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的精神传承:从用线谈起

2012-08-31高云吴元奎

中国美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用线线描笔墨

高云 吴元奎

[编者按]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领域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心态也与之前有所不同。在美术界,重视中国画传统的呼声日益提高,然而当我们今天定下心来观看的时候,不无悲哀地发现,笔墨传统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为了探讨中国画的精神传承,本期对画·对话特意邀请了江苏的两位著名人物画家:高云先生对用线颇有心得,他的《罗伦赶考》更是开了20世纪80年代线描之新风气,许多美术高校都采用这套连环画作为线描教材之一,并曾有《线由情生》一文专门探讨用线心得;吴元魁老师的意笔人物画有着极高的水准,清淡古雅,作品中多用勾勒,用线尤为精妙,并有在南艺执教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他们从中国画的用线谈起,分析线描退化的现状,认为时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正是如何看待传统笔墨;创新的基础则是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

一、情感与内涵:精彩的中国画线描

《中国美术》:笔墨对传统中国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六法”中“气韵生动”之后就是“骨法用笔”,足见其在品评上的重要性。今天想请两位一同探讨用线的问题。高先生,你在《线由情生》中提出,一幅作品中好的线段提炼出来都很值得欣赏一番,正如好的戏曲一样值得反复品味。先请两位谈谈对线的理解。

高云(以下简称高):中西方最原始的绘画表现形式就是用线来画物体;然后呢,东西方逐渐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西方追求真切,发现了他们觉得比线更好的东西,那就是面、色彩和明暗。这样可以立体地表现物体,于是西方就把线给忽略和舍弃了。可是中国不同,中国画可以有色彩,但色彩是平涂的,是线的辅助。东方绘画,以中国为代表,特别讲究线的表现,包括埃及、印度都是这样。但是中国的线和东方其他国家的线又不一样:它不仅仅为了表现物体,而且线本身也被赋予了情感和内涵,讲究质量。埃及、印度,它们的线还是为物体服务的,是平面化的;西方干脆就不要线了,是立体化的。

吴元奎(以下简称吴):我从一开始接触的线比较多一些,不像现在的学生在考学校时基本是明暗。那时候我画连环画,画得比较投入,画线描稿,就像正稿一样,接着再勾线,再把墨线擦掉,开始的时候都很严谨。

线的妙处只有圈内人即真正有这方面磨练的人才有体会,一般没有涉猎该领域或者体会少的人感觉不到。比如吴昌硕、齐白石的一根线条,把这根线条挪出来,本身就很精彩:好看,有力度,有韵味。写意的粗线条是一种味道,工笔的细线条又是一种味道。但是一般人看不出来:就是一根线嘛,破破烂烂的。真正研究和实践以后,体会到的一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比如林散之的字,那种干湿变化,那种节奏,那种渗进去的感觉,非常精彩。线本身也有质量。对绘画来说,线要表现内容,但是要恰到好处:有些东西要用线表现,有些则不一定要画,有些在画面上起到渲染和进一步强化的作用,你可以加,也可以减。比如一张画,你画得很满,是一种手法;就是简单的几根线条,也是一种手法—有些地方甚至不画,给人一种联想。总之,线的取舍很重要。

《中国美术》:吴老师很欣赏吴昌硕、齐白石的线,那么您最欣赏谁的用线?

高:你说谁的线最好?不好说。古人归纳十八描,其实也不止十八种。线已经成为一个画家绘画风格的表现。比如顾恺之高古游丝描,曹仲达曹衣出水,吴道子吴带当风。线的风格就是画的风格,各有千秋。特别是我们说画如其人,中国画说“笔墨”,笔在前,就是线嘛。线承载着一个画家的全部修养、个性、阅历,不同的画家就会用线传递出不同的个性。线的质量、内涵和画家本人的内在素质是相关的。

说到喜欢谁的线,好的线我都喜欢;我这个人很理性,虽然说很多画家讲感性。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画家是理性的画家,是哲学型的画家,所以中国画家不急不躁,讲究修养。西方画家可能比较激情。中国画家在讲修养的情况下,他判断事物的好与不好已经不是简单地为我喜欢或者不喜欢来作为标准,而是能够多侧面、多元化地看出好来。尽管我们讲“派”,比如吴门画派、虞山画派;画派本身是一种美学主张,审美主张、但不等于排除其他画派。所以中国画家通常是互相不侵犯的,甚至用不同的画法,互相也是很好的朋友。你说石涛不喜欢八大山人的,还是八大山人不喜欢石涛的,又或者他们不喜欢倪云林的?不可能。都喜欢。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很理性的,能够发现每个画家的长处和优点所在。这样的好处是不固执,能学习更多的东西,能包容和兼容各种东西。当然了,这也要具体地分析。做人不能走极端,画画要走极端,这样才有可能形成风格。如果看这个好,那个也好,对形成自己个人风格也是不利的。但是你这个人假如是非常有个性的人,你的画想没有个性都不可能(笑)。你说我要是个性格很刚烈的人,要画出柔美的东西来,几乎不可能;一个很优柔寡断的人,要画得很有骨气,也不可能;一个很细心的人要画很粗犷的,画不了;一个粗犷的人要画个很细致的,也画不了。所以有个性也不妨碍多元美。这其实是中国画的特点。你看看石涛《画语录》,讲来讲去就两点:这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写书法,欲下则上,欲左则右,欲按先提,都是这个道理。

《中国美术》:都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相同。

高:对,西方绘画是科学的、感性的、画的是感觉;中国绘画画的是锤炼人格、修养,这是完全不同的。想把中国画画好,除了用线要下工夫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内在修养的培训。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够深刻,修养不够,个性不具备魅力,他的画品格就不高。

吴:线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画得好的,需要相当数量的磨练。

二、线描的现状:退化

《中国美术》:这当然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目前的线描状况,在基础教学方面似乎也颇为不足,二位对此怎么看?

吴:从一些重要展览比如全国美展以及刊物上发表的作品等来看,有些地方是把线淡化了。虽然还是线,但是没什么提炼了—素描的东西,外来的东西揉得太多。线本身应该有一种提炼,一种节奏和概括,线画得好应该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现在整体的大环境如此,比如全国美展,你简单地画几根线,再好也不可能上啊,这是一个导向。现在很多作品也有线,但是里面的皴擦把线淡化了。中国画最根本的应该是线造型。现在都是大尺幅,做得很精细,花了不少工夫,但是我们看得也累。我就追求自己的一种感觉,追求一种艺术感染力,但也给人很轻松的感觉。诗情画意,淡雅的感觉。我的个性也是如此,不喜欢张扬,自己在家安静地画。

高:我经常担任全国美展的评委,包括各种画展的评委。我认为:目前的线描在退化,制作成份在增加,都成了西画的感觉,西画的审美越来越侵蚀着中国画的本体。严格意义上讲,很多所谓中国画,已经不成为中国画了。我这个看法是不是有点保守呢?也可能。按石涛提的“笔墨当随时代”,要创新。我个人的看法,可以创新,必须创新,但是创新不能离开根本。如果创新失去了本体,像其他的画种,那就是失败的。石涛提“笔墨当随时代”,这“笔”和“墨”就是中国画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画种的根本所在。如果舍弃了笔和墨,你可以说这是一张好画,但绝不是中国画。

有人批评吴冠中说的“笔墨等于零”。批判什么呢?我觉得批判错了。吴冠中先生说“笔墨等于零”,是对他的画而言。一个唱京戏的,你用美声的法则去批评他,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什么要用中国画的标准去批评吴冠中呢?其实吴冠中先生画得很好,我很喜欢,他是印象派那类的,不能算是严格的中国画。他自己也没说自己是中国画。你用中国画的标准去批评他,那不是乱批评嘛!风马牛不相及。

话说回来,中国画如果把笔和墨创新掉了,那是中国画的悲哀。它可以成为一张好画,一张大家都喜欢的画,甚至在市场上卖得很好的画,但从中国画本体和中国画学术意义上而言,它是失败的。因此我跟江苏省国画院说,你们的责任是八个字:研究,继承,创新,引领。研究是第一位的。我们现在太缺乏研究了,要研究中国的画派,研究笔墨的传承,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研究的目的是继承,然后才是创新,形成自己的语言,但一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最后是引领,引领全省甚至全国的中国画发展。

现在我们的中国画教学,创作、创新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中国画本体学术建设的破坏。就像我们建设一个楼房,要把传统的建筑扒掉一样。或者说我把传统的房子修一下,本来这个房子是唐朝的、宋代的,修成了三层小楼,就什么都不是了。楼房倒是好房子,适合居住,但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房子了。

《中国美术》:吴老师,您长期从事艺术学院的教学,请您谈谈线描课教学中的体会。

吴:线本身作为一种造型手段和明暗素描不一样,描绘的时候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也有客观的成分,就是一种所谓意象形式的,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自己加工的一面。我们上课也是这样,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抓紧形,另外用线表现有些东西是一定要画到位的。大家都是看得出来轮廓线的,不论是学西画还是搞线描的,但是用线来表现一般就不大容易,特别是没这方面训练的人。因为他看不到线。我们描绘的时候,实际上是对象的东西加上自己的一种认识。有经验的人画的时候只要符合对象的结构关系、透视理念—你比如画一个头像,五官部分眼轮廓要画好,鼻子嘴巴是主要的,还有形象当中大的起伏和结构,比如颧骨、眉弓、嘴巴周围,我们画这几个大方面的时候都在有意识地找这些东西。就是看不出来对象的这几个点,我也要把它强化出来。这其实就是画自己的理解。你理解了,就可以取,也可以舍,根据我的画面需求,我可以加,也可以减。

比如画皱纹多的老头,我要强化他的感觉,我把皱纹画得很多很多,但皱纹是根据体积来走的,所以虽然都是线条,没画明暗,体积同样反映出来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完全靠线来表现体积是很难的。明暗么大关系一画,体积就出来了。线描完全靠线条的走势,一种趋向将来龙去脉,用前后的交叉、重叠、衬托、疏密把形象表现出来。

所以我有个体会:你画了线描以后,就是加深自己的认识,更加能够体会被描绘对象的特点,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不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根据我的画面需要进行夸张或者强调,使得画面有种节奏感、虚实感,使之生动活泼,不呆板。线条本身就是一种韵律,一张一弛,富有节奏感。线条画得好很有弹性,给人感觉仿佛诗歌一样,很抒情。

我以前画过一些连环画,有个好处就是往往画连环画的人就得多用线。我们在学校里教学还有个好处:有模特写生,可以让你慢慢研究。所以我们画小的也能画,画大的也把握得住。我上课的时候,往往是直接画,甚至轮廓都不打。从眼睛到鼻子到嘴巴,慢慢铺开。实际上有些形象的东西不是模特往那里一摆,拿个笔的手就伸出去比了:上面多少下面多少,多宽。这就太苯了,没有到那种得心应手、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完全机械化了,像制图纸一样,作为画线描这是比较忌讳的。当然有时候也打一个轮廓,但是模特是会动的,你第一次坐这里是这样,第二次可能就全变了。但是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人本身的比例关系、结构关系都不会变。衣纹会变,但也有规律,不会脱离结构关系。所以画这个完全是看画家的理解,在画的过程中再认识对象。你认识了,就主动了,否则你去抄也抄不好。这是教学上的一些体会。

《中国美术》:江浙一带的一些艺术、美术专业院校还是很强调线描基本功的。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画的用线水准是否在降低?

高:我觉得线的衰落是必然的。第一,中国古代人自幼开始写字,用毛笔。而我们用的是硬笔,只有绘画书法才用毛笔。就是对毛笔性能的掌握我们肯定不如古人。第二是纯粹性。就是论对线的理解的纯粹性在减弱,我们发现了很多其他的可以表现物体、表达情感的手段,这些手段的强烈性甚至超过了线条,而且也更容易—那么为什么要固守线呢?表现手段丰富影响了线的传承。第三,线是很难练的。为什么说中国画一般要年紀很大才画得好呢?那是线解决了。年轻人想画好线,非常困难。用线—就是白描的方式去画物体,画得立体和好看极其困难。再讲线的质量,再讲线的感情,难上加难。而颜色、制作、肌理、效果,容易得多。第四,对线的欣赏也是一种更高雅的事情,就是内行才能看懂线的质量,线的好坏。让一位一般观众来欣赏线,是不大看得懂的。但是画的颜色好看,把人画立体了,画得和照片一样,谁都看得懂。所以,满足大众的欣赏和审美需求,也是线弱而其他强。第五,市场销售。你画个白描,给人的感觉是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卖不贵。他做了那么多效果,肌理、颜色,染得那么精致,能卖好价钱。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线被冷落了。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是精英文化,是小众艺术,是奉给上层皇室、达官贵人,大儒家们,夫子高士们所欣赏的。现在说艺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要让大家能看懂,而线是很难看懂的。

猜你喜欢

用线线描笔墨
我画我心
王瑜琦?马睿怡?陈若兮等
线描画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猜脚印
最快回到家
嗨!我在这里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