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商品贸易的集中度与竞争力
2012-08-29南昌大学王潇炜谌贻庆
南昌大学 王潇炜 谌贻庆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美资的RT公司有着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基本相同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主要出口低单价劳动密集型产品,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RT公司对中国国情有着深刻的了解,知道如何合理利用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竞争中;其次,RT公司以加工贸易作为其经营主业,而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加工贸易是处于低端环节的,当前的国际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日趋恶化。
1 对商品贸易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原理,贸易模式和贸易结构主要是由资源禀赋和成本优势来决定的,同样,外贸竞争力也是由这两点决定的。因此,要考察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情况,可以通过考察其贸易模式和贸易结构与资源禀赋和成本优势的关系来实现。
(1)分析贸易区域的集中度:自从RT公司成立以来,北美和欧洲一直就是其国际贸易市场的核心,早在2005年,RT公司出口总额的87.5%都是在这两大核心市场进行的,其中,北美占据着RT公司出口市场的最大份额,欧盟始终占据着RT公司出口市场份额的第二位。到了2006年及以后的时间,伴随着市场多元化的出现和发展,RT公司逐渐改善了其外贸贸易的市场格局,逐步加快了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进程,2005年南美的智利和巴西以及东欧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占据的RT公司的出口份额不到3%,而到了2008年,其占据的RT公司的出口份额已经达到了8%,从RT出口贸易的市场集中度上来说,其发展方向是逐渐趋向于有利于实现市场多元化趋势的,RT公司逐渐提高了其市场多元化的程度。但是,当前北美和欧盟在RT公司出口市场所占份额比重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这说明RT公司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市场集中度,过高的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市场集中度,对RT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造成了影响。尤其是近期,美国、欧盟和中国不断出现贸易摩擦,而且有更加严重的趋势,这就要求RT公司必须加快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脚步,但是,RT公司并没有对南美的智利和巴西以及东欧的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资源进行足够的投入,没有很好地进行市场的开拓。
(2)分析贸易商品的集中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这个国家的外贸商品结构体现出来,一个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程度同样可以由这个公司的外贸商品结构体现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从根本上转变了其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前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转变到了主要出口制成品。1990年,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4.4%,已经超过了全世界的平均比重。2001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了90.1%,远远超过了全世界的平均比重,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高,甚至比部分发达国家也要高。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也逐步调整了出口的结构,2003年,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的出口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而纺织服装类则由原来的30%左右下降到了不到20%。
对于RT公司来说,其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大体类似于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结构,这说明,RT公司对当前中国的国情非常清楚,能够合理地利用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竞争中。
作为RT公司的核心出口业务,经营消费类产品具有很多的种类,大约有超过8000多种,RT公司主要采购其中的运动及旅行用品、个人护理用品、文具、玩具、工艺品、礼品、时尚饰物、家居纺织品、灯饰、家用电器、厨具和家居等,其中办公家具及文具类出口金额占32%,箱包皮革、手袋及纺织品类出口金额占26%,金属制品五金类出口金额占18%,机电产品、家用电器及灯饰类出口金额占15%,美容及个人护理产品类出口金额占5%,其他家庭用品类出口金额占3%。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RT公司中,金属制品五金类、箱包皮革、手袋及纺织品类、办公家具及文具类占据着最大的出口金额,而机电产品、家用电器及灯饰类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只能排到第四位。在跨国公司中,这样的出口商品比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当前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模式,而跨国公司就是凭借本身拥有的更多的资金、更好的销售渠道、高先进的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安排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生产环节,在中国生产大量从别的国家和地区收购来的低附加值的商品,将中国材料资源丰富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上面的数据得出,技术含量越低的商品往往出口量越大。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中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底端环节,而且大多具有很差的价值增值,进而恶化整个中国的贸易环境。
从销售渠道来看,有近50%的产品都不是通过购物中心、超市和传统的专卖店进行销售的,而是经过促销赠品、电子商务或邮购来进行的。一方面,这是生活方式更加快捷的体现。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商品的仓储和周转,提升了商品的利润空间。
RT公司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同时也存在过高的出口市场集中度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RT公司的核心出口商品大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些商品的技术含量往往都比较低,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底端环节,价值增值率较差,不利于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2 对商品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如果要评估某一对象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可以采用构建层次分析模型的方式进行纵向评估,如果要评估同一阶段的不同对象,可以采用构建主成分分析评估模型的方式进行横向评估。因此,要实证分析RT公司的商品贸易竞争力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为RT公司构建层次分析模型。首先将RT公司的国际竞争力用三个方面来说明: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生存能力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收入、净资产、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劳动效率和总收益率;适应能力包括: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人气指数、产品更新系数和行业分析师;发展能力包括:拥有专利数、近三年技改投资和信息化建设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和近三年利润总额年平均增长率。对应每一种能力,其竞争力都可以分为强、一般和弱。
第二步,构造因素判断矩阵,求出对应的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总排序权重是上一层次总排序权重加本层次单排序权重得到的,对第一层次的总排序权重就是第二层次的单排序权重,然后结合各种因素可以得到如表1的结果:
表1
第三步,得出RT公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根据前面得出的各指标的总权重,最终得出RT公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生存能力(0.3781)中销售收入(0.0206)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070)、一般(0.0120)、弱(0.0015),利润总额(0.0704)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502)、一般(0.0144)、弱(0.0762),净资产(0.0239)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154)、一般(0.0065)、弱(0.0020),净资产利润率(0.1201)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789)、一般(0.0312)、弱(0.0100),总资产贡献率(0.0111)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064)、一般(0.0031)、弱(0.0016),劳动效率和总收益率(0.0111)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064)、一般(0.0031)、弱(0.0016),总收益率(0.0644)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436)、一般(0.0158)、弱(0.0050);适应能力(0.1787)中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0.0321)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188)、一般(0.0077)、弱(0.0057),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0.0836)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506)、一般(0.0205)、弱(0.0125),人气指数(0.0156)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102)、一般(0.0036)、弱(0.0018),产品更新系数(0.0422)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239)、一般(0.0127)、弱(0.0056),行业分析师(0.0071)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048)、一般(0.0019)、弱(0.0003);发展能力(0.4432)中的拥有专利数(0.0218)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127)、一般(0.0073)、弱(0.0019),近三年技改投资和信息化建设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重(0.0548)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340)、一般(0.0155)、弱(0.0053),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0.1397)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0917)、一般(0.0348)、弱(0.0132),近三年利润总额年平均增长率(0.2268)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1386)、一般(0.0708)、弱(0.0174);RT公司国际贸易竞争力评价值的竞争力评价权重为强(0.6379)、一般(0.2735)、弱(0.0886)。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RT公司竞争力评价结果(竞争力强、竞争力一般、竞争力弱)=(0.6379,0.2735,0.0886),在进行判断的时候是依据里数度最大原则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RT公司是竞争力强的。
[1] 张新林.我国外贸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2] 李静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2(08).
[3] 殷晓红,田晓耕.产业集中度与贸易产业的竞争力[J].生产力研究,2007(13).
[4] 冯华,司光禄.商品属性视角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于商品属性分割与组合理论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
[5] 谢启南,梁树佳,梁国柱.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制度研究(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