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熵下的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
2012-08-28刘青
刘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贸易壁垒在外贸交易中已逐渐成为了各国对自己进口商品贸易和保护自己国内商品贸易筑起的一道“马其诺防线”。不同形式的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和合法性的特点成为世界各国竞相采取的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并且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更好更快的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必须了解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以及不同背景下的贸易壁垒的产生和给我国外贸带来的损失,从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加强我国的应对措施,同时根据WTO的相关要求,加强研究反贸易壁垒的相关措施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近几年我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新战略,这是政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2011年中国外贸增速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自2001年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续10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2 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就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中国贸易规模排名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从1992~2011年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表1)来看,1992~2011年11月,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1~11月数据)达到贸易额的最大值(33096亿美元)。
表1 1992~2011年1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
与此同时,进出口额和贸易差额也随着总额的递增而呈现出逐步上扬、增速协调的增长轨迹(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出口几乎一直是大于进口,贸易顺差比较大。
图1 1992~2011年(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
另一方面,1992~2011年(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变化趋势(图2)表明,1992-2011年(11月)期间,除1992、1993、1994、1996、1999、2000、2001、2003、2004、2008、2009、2010和2011(11月)年外,我国的顺差同比增幅一直领先于总额增幅和进出口同比增幅,幅度较不稳定,曾经在多个时期出现过较为明显的拐点,并于1995、1997和2005年达到峰值。另外,外贸总额和进出口同比增幅的轨迹相似,相较顺差增幅小。
图2 1992~2011年(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变化趋势
综合上列图表,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整体状况。以2010年为例,2010年中国进出口2972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6%。进出口、出口、进口比2008年分别增长16%、10%和23%。由于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进出口趋向于平衡。全年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6.4%,比2008年下降38.6%。这是继2008年外贸顺差达到历史高点后连续第2年下降,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截至2011年11个月我国在2011年的进出口达到33096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23.6%;出口增长21%,进口增长26%,顺差减少了24%。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攀升,进出口比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外贸易失衡的问题。在2011年的数据中会发现虽然进出口总额继续平稳增长,但是增速相比2010年有所回落。
3 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3.1 外贸依存度高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对外贸易、消费、投资,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健康发展,中国外贸依存度自2003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0%以上,在2006年达到了65.17%的高度,2007年1~9月达到71%,高依存度的增大,既反映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也反映了国民经济对市场的依赖加重。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使得我国产品供给结构受国际需求和国际分工的约束较大。一方面中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另一方面过多投资进入加工贸易部门,也将导致产品结构长期停留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同时,加工贸易这种“候鸟经济”十分不稳定,一旦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丧失,他们就会转移出去,选择具有更为廉价劳动力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现在,外贸依存度略有降低,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50%。高依存度表明: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外贸结构不完全合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健康的趋向,所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3.2 外贸出口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从54%下降到5.5%,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从46%直线上升到94.5%,进出口结构明显优化。但是,一方面我国的外贸出口中污染密集型产业比较多,出口商品中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化工原料和化学品、造纸及纸制品、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污染密集型产品出口额较大,其中2004年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733.46亿美元,2006我国纺织品增长到1439.9亿美元,2007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增长15.36%,其他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也是有增无减,我国污染密集行业商品出口的不断增长,加重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另一方面初级产品出口在我国的出口总额比重不断降低,但初级产品出口的绝对数量却在高速增长。以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换取少量的外汇,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基础上的,致使我国局部地区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我国有色金属矿钨、锌、稀土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出口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这些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矿物的土地选炼释放出大量有毒和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环境。
3.3 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摩擦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关系。某些国家采取比较隐蔽并且具有歧视性的非关税措施诸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绿色贸易壁垒等手段,达到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这势必会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另外,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健康,保证食品安全,然而过高的技术标准就形成了技术贸易壁垒。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严格复杂的产品技术规定以及苛刻的卫生检疫标准,从而限制进口,以保护其国内市场,这将严重阻碍我国商品的对外贸易。
4 贸易壁垒分析
4.1 技术性贸易壁垒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和合法性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采取的主要贸易保护手段之一,并且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TBT和SPS的通报数量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特别是SPS,发达国家SPS通报量为1516件占总量的54.99%,发展中国家成员通报1241件,占45.01%。其中我国是发展中成员通报的大户。
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扩散效应大、影响面广。有关调查表明,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约占全年出口总额的2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关税税率的普遍下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发展的限制作用比入世以前严重得多。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2 绿色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经贸发展的主题,国际上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这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严峻的绿色挑战。据估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贸易损失每年达1000亿美元,相当于发达国家每年给发展中国家官方援助额的2倍。我国每年由于贸易壁垒造成40亿美元的贸易出口损失。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与强化,我国工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大,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我国的出口贸易停滞不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受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降低了我国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制约着我国国际经贸的发展。
4.3 反倾销贸易壁垒
反倾销原本是国际上通行的进口国政府对进口的倾销产品依法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的一种法律制度,是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十多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危机,使得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用于保护本国工业不受冲击的反倾销手段被频繁使用。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7起反倾销案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产品,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2011年5月4日,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11年第31号立案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不锈钢餐具启动反倾销调查。据了解,此次反倾销额度高达1027%,这将对中国出口商产生深远影响。
4.4 电子垃圾处理法贸易壁垒
目前,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正式出台。这一法案要求电子电器企业负责回收其销售到欧盟市场的废弃的电器和电子产品,中国家电出口将受到影响,中国家电企业向欧盟出口电子产品将被额外征收一笔垃圾回收费用。法令实施之后,中国企业在向欧盟出口此类产品时需要付费给专业的回收公司来处理废弃产品,费用大概是每件产品销售价格的3%~5%,而我国电器出口的平均利润只有5%左右。如果以完全的环保材料替代现有的生产原料,企业的生产成本将至少提升20%。这2项指令的实施将使我国家电对欧盟出口锐减30%。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型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给一些国家设置新型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据统计,全世界的电子垃圾,80%被运到亚洲,其中90%丢弃在中国,我国每年要容纳全世界70%的电子垃圾。
4.5 非市场经济地位贸易壁垒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在非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若不是根据市场竞争确定,则往往不真实和不可信。因此,要判断非市场经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就需要从条件相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的成本和价格来进行推断。2009年11月欧盟首次对中国玻纤行业进行反倾销调查,名单中包括中国212家玻璃纤维制造商。如果这项申诉获得支持,中国生产商可能会面临高达40%~75%的反倾销关税。据统计,2009年全年中国遭受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案子有116个,涉及金额达127亿美元。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些成员在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时常常“认定”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于这种状况,中国政府一方面应当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作为与WTO各个成员之间的特定问题来解决;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考虑通过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贸易体制,并对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5 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分析
(1)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加强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同时,我国应该正视困难,大力提高环保意识,规范标准,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距离。
(2)国家应鼓励企业积极应诉。企业应抛弃低价策略,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对案发率高的敏感产品和敏感国家实行重点监控,及时通报国外相关市场和产品的价格信息以及反倾销动态,避免出现企业一哄而上、低价竞销的情况。
(3)加速我国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标准化管理办法》等一大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严格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对出入境货物的监管。同时,应当积极借鉴欧盟的《电子垃圾处理法》,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防止国外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进口。这将是积极应对发达国家电子垃圾贸易壁垒的有利武器。
(4)寻求多变框架下的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充分利用WTO的规则,积极参与国际公约的协调机制要解决摩擦,单靠外交途径的谈判是不够的,还要讲道理,靠法律。因此需要注重加强国际经贸规则的研究,并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规则,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解决贸易摩擦,积极维护国家和企业的权益。
6 结语
在“十二五”期间,要本着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创新工作模式,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开创我国外贸工作的新局面。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目前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各种严峻问题,积极参与和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1]方时娇.中国绿色外贸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方彦富,刘义圣.世界经济新变化与中国外贸政策取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3]杨正位.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探讨[J].经济前沿,2005(7):67~68.
[4]曾美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8(2):141~142.
[5]姜 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6):92~93.
[6]郭从彭.关于技术贸易壁垒的由来、发展和影响[J].标准化报道,2001(5):17~18.
[7]邢凯旋,邓光娅.中国应对欧盟绿色壁垒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06(3):56~59.
[8]黄汉明,钱学锋.中国对外贸易[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9]黄锦明.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