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早天下无难事

2012-08-30安重官

青春岁月·校园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后人角度案件

安重官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叶倾城有本书叫《不要脸要趁早》,说得更加直白。因为年轻,一切都有机会,一切还能重来。年轻不是罪,但恃年轻而任意而为,便是罪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有钱难买早知道”,对于药家鑫来说,他虽然年纪轻轻,虽然内心了然,虽然声泪忏悔,只可惜他是藤蔓,不是嫩草,无法趁早,也没有“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机会。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对于药家鑫这条小船而言,一切已经尘埃落定,每个人都可以发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叹息。可是对于整个社会这条大船来说,依然还是尘土飞扬,我们不能不警惕地发出“补漏要趁早”的呼吁。如果不清除“药家鑫事件”的生存土壤,必定是“杀了药家鑫,还有后来人”,“一个药家鑫倒下去了,千百个李家鑫、冯家鑫站起来”,类似的悲剧还会前赴后继地重演。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因为前有“我爸是李刚”之车鉴,后有“上海留学生九刀刺母”之覆辙。

美国學者威尔逊和凯林提出过一个“破窗效应”定律: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他们做过一个著名试验来证明他们的观点: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一辆完好无损地放在杂乱的贫民区,另一辆捅破天窗放在中产社区,结果放在坏社区的车辆安然无恙,放在好社区的破损汽车当天被人偷走。再把那辆好汽车的车窗弄破,几小时后也丢失了。这个定律告诉我们,阻止坏的东西更坏,并阻止其无限蔓延的办法就是趁早修补破损,而不是仅仅将其诅咒得更坏。化解药家鑫案件的社会阴影,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地找到其产生的根源,而不是再用我们的所谓理性无休止争论案件本身,宣泄、放大“芸芸看客”的个人情绪和观感,演变成全民的嗜血狂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果下一个残忍的事件需要在一年后才会出现,药家鑫案无疑会在这一年里被人遗忘。但可悲可怕之处在于,我们完全无法预知这样的事情会在什么时候再出现,也许半年后,也许一年后,也许就在明天……如果补漏工作一直搁置,不趁早启动,即便我们不会时刻生活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也实实在在时刻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中!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沉甸甸地倒悬在我们的头顶,剑柄却只有一根马鬃系着,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掉下来,但它随时都可能掉下来。

点评:

药家鑫案件成为本文贯穿始终的素材,被反复提及,反复阐释,但评析角度一再变更,方便读者透视事件的重大影响,有力彰显了主题。

技法小结:

1.积累内涵丰富的鲜活素材。优秀的高考作文,总是不露痕迹地从杰出的思想家、渊博的学问家、人生的指导者、社会的引领者等角度,通过阅卷者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点拨做人的技巧,揭示人生的智慧,发现生活的真相,推动社会的进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媒体最新发现时积累这种内涵丰富的素材。当然也可以是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常规素材。有不少同学深入研读某一名人的传记,无论什么作文,都以该名人的事迹为素材,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2.站在圣贤的角度进行多维解读。可以联想相关的名人名言、谚语俗话、格言警句去切入,结合时代特点去深入挖掘素材中的真善美的因素,或者从反面剖析其假恶丑的因素,进而总结出为人为文之道,把作文和为人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后人角度案件
老树
数据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后人可畏
伏生传《尚书》
居安思危
城管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