灌发展相对稳定,工业与生活用水开采量逐年增加,从1980年的5.3×108m3增至1989的 18.0×108m3,80年代平均每年开采地下水40.43×108m3,浅层地下水占92%以上。

进入21世纪00年代,地下水开采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89年的42.11×108m3增至2010年的52.32×108m3,90年代平均每年开采地下水45×108m3,其中农灌用水31.5×108m3,工业生活用水13.5×108m3,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92%。地下水开采量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 108m3

3 浅层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

3.1 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流场特征

天然状态下(1991年)地下水流场,浅层地下水流场受地形和补给源控制,黄河现河道是下游平原地下水的分水岭。黄河以北地区,地下水位由南北两侧高渐变至东西两侧高,大致沿修武-新乡-濮阳一线为水位低槽带,地下水由两侧向低槽中汇集,总体流向东北,流场形态为向北偏东开口的箕形。两侧水力坡度达1/1 000~1/2 000,低槽中水力坡度为1/4 000~1/5 000,地下水位埋深由西南部的1~2 m,渐变至东北部的8~10 m。黄河边地下水位较浅,一般小于4 m,局部地段小于1 m。黄河以南地区地下水总体上自西向东迳流,在东部渐变为向东南流动,水力坡度1/4 000~1/5 000,地下水位埋深除开封、通许-杞县-宁陵-鹿邑、商丘-虞城一带大于4 m外,其余地段均小于4 m,局部地段埋深小于2 m。

3.2 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特征

开采条件下(2010年)地下水流场,地下水流场形态与天然状态下相差不大,形态仍为向北东开口的箕形,但在濮阳一带形成了降落漏斗。黄河以北地区,地下水位的低槽带位于延津 -濮阳一线,水力坡度1/2 000~1/3 000。滑县 -濮阳-内黄一带地下水埋深大于15 m,濮阳-清丰一带大于20 m。黄河以南地区,在开封以西,地下水与地表水一样,大致沿贾鲁河为地下水的汇集低槽带,通许以东,低槽基本不存在,地下水流向东南。兰考—杞县、宁陵—商丘—虞城一带,地下水埋深大于5 m,其中商丘地下水埋深大于10 m。

3.3 浅层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

浅层地下水流场形态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地下水流向有所变化,黄河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越来越明显。黄河以北地区,地下水的低槽带位于延津-濮阳一线,水力坡度1/2 000~1/3 000。滑县-濮阳-内黄一带地下水埋深大于15m,濮阳-清丰一带大于20m。地下水流场形态仍为向北东开口的箕形,黄河以南地区,在开封以西,地下水与地表水一样,大致沿贾鲁河为地下水的汇集低槽带,通许以东,低槽基本不存在,地下水流向东南。黄河北大致以淇县 -封丘-长垣-濮阳-范县为界,西北为地下水下降区,最大降幅在滑县-内黄之间,降幅大于10 m,一般为2~5 m,东南除新乡开采区外,地下水位略有回升,升幅一般小于2 m,黄河以南,地下水位均有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3m以内,在郑州市区、开封市区、尉氏县城、商丘市区,形成降落漏斗,在漏斗区地下水降幅较大。

4 深层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

4.1 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流场特征

深层地下水流场(1981年),形态与同期的浅层水流场形态相同,由于黄河影响带浅层地下水水位较高,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越流补给,造成黄河影响带也是深层地下水的分水岭。黄河北,深层地下水接受西北部境外的侧向迳流补给,以及黄河影响带越流补给后形成的侧向迳流,地下水流场中部低两侧高,形成向北偏东方向开口的箕形。黄河南,地下水接受西部境外的迳流补给,同时受黄河影响带越流补给影响,在开封以西,大致沿地表水体贾鲁河形成低槽,开封以东,地下水流向东南。

4.2 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特征

由于近年来,城市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形成以濮阳、郑州、开封、商丘等为中心的降落漏斗,使城市区附近流场形态较天然状态有较大改变,黄河影响带仍是深层水的分水岭,也是重要的补给源。黄河以北以濮阳为中心,形成开采降落漏斗,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0 m。据商丘市降落漏斗资料,深层地下水每年以2.0~2.5 m的速度下降,漏斗中心现水位埋藏深度已达60 m。外围水位埋深30~35 m。城市区外围的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流场变化不大。

4.3 深层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

黄河影响带浅层地下水水位较高,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越流补给,造成黄河影响带也是深层地下水的分水岭。黄河北,深层地下水接受西北部境外的侧向迳流补给,以及黄河影响带越流补给后形成的侧向迳流,地下水流场中部低两侧高,形成向北偏东方向开口的箕形。黄河南,地下水接受西部境外的迳流补给,同时受黄河影响带越流补给影响,在开封以西,大致沿地表水体贾鲁河形成低槽,开封以东,地下水流向东南。

近年来,城市区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形成以濮阳、郑州、开封、商丘等为中心的降落漏斗,使城市区附近流场形态较天然状态有较大改变,黄河影响带仍是深层水的分水岭,也是重要的补给源。黄河以北以濮阳为中心,形成开采降落漏斗,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0 m。据商丘市降落漏斗资料,深层地下水每年以2.0~2.5 m的速度下降,漏斗中心现水位埋藏深度已达60 m。外围水位埋深30~35 m。城市区外围的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流场变化不大。

深层地下水水位年降幅,大致沿濮阳-长垣-滑县 -新乡-武陟 -开封-通许以西,地下水位降幅大于5m,该区域以东地下水降幅小于5 m,其中在濮阳市区、新乡市区、郑州市区、开封市区、商丘市区地下水降幅一般大于20 m,降幅最大的商丘,降幅达40 m。

5 地下水流场变化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5.1 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在开采地下水比较大的城市,如郑州、商丘、开封、新乡、濮阳等地,形成了大面积的降落漏斗。如:安阳 -鹤壁 -濮阳漏斗面积为5 648 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0.65 m。新乡市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位于北站区一带,漏斗中心位于周庄至杨九屯一带,中心水位标高 54.09 m,水位埋深为 17.71 m,漏斗面积200 km2(以68 m水位等值线圈定)。郑州市浅层漏斗面积225 km2,中心水位埋深 32.9 m;深层漏斗面积491.0 km2,中心水位埋深 74.31 m,多年平均下降速率为2.2 m/a(表2)。漏斗区形成,水位的快速下降,表明开采大于补给。地下水供不应求,是水资源紧张的表现。目前郑州、商丘漏斗区水位埋深分别高达70、50余米,已造成原有水井提水设备报费,水井出水量减小。

表2 漏斗特征一览表

5.2 地面沉降

地下降落漏斗区的地面沉降主要是因为水位下降、含水层压缩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开封市、新乡市、濮阳市。开封市累计沉降量大于113 mm,对地面建筑物已有破坏性反映。新乡1981.1 ~1984.6 月下沉了 450 mm,下沉速率为 13.1 mm/a。濮阳市自1996~2010年以来,沉降中心累计最大沉降量达45mm,年平均沉降量为3.75~12.67 mm。据多年观测资料显示,沉降中心位置基本未改变,沉降范围在逐年扩大,目前,沉降面积超过100 km2,沉降中心仍位于濮阳市。

5.3 地表水体及湿地萎缩,导致局部生态环境恶化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对一些地区有益,如盐碱地的缩小、消失,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此乃一种正面作用,促使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地段河水断流,积水面积缩小或干涸,沼泽地消失,失去了鱼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条件。如黄河故道两侧,原来地下水位埋藏浅,常年有积水,芦苇丛生,是鸟类珍惜动物的栖息场所,现在局部地段沼泽和积水消失,形成盐渍化土地,失去了鸟类和珍惜动物的栖息地。

X21

B

1004-1184(2012)01-0153-02

2011-11-11

王喜军(1963-),男,河南禹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

猜你喜欢

濮阳商丘开采量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之旅
再谈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乡高锶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开采量估算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利用统计分析法预测地热水可开采量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