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昌客运站站址方案研究
2012-09-01宋贤昌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31
宋贤昌(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四川 成都610031)
根据2005年12月23~26日铁道部与江西省对南昌枢纽、向莆线现场调研精神,我院会同南昌铁路局与南昌市政府多次交换意见,对新南昌站站址方案进行了7个站址方案研究比较。
结合枢纽衔接线路布局,新南昌客运站长沙端应衔接杭南长客运专线、昌九城际铁路2个行车方向,杭州端应衔接杭南长客运专线、向莆线、京九线、浙赣线东、西方向共5个行车方向。
1 方案
1)红角洲站址方案
新南昌站设于南昌大桥北岸南侧约0.75Km,为东西向布局,基本平行于城市解放路,距市政府直线距离约3.5Km。车站正线以杭南长客专、向莆线贯通,西端出站后杭南长客运专线沿新建县城及长凌开发区(1期)南侧经过,转向西南上跨西环线,沿西环线外侧往长沙方向;昌九城际客车联络线由车站西端出站与杭南长客运专线方向疏解后,经长凌开发区(1期)西南侧,转向北沿西环线靠城市一侧行进,上跨昌九高速公路、京九线后接入昌九城际。车站东端线路出站后,如以大跨度桥梁跨赣江,线型需以直线过江,受赣江南岸既有城市建筑及规划控制,无法通行,故线路出站后设曲线隧道下穿赣江,过江后杭南长客运专线与向莆线疏解,杭南长客运专线往南上跨昌南大道,转向东沿昌南大道南侧的500m绿化带通行,在南昌南站北端上跨京九线往杭州方向;向莆线上跨昌南大道往南,在岗上镇附近设岗上站,接浙赣线梁家渡至江家客车直通线,经梁家渡站往福州方向,同时设客车联络线接入京九线三江镇站往赣州方向,另设岗上站与浙赣线潭岗站联络线往株洲方向,满足北西向(九江~株洲方向)直通客货车运输需要。
本方案杭南长客运专线基本为东西走向,昌九城际铁路贯通向莆 线,基本为南北走向。
2)卧龙岗站址方案
新南昌站设于生米大桥北岸外环路北侧约0.8Km,车站为东西向,距市政府直线距离约7.2Km,沿丰和大道约8.5 Km。车站正线以杭南长客专、向莆线贯通,车站西端出站后杭南长客专正线经规划的望城片区与江西中医学院间空地往长沙方向;同时,至昌九城际的客车联络线由车站西端出站后与杭南长疏解,线路由西转向北沿西环线(货运)靠城市一侧通过,上跨昌九高速公路、京九线后接入昌九城际。车站东端线路出站后上跨赣江,于赣江南岸上跨昌南大道后线路走向方案与方案一相同。
3)生米大桥站址方案
新南昌站设于生米大桥北岸昌南大道南侧约1.5Km,车站为东西向,距市政府直线距离约8.5Km,沿丰和大道约9.3 Km。车站正线以杭南长客专、向莆线贯通,车站西端出站后杭南长客运专线经规划的望城片区与江西中医学院间空地往长沙方向;昌九城际客车联络线由车站西端出站后与杭南长客运专线疏解,线路由西转向北沿西环线(货运)靠城市一侧通过,上跨昌九高速公路、京九线后接入昌九城际铁路。车站东端线路出站后设大跨度桥梁跨赣江后,线路走向与方案一基本相同。
本方案杭南长客运专线基本为东西走向,昌九城际铁路贯通向莆 线,基本为南北走向。
4)昌南大道站址方案
新南昌站设于昌南大道与昌樟高速(拟改建为城市道路)交叉点南侧附近,车站为南北向,距市政府直线距离约9.2Km,沿丰和大道、昌南大道约11.3 Km,沿昌樟高速(拟改建为城市道路)约10.2Km。车站正线以杭南长客专、向莆线贯通,车站北端出站后杭南长客专正线转向西,在江西中医学院与江中制药厂间穿过,上跨西环线(货运)后往长沙方向;同时,至昌九城际的客车联络线由车站北端出站后与杭南长疏解,线路向北沿西环线(货运)靠城市一侧通过,上跨昌九高速公路、京九线后接入昌九城际。车站南端线路出站后接上原西环线方案,利用原西环线方案在生米镇北侧跨赣江,杭南长客专沿西环线在向塘站与横岗站间跨京九线往东,向莆线与杭南长客专疏解后往南,以后线路走向方案与方案一相同。
5)陆军学院站址方案
新南昌站设于陆军学院西侧,车站为南北向,距市政府直线距离约8.0Km,沿丰和大道、昌湾大道约12.0Km。车站正线以杭南长客专、向莆线贯通,车站北端出站后杭南长客专正线转向西,上跨西环线(货运)后以隧道穿过梅岭往长沙方向;同时,至昌九城际的客车联络线由车站北端出站后与杭南长疏解,线路向北沿西环线(货运)靠城市一侧通过,上跨昌九高速公路、京九线后接入昌九城际。车站南端线路出站后方案与方案一走向相同。
6)红谷滩站址方案
新南昌站设于红谷滩市政府后侧的昌九高速公路附近,车站为南北向,距市政府约2.0Km。车站正线以杭南长客专、向莆线贯通,占用昌九高速公路、昌樟高速公路,车站北端出站后正线沿昌九高速公路向北,上跨湾里支线后设线路所,杭南长客专沿昌九高速公路左侧绕过梅岭风景区转向西往长沙方向,客车联络线由线路所出发后疏解于乐化站南端上跨京九线接入昌九城际铁路。车站南端线路出站后沿昌樟高速公路往南经大学城西侧下穿外环路,线路往东南经生米镇北侧跨赣江,以后线路走向方案与方案四相同。
7)新建县城站址方案
新南昌站设于新建县城北侧,车站为东西向,距市政府约3.5Km。车站为尽头式布置,杭南长客专、昌九城际及向莆线均由车站西端引入,车站西端出站后杭南长客专转向西南上跨西环线、湾里支线往长沙方向,至杭州方向的线路上跨湾里支线后转向东南沿西环线于生米镇北侧跨赣江,以后线路走向方案同方案四;至昌九城际的客车联络线由车站西端出站后与杭南长疏解,转向北沿西环线靠城市一侧通过,上跨昌九高速公路、京九线后接入昌九城际。
表1 方案综合比较表
2 方案综合比较
上述方案经与南昌铁路局、南昌市政府交换意见,从车站站址与城市中心区距离、城市建设现状及规划考虑,同时结合工程投资、实施的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综合考虑,及时向铁道部汇报后,重点对方案1和方案3进行进一步研究比较。
方案1,新南昌站距市政府约5.0Km,距市中心近,有利于吸引客流,东西向的杭南长客专较顺。AK1431+500~AK1461+000,下行线长29.5km,上行线30.371km,过赣江需以隧道通过,再以高架桥穿越部分城区,桥隧工程大,拆迁量大,同时,因车站及赣江北岸线路位于已规划售出的地段,土地置换困难,费用高,车站及线路位于城区,配套环保费用大,实施难度大,工程投资大,投资估算:482049.66万元。
方案3,新南昌站距市政府约9.3Km,距市二环路仅1.5Km,交通便捷,杭南长客专最顺直,较方案一短3.9Km。但南北向的京九方向线路较方案一长3.68Km。AK1431+500~AK1461+000,下行线长33.18km,上行线31.632km,过赣江以桥通过,拆迁量较小,与城市规划矛盾较小,有实施的可能性。工程投资较小,投资估算:336421.28万元。
方案1站位临靠昌北中心区,南北向线路较顺,较方案三短3.68Km,但东西向线路(杭南长客专)较方案三长3.9Km。方案3站位临近市二环路,又有320国道、昌樟高速均改建为城市道路与丰和大道相接,交通便捷,东西向的杭南长客专顺直,投资相对较省,故暂按方案3贯通。
[1]铁建设〔2005〕140号,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s]
[2]改建铁路南昌枢纽向莆线引入工程可行性研究总说明书。
[3]赵月霞 铁路建设与城市环境[J].中国铁路,2006(3)
[4]詹振炎.铁路选线设计的现代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5]何华武.中国铁路发展与科技创新[J].铁道工程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