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2012-08-30刘彩红

中国电力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研究生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研究生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日益突出,对我国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质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参考近几年的相关资料,总结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学术道德素质

作者简介:刘彩红(1977-),女,山东威海人,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24-02

学术道德规范是指科学共同体内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学术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在研究生学术成果极度繁荣的表现背后,也存在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的现象,给我国研究生教育带来极坏的影响,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我国未来的科学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和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一、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1.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写论文不肯下功夫自己钻研,东拼西凑,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编造、篡改实验数据或引用他人的数据时隐瞒不利于自己实验结果的数据用于伪造创新成果。这种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不但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也是很不道德的。

2.论文署名混乱或请他人代写

为完成在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和级别的学术论文的学习任务,研究生中相互署名现象较为普遍。有些研究生由于自身科研能力较低,临到毕业还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发表论文的数量,为了获得学位,只好请人代劳,用金钱打造出研究生学业道路。

3.一稿多投或多发

目前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在学期间要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严格要求,一些研究生为了追求发表文章的篇数,把同样的内容结构进行调整,进行少量增减后又成为一篇新的文章在另一刊物上发表,这很容易引起期刊之间的产权纠纷,违反《著作法》。

此外还有考试作弊、为评奖评优等虚报自己的科研成果数量或拔高成果档次、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影响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等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研究生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缺失

长期以来,由于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于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导致研究生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科学道德规范,很难将学术道德规范在实践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观念对科学研究的求实精神、探索精神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部分研究生抱着侥幸的心理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

2.导师自身存在的学术失范行为也是造成研究生治学态度不严谨的重要原因

一位教育学家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是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导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由于近年来社会转型及多样化的价值冲突,高校教师对名利的过度追逐导致传统学术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削弱。在名与利的驱使下不能恪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在要求学生诚信的同时,自己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跑关系、走后门。导师的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诱发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

3.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术评价制度是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引导学术方向的一种特殊制度。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促进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的保障。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术评价指标过于量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许多高校明文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专业论文才能申请答辩。除此之外,研究生的许多奖励项目也都以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为依据。这种只重视论文数量而忽视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的评价体系使研究生的精力从以科研创新为重心转移到以发表文章为重心。

4.学术失范惩罚机制不到位

目前高校对研究生的各种学术失范行为,除了对考试作弊有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外,对其他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基本停留在惩戒的层面上。而且由于学术领域专业性强,学术不端行为对于一般社会公众来说,往往既难以接触也无法理解,几乎所有被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都是由被害人或者同行举报。[1]同时高校内学术规范制度模糊,惩戒制度执行不力。部分人因“腐败”而得益对研究生起了极坏的示范作用。当学术失范的预期收益远大于成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学术失范行为。

三、加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1.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高校诚信教育、学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我国高校由于缺少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明确规定,研究生难以形成学术规范意识与行为。[2]学术道德规范应当成为研究生最基础的学术入门课程,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专门开设学术道德规范专题,将学术道德规范的规定纳入研究生手册。[3]

2.加强导师学术道德体系建设

(1)要强化“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导师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引导研究生树立“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背学术道德为耻”的道德荣辱观。导师要做好表率,将学术道德行为融入到研究生指导的每一个环节,对研究生的课程论文、开题报告、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等认真审核把关,让研究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

(2)要将导师学术道德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晋职和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对违反学术纪律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4]

(3)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强调导师对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连带责任。若学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导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将受到严惩,以此促使导师注意自己的学术行为好下大力气管理学生,从而树立优良的学风和科研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切实改善学术不端现象。

3.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学术评价标准

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因职称评定的需要,都需要发表大量文章,而公开成果的主要载体——学术期刊数量却有限。当发表论文出现较大的需求缺口时,若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按规定要求发表文章,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客观条件的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学术道德失范。为避免研究生为了“应付”而发文章,建议根据各学校学科特色和发展水平,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变“刚性”规定为“柔性”原则来评判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授予学位的条件,避免用发表论文这唯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如若申请论文答辩者有发明专利,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员有经过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奖,或实行“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结果一致认为具有创新性。研究生达到以上条件之一,其效果等同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这必定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

4.完善研究生学术规范制度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学术行为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学术道德奖励和惩处制度。鼓励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对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和广泛宣传,重奖有创新的学术成果;减少对挂名作者的学术认定,以控制论文署名“礼尚往来”;涉及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事前要强化自律意识和制度预防,事中要注意检查、监督,事后要加强处理。若研究生被举报有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经调查核实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取消评奖评优资格或收回已得奖励甚至撤销学位等处理。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在校园中营造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力戒浮躁、大胆探索、传承拓新的科学精神;各种校园文化学术活动应该规范化,应进行功能和目标的准确定位,在形式上多样化,在内容选题上贯彻民主化,在运作程序上使之制度化。只有通过规范化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生才能真正从中学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精髓,使学术交流真正达到好的效果。

总之,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它不仅关系到研究生本身的学术道德素养和导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还包括改革高校学术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将学术道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每个方面,并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徐刚,李炎芳.环境助推,制度控制道德自律技术防范——研究生学术道德养成机制探析[J].长江论坛,2011,(1):93-95.

[2]刘青.浅析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2):105-108.

[3]卢丽君.解决学术道德问题的起点——专家谈新发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4-08-27.

[4]蒋华林,吴强,李华.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6-58.

[5]夏松竹.试论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之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3):51-54.

(责任编辑:孙晴)

猜你喜欢

研究生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选登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研究生和留学生情况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