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调查
——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为例
2012-09-01王曼
王曼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 300384)
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调查
——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为例
王曼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 300384)
通过对学习倦怠理论的研究,运用测量法和访谈法就天津城市建设学院10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及专业类型上均存在差异性;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个人及人际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
1 研究的意义、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报告中就己经深刻分析了新的科技革命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认为人类正在迈入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新的社会形态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是社会对高校和大学生寄予的期望.但反观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中国青年报》[1]的一份调查中显示,高校中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在整个群体中只占到了8.5%,大学生在基础课的逃课率为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为20%左右,公共课的逃课率更是高达50%,在一些高校中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比例高达40%,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因为厌学而最终退学.已有的多项研究也表明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等现象.目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还处在探索阶段,其产生原因和作用机制还不明朗,因此对其现状及成因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
在参考国内外学习倦怠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旨在更好地了解目前我院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揭示影响我院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为不断促进我院学风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预计调查我院学生约1000名.调查从2012年2月开始至2012年5月结束.总共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72份,问卷回收率97.2%.其中有效问卷963份,问卷有效率96.3%.(详见表1)
表1 有效被试分布情况表(N=963)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院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3.1.1 我院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特征分析
因为本研究问卷得分为五级(从1—5)记分,所以3分为中间值.从表2可以看出,学习倦怠总体得分在(106—175分)之间的,占了总样本的24.61%;得分等于 105分的,占了总样本的33.65%.因此可以认为,我院大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表2 我院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特征表(N=963)
表2中还显示,我院男生的倦怠倾向都高于女生;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年级呈现出,从大一到大三呈上升趋势,大三则达到高峰,而到大四又呈下降趋势;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学科分布上呈现出理科学生的倦怠程度高于文科的学生.
3.1.2 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表3 我院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差异表
从表3可以看出,我院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学习倦怠总分和倦怠各个维度上,男生的倦怠倾向都高于女生.
3.1.3 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表4 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表
从表4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总分和情绪低沉、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行为回避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图1上表明,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年级分布上呈倒“U”形,即大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这三个年级上学习倦怠呈上升趋势,大三则达到高峰,而大四又呈下降趋势.
3.1.4 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学科上的差异分析
表5 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学科差异表
从表6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个人及人际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力最强,而后依次是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从表5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和情绪低沉、成就感低、行为回避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呈现出理科学生的倦怠程度高于文科的学生.
3.2 我院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3.2.1
根据本研究的假设,我们认为大学生学习倦怠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划分为十个因素,分别为自我评价因素、社会因素、专业因素、教师关怀因素、家庭因素、考试因素、同伴关系因素、同学影响因素、学校环境因素、教学因素.而后我们把这十个因素按内外因进行归纳,具体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具体而言,把自我评价、教师关怀、同伴关系、同学影响这四个因素归为——个体及人际影响因素;把专业因素、教学因素、考试因素、学校环境这四个因素归为——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各归为一类.(见图2)
3.2.2 我院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分析
表6 我院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各维度得分表
4.1 结论
4.1.1 大学生学习倦怠由三个维度构成分别为:情绪低沉、行为回避、成就感低.
4.1.2 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由四个维度,十个因素构成分别为:个人及人际因素(自我评价因素、教师关怀因素、同伴关系因素、同学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教学因素、考试因素、学校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家庭因素.
4.1.3 整体上来看,我院确实存在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1.4 我院学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学习倦怠差异.男生无论在倦怠总分还是各个维度上的学习倦怠程度都高于女生.
4.1.5 我院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倦怠总分和情绪低沉、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表现为大一至大三,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大三则达到高峰,而到大四又呈下降趋势.在行为回避维度上,各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
4.1.6 我院学生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理科学生在倦怠总分及倦怠三个维度上都高于文科学生.
4.1.7 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个人及人际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4.2 建议
4.2.1 针对个人及人际因素的影响
我们认为,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习,消除学习倦怠,可从学校和学生个体两方面来做.作为学校来讲,在大学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及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减少学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另外,作为学生个体来讲,也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学习环境,反省自己的学习失误,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以增强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以提高自己学习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同时,在平日活动中,应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获得朋友、家人、同学、教师的理解,与他们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等.如果发现自己有学习倦怠的情况时,应该勇敢面对,正确认识自己倦怠的各种症状,找出自已学习压力的来源或对于学习失去兴趣的原由,主动寻求帮助,设法解决.
4.2.2 针对学校因素而言
学校因素中的专业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1)专业选择上的科学指导.(2)专业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3)学校加强对本专业兴趣不高学生的指导.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教育、引导,增加其对专业的了解,使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对所学专业确实不感兴趣的同学,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特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自身的职业计划角度找到学习的兴趣点,通过对其理想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景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从事某类职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和行为特征,避免他们由于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外的事情上而造成荒废学业的后果.
4.2.3 针对社会因素而言
在当前大学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普及化发展的今天,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对于人才的评定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来解决由于扩招而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这些问题没能解决好,必将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产生学习的倦怠.我们应该致力于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具体而言,国家和社会要充分肯定和切实提高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充分肯定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要逐步改变现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人体制,打破诸如地方保护主义、户籍管理不完善以及学历至上、人才高消费等陈旧的用人观念,创造出一个人尽其才,惟才是用的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合理的用人体制.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培训体制,结合工作的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已经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和环境,逐步培养他们进行终向学习的习惯,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
4.2.4 针对家庭因素而言
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引导学生家长认识到,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家长应多和子女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与学校多沟通,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家长也应根据子女不同的个人特质,有合理的期望和要求,避免不合适的期望给予子女带去沉重的学习压力.
〔l〕中国青年报.2002-l-22.
〔2〕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4〕伍新春.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林樟杰.高等学校管理新认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7〕朱小麟.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70—71.
〔8〕廖红.论大学生学习倦怠、社会支持的状况及其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3):55—56.
〔9〕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84—86.
〔10〕凌霞.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9):97—98.
G 645
A
1673-260X(2012)07-0170-04
2011年院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G-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