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研究报告①
2012-09-01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地理学科研究小组
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地理学科研究小组
执笔 高振奋 陈 红 吉小梅
八年级地理学科是2010年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测试的科目之一。研究小组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制定了《北京市2010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手册》(以下简称为《评价手册》),明确提出了八年级地理学科评价内容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科学抽取不同学校的学生与任课教师,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北京市八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建议,完成本报告。
一、北京市八年级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基础框架构成
(一)内容领域
内容领域包括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乡土地理四个分领域。
(二)能力领域
能力领域包括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分领域。
二、北京市八年级地理学科学业成就水平描述
表 1 北京市八年级地理学科学业成就水平描述表
三、北京市八年级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工具的制定与实施
(一)测试工具的制定
1.制定学科评价框架
北京市学科质量分析与评价项目组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科组研制分析与评价学科方案,并在外请学科专家审读方案后进行了修订。
2.制定学科测试工具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制定的测试框架,结合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在预测试及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测试工具,最终确定测试工具。
3.编制调查问卷
表2 北京市2010年八年级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内容细目表
地理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学校问卷三部分。其中,学生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生家庭学习环境与课外学习生活、学习习惯与方法、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负担与压力、学科学习方法等;教师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背景信息、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情况、备课情况、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情况、教学面临的困难及教师职业倦怠等。学校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校长背景信息、学校、教师、学生的背景信息、学校硬件资源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及校本教研情况。
(二)测试工具的实施
北京市2010年八年级地理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于2010年6月22日进行。测试形式为纸笔测试,测试时间为60分钟。调查问卷实施时间为40分钟。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与问卷调查的同时,对抽测班级的地理教师和抽测学校的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学业水平测试主要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与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学生样本。共抽取八年级学生样本人数为3333人,占北京市八年级学生总数的3.13%,分别来自北京市九个区县的99所中学。其中,按照学校性质分,完全中学32所,初级中学5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按办学条件分,办学条件好校45所,办学条件较好校27所,办学条件一般校27所。
四、北京市八年级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调查结果
(一)总体情况
从测试结果分析来看,北京市八年级学生基本上完成了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任务,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总体上达到了《课程标准》中相应级别的要求。依照《评价手册》的内容和标准,学生整体表现处于良好水平。
表 3 北京市2010年八年级地理学科学生总体学业水平情况表
(二)学生整体在学科评价领域中的分布情况
图1 北京市2010年八年级地理学科各内容领域学业水平情况图
表4 北京市2010年八年级地理学科学生总体在各能力领域的情况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获得了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地理技能。在此基础上,能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能力领域里的“了解”、“理解”和“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能力得到了初步发展,正在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
(三)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
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主要通过在测试的基础上采用课堂教学视导、教师个案研究及测试卷中学生解决问题过程及结果分析等手段。课堂教学视导抽取了北京一个郊区县3所不同办学条件的中学,观察了7节初中地理课;个案研究选取的是北京郊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学生问卷调查对象为参加本次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所有学生,共3207人;教师问卷调查对象为参加本次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所有学生所在班的地理老师,共97人。
通过对课堂教学视导、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看出北京市初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总体良好,教学理念较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课程标准、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从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们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以行为动词表示学生在学习后所能达到的学习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便于操作、测量和评价。在制定教学目标时,90%以上的教师关注课程标准的要求;60%以上的教师既关注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关注学生情况。
但是,在将课程标准要求转化为教学目标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某些课程标准要求的分析还不够准确、细致;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思考不足;只注重课程标准的某个具体要求,而忽略了各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联系等等。
(2)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
从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们课上能够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习,避免了学生划书、死记硬背的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90%以上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图像提取信息,并培养学生图像阅读的方法。
但是,老师们对于不同地理图像的特性、在使用地理图像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的学法指导、将地图工具有效应用于解决地理问题之中等问题在认识和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课堂教学中对地理图像的运用不够充分,只重视教授相关内容在图中信息的提取而缺乏对学生读图、用图方法的系统指导,忽视地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一堂课中选用的图像过多,只关心以图像的数量突出地理特色,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忽视了地理图像必须围绕研究问题才能发挥应用的工具作用,因而不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从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或“有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通过对启发性问题设置的进一步分析也发现:很多教师在设置启发性问题的时候,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要求轻学生学法指导的现象。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过易,不能有效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从书中寻找答案,然后记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地理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归纳和提升。
(4)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从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80%以上的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学习资源,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但是,还存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利用信息技术堆砌大量的学习素材,教学重点不突出,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足等问题。
(5)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从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们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80%以上的教师在讲解概念时,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引导学生归纳。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不够,甚至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也只讲书本文字,而没有结合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活实际的情况。
五、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建议
本次测试结果表明,北京市八年级地理学生学业水平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处于良好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现行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较为严格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系统的市、区(县)、校教研方式,规范的课堂教学要求等都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测试分析、个案研究、师生问卷,也反映出在不同区县、学校和具体班级和教师、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地图工具的使用、地理分析方法的应用、地理学习习惯的养成、地理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中要加强学习策略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教学中除了利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层次兴趣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得分率。具有“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并认真记笔记”、“课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上课没听懂,课后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能用所学内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地理学业水平较高。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不同领域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地理概念教学时,通常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是“选取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在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中,通常可以采取的方法是“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落实知识”和“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落实知识,归纳方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学重点通常放在“认识区域的方法”;在地理图像教学中,通常可以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注重图像阅读方法的培养”;在乡土地理教学中,通常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列出提纲,让学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学习”……总之,教师应更加深入研究不同知识领域的特征,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学法指导
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学法指导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共同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设置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过程,在落实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群体和个体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活跃的课堂互动方式等,及时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落实。
(四)加强图像教学,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进一步突出地理图像“工具性”特点,把地理图像作为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地理能力和开发智力的手段来精心设计,围绕各种形式图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首先,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使用地理图像的习惯。第一步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识别地图,从认识地图的基本要素开始,知道地图上的经纬网、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内容及用途,进一步认识各种等值线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图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第二步让学生学会识记重要地理区域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外形特征;第三步注意培养学生画图的习惯。
其次,教师要利用地图提高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第一步要明确观察目标,提出观察要求。第二步讲清观察方法,注意观察顺序,既要全面观察,又要抓住重点。第三步对比观察图像。总之,教师要特别重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善思,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归纳和概括。
第三,教师教学中应注意挖掘地图中的隐性信息,利用多种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地理思维。如出示某一区域图,教师提出说出此区域的位置特点、地形特征、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说明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等问题,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把握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独特性等特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就已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最终形成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学生的地理学习中,超过50%的学生认为“地理与现实有联系,内容有趣,喜欢学”,并且其得分率显著高于选择其他选项的学生。所以,地理学习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帮助学生扩大地理学习的视野,大力提倡开展校本课程和地理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把地理科学史中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引入课堂;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引入课堂;把地理科学前沿研究的学术成果引入课堂等。
注释:
①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研究报告是在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地理学科测试和调查基础上形成的《区县反馈报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报告》、《地理学科视导报告》、《地理教师问卷调查报告》、《学生地理学业水平评价报告》、《地理教师个案研究报告》等报告的汇编。
②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地理学科研究小组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地理教研室牵头,抽调北京市各区县教学、教研经验丰富的教研员组成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振奋,成员有: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陈红、潘化兵、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刘云、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陶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王莉、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吴云、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吉小梅。项目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特级教师钟作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林培英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项目组.北京市2006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报告(八年级)[M].北京出版社,2007.
[3]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项目组.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报告(八年级)[M].北京出版社,2011.
[4]王云峰,胡进,张咏梅.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9,(9).
[5]洛林•W•安德森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