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桥杂技大世界:永不落幕的艺术节

2012-09-05闫文儒曾玉芳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17期
关键词:吴桥杂技景区

文/ 闫文儒 曾玉芳

1992年4月,在河北吴桥这片杂技的热土上矗立起一座杂技主题公园,这就是以杂技文化为载体,集民俗、参与、交流、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杂技文化旅游景区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占地1000亩,建有江湖文化城、魔术迷幻宫、红牡丹剧场、小泰山、马戏游乐园、杂技博物馆、民俗风情园、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和国内最大的民俗表演景区。

十九年前,作为当时只有27万人口,经济并不富裕,以传统农业产业为支柱的冀东南小县,一个不依山傍水、无名胜古迹,周围又无大城市依托的县级人文景观,如今凭借着独特的杂技文化魅力、新颖奇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大世界人顽强不懈的品牌打造,摘取了使之与名山大川、故宫、长城齐名的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的桂冠,并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十余项殊荣,而且创造了当今人文景观国家级品牌的地位,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实现了杂技文化旅游的极限超越。

崛起

万里长城万里长,杂技吴桥是故乡。悠悠运河古道,孕育了千年杂技文化。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吴桥籍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回乡省亲,写下《游南园记》,对故乡随处可见的马戏杂技褒奖有加。从17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古墓壁画,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吴桥杂技艺人为原形风靡一时的电影《红牡丹》;从周恩来总理建国初期访问亚欧14国时讲到的“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到1984年胡耀邦同志“吴桥杂技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地位,应该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的指示;从1984年文化部正式命名吴桥为“杂技之乡”,到2004年把吴桥列为全国42个“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示范县”之一,以及中国杂协再次命名“杂技之乡”,既证明了吴桥杂技的悠久历史,又诠释了吴桥杂技的巨大价值,为“吴桥杂技”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吴桥独特的杂技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为打造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1992年4月,在吴桥这片杂技的热土上矗立起一座杂技主题公园,这就是以杂技文化为载体,集民俗、参与、交流、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杂技文化旅游景区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占地1000亩,建有江湖文化城、魔术迷幻宫、红牡丹剧场、小泰山、马戏游乐园、杂技博物馆、民俗风情园、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和国内最大的民俗表演景区。

吴桥杂技大世界的建成从根本上保护了吴桥杂技这一传统的文化资源,为吴桥杂技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艺术平台,为中外游客提供了新型休闲娱乐的主题公园,实现了从杂技文化资源到杂技旅游产业的跨越式转变。从杂技之乡到杂技大世界,从杂技文化到杂技旅游,从把千年杂技文化当作光环炫耀到如今作为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这一历史性的发生和转变,从杂技大世界奠基石深深埋下的那一刻起,作为杂技之乡的吴桥人完成了它历史性的超越。

十九年来,杂技大世界人秉承“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执着向上”的杂技精神,历任经营者带领全体员工顽强拼搏、弹精竭虑、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克服重重困难,闯过无数险阻,树起了吴桥杂技大世界这块中国唯一的杂技旅游主题公园的知名品牌。

超越

从1998年开始,杂技大世界争取到省旅游局300万元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聘请了国家一级编导王家朋,首先从江湖文化城这一中心景区入手,对该景点演员服装、道具、演出场景、艺术氛围等进行全方位包装,成为当时杂技大世界旅游新的亮点和卖点。2002年景区及时申报了旅游基础设施改造1000万元国债项目,得到了国家和省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使景区内水、电、路、讯、消防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修建了中华国术马戏大棚、杂技奇观宫“红牡丹剧场”和魔术迷幻宫“梦幻剧场”,使景区的艺术品位又上升了一个新的水平,真正使景区成为囊括中国和世界杂技、魔术、民俗表演的各种门类艺术大观园,从而实现了景区艺术品位的全方位提升。

“吴桥杂技大世界提供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成功模式,填补了杂技文化旅游的空白。它即不同于一般的自然景观,也不同于其它人文景观,更不是杂技表演场所的简单拼凑。可以这样讲,中国人文景观的成功运作,南有深圳的锦绣中华,北有吴桥杂技大世界”,河北省旅游局局长王新勇在一次全国旅游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如是说。

在国家旅游局关于人文景观的调查报告中,吴桥杂技大世界成为中国人造景观成功的范例之一,并因此连续多年把吴桥杂技大世界列为风俗风情游、度假休闲游、中国乡村游等多项旅游专线。

1998年河北省旅游市场工作会议在吴桥召开,使吴桥杂技大世界在全省旅游界崭露头角,令省内重多著名风景名胜区投来羡慕和妒嫉的目光;

2000年吴桥杂技大世界又是在全省400余家旅游景区(点)中拔得头筹,率先步入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

2002年吴桥杂技大世界被中宣部、全国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06年至今相继又获得“百姓最喜爱的河北十佳魅力景区”、“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百姓最喜爱的河北省魅力景区”、“河北省十佳旅游企业”、“2009-2010年全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河北省最美30景”、“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30强”等殊荣;

19年间,杂技大世界景区固定资产翻了三番,职工工资翻了三番,景区年门票收入翻了四番……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李蒙、王文元、周铁农及历任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纷纷到景区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品牌

“品牌是人文景区的生命,创新是景区发展的灵魂”。作为人文景观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有自己的品牌,并在此基础上,要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杂技大世界经过不懈努力,在以杂技文化为载体的艺术内涵挖掘和精品打造上,坚持以丰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目品牌化,以几近失传的绝招绝活舞台化,以展现浓郁吴桥杂技氛围的节目民俗化,以惊险奇绝著称的舞台节目国际化,不断打造精品载体,培植黄金卖点,被广大中外游客誉为“永不落幕的艺术节”。

2004年以来,杂技大世界不断挖掘更深层次的民间传统杂技艺术资源和浑厚的文化底蕴,先后投资1000万元,包装推出了“江湖八大怪”、“鬼手居”、“天桥把式”、“吹破天剧场”等民俗品牌;相继聘请王家朋、刘丽霞、黄国庆等国家著名编导,在江湖文化城“中华国术马戏大棚”、杂技宫“红牡丹剧场”、魔术宫“梦幻剧场”编排打造了“龙之韵”、“大地之恋”、“放飞生命”、“我的太阳”、“神奇 神话 神韵”“追逐记忆”、“中华风韵”等大型主题综艺晚会,精心编排了《鼓韵—蹬鼓》、《骑士—轮胎》、《圣者—大跳板》、《乐趣—爬杆》、《蹬伞—明月点荷》、《五彩球技》等大批优秀杂技节目。2009年,《鼓韵—蹬鼓》节目完美亮相“第十二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 荣获“银狮奖”,成为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打造精品节目又一个新的转折点和艺术创新发展的里程碑,赢得了荣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外演出更大的商机。

杂技大世界景区展现给游客的是力量与柔美、惊险与刺激、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的杂技盛宴,让古老的杂技艺术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并带给广大游客以强烈的艺术震撼,使吴桥杂技大世界逐渐成为传承杂技文化的阵地,展现民族精粹的舞台,打造民间艺术大师的基地,吸引游客民俗休闲旅游的胜地。

像江湖文化城的“鬼手居”的“鬼手”王宝合,“吹破天”何树森,“小钢炮”高福洲等八大怪都是公司宣传推出的明星级演员,他们跑了一辈子江湖,浪迹天涯、卖艺糊口,最终凭借着杂技大世界这一“平台”,一夜成名天下知,成为人人吹捧的明星。在一定程度上,为杂技大世界旅游市场开发、演出市场开拓和景区知名度的提高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拉动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杂技大世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博大精深的杂技文化吸引了众多媒体纷纷前来。央视名牌栏目《想挑战吗》、《梦想剧场》、《乡约》、《见证》、《夕阳红》、《全家总动员》、《走进科学》、《生活567》、及河北、福建、湖南、湖北、河南等20余家省级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等摄制组、栏目专门慕名为杂技大世界录制专题节目,相继在各台播出,极大地提升了杂技大世界的知名度。客源市场也由原来的以德州、衡水、沧州为范围的“小三角”市场逐步拓展到以北京、天津、山西、济南为主要客源发生地的“大三角”市场,市场结构也由原来单一的以“一日游”为主逐渐向“二日游”转变,从而拉动了吴桥县城内宾馆酒店娱乐业、出租运输业、杂技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业、杂技对外演出业等各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下设的杂技大世界对外演出艺术团,依靠品牌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实现国外演出创汇突破400万美元,为提高吴桥杂技大世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实现多元化创收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回顾过去,有艰辛、有泪水、有喜悦、有感动;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信心实足的杂技大世界领导班子谋划出了公司今后的发展蓝图 以机制创新添活力,以打造精品增卖点,以品牌推广夯基础,以开拓市场促发展,努力实现景点精品化,艺术国际化,市场网络化、产业链条化,全面做大做强吴桥杂技文化旅游产业,真正使杂技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吴桥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杂技旅游产业越式大发展。

猜你喜欢

吴桥杂技景区
吴桥杂技团青岛巡演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摘牌』
回家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纪念品体验设计研究
吴桥杂技家协会暨杂技自由职业者联谊会成立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