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非洲,原因并不复杂
2012-08-27
程涛
“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和“中非经贸论坛”8月27日在北京举行,规模不小。笔者长期从事对非洲工作,深切感受到,这些年,中国与非洲的往来是越来越密切了。
然而,直到今天,还经常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要去交那么多非洲穷朋友,这不是给国家添包袱吗?我们也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还有很多人没脱贫,为什么拿那么多钱援助非洲?在不久前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继续扩大对非洲的援助规模,宣布未来3年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主要是在投资、融资领域带商业性质的合作,也引起一些人的非议。
我认为,持以上看法的人至少是对我国外交政策中的“援外”不了解。中国为什么要援助非洲,我想道理并不复杂。
首先,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援助非洲是我们的国际责任、国际义务和国际公德,是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60年代,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在非洲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努力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自己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勒紧自己的裤腰带”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无私的经济援助,帮助非洲修建铁路、公路、港口、水坝和许多会议大厦、体育场馆、学校和医院,树起一座座中非友谊的丰碑,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对非洲的帮助不附加政治条件,同西方殖民方式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的援外专家们与非洲兄弟同甘共苦、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非洲老百姓心中刻下对中国人的良好印象,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我们在非洲的一笔无形资产。
中国援助非洲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的。世界在变化,非洲在前进,中国在发展,中非关系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非洲对我国的重要性没有变,非洲在我国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没有变。从政治上讲,非洲仍是我外交斗争的重要战略依托,是我运筹外交全局、实现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从经济角度看,非洲是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依赖的能源、资源供应地和商品、投资的重要市场。良好的中非关系造福于中国和非洲的人民。
我们与非洲的援助是相互的。非洲国家和人民一向努力投桃报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打破西方遏制、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都得到非洲的有力支持。从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到一次次打掉西方人权反华提案,从中国在许多国际组织内的竞选到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都离不开非洲朋友的鼎力支持。
2008年,我国遭受特大地震灾害,仅200万人口的赤道几内亚就捐赠了200万欧元,平均每人一欧元,体现了中非纯真的友谊。刚果(布)政府在汶川地震后捐赠100万美元,在玉树地震后又捐资200万美元建设一所寄宿制小学,来自仅300万人口的“重债穷国”的情谊重如泰山。
中国对非洲援助是量力而行,绝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小平同志生前曾经多次对非洲领导人说,中国给非洲的援助数量不大,是穷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将来中国发展了,我们对非洲的贡献就会大一些。中国尽管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但毕竟比以前富了,对非洲的援助有所加大,是情理中的事。与西方国家对非援助的数量相比,我们还相差比较大,但我们在政策上、质量上和效果上都比他们强。
我们应该开展全民性的学习、讨论,提高公众对我国对外援助意义的理解与认识。只有民众的了解、理解和参与,才能使我国的公共外交和整体外交搞得更顺畅、更有声色、更有成就。▲(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兼非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