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健全体系+打造品牌

2012-08-27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阿坝蜂业蜂产品

一、全省蜂业生产情况

1.养蜂概况。进入本世纪以来,四川省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养蜂规模、单产水平和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养蜂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2011年全省存栏蜜蜂125万群,其中西蜂82万群、中蜂43万群;生产蜂蜜3.6万吨、蜂王浆380吨和蜂花粉840吨,养蜂产值达到5.4亿元以上,与“十一五”规划之初的2006年相比,蜂群增长13.6%,蜂蜜增长2.8%,养蜂产值增长50%以上。

2.区域分布。四川省养蜂除纯牧区县外遍及全省各地,主要集中在成都、凉山、南充、绵阳、广元、眉山、达州、遂宁等8个市州,养蜂数量占全省的70%以上,其中中蜂养殖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的甘孜、阿坝、青川、平武、蓬安、万源等地,养殖规模较小,大多养殖几箱,作为家庭的一个副业,主要在家里定地饲养。西蜂养殖主要分布在丘陵及平原地区的东坡、江油、邛崃、郫县等县区,养殖规模较大,蜂群大都在100~220箱,在全国范围内转地放蜂。

3.行业组织。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四川省养蜂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目前已发展了60多个养蜂专业合作社,规模由10多户到100多户蜂农组成;成立省、市、县(区)各级养蜂协(学)会25个。蜂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各级养蜂协(学)会的成立,不仅维护了蜂农利益,而且促进了四川省蜂业稳定发展。

4.产业化发展。四川省蜂业生产从单一以取蜜为主逐渐发展到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多种产品的格局。蜂产品加工从传统的作坊加工模式逐渐发展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蜂产品加工企业在省内崛起,涌现出佳润园、冯式蜂业、世纪蜂业、驸桦蜜蜂园公司、健生堂等30多家龙头企业,蜂产品从以前的原料销售到生产销售深加工产品,蜂产品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国家。多数企业牵头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蜂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蜂业逐步形成了以“公司+合作社+蜂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企业与蜂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蜜蜂资源情况

四川省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蜜蜂的种类和数量多。除已调查清楚的阿坝蜜蜂外,还有其他不同生态类型如大麻蜂、二麻蜂、黄蜂、黑蜂等蜜蜂品种资源,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1.阿坝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情况。阿坝蜜蜂主产于马尔康,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和雅砻江上游的阿坝、甘孜两地区,其自然生存地周围有高原、高山与其他东方蜜蜂亚种繁衍地域隔离,经过长期进化繁衍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阿坝蜜蜂具有“个体大、群势强、耐寒、温顺、逃亡性弱等”特点,适应高山峡谷、山原地貌地区饲养。近十年来,外地蜂场不断进入阿坝地区放蜂采蜜,与阿坝蜜蜂争夺其赖以生存的蜜粉源,使阿坝蜜蜂种群生存条件日益恶化,生存地域逐渐缩小。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大量阿坝蜜蜂消失。2010年阿坝州存栏阿坝蜜蜂18910群,比2005年减少45.5%。

在阿坝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了阿坝蜜蜂资源调查。四川省蜂业管理站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先后于1976年—1983年和1987年—1989年,对四川西北部的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的阿坝、甘孜地区,包括大雪山、邛崃山脉等地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及山地,开展了阿坝蜜蜂的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特性等调查研究,摸清了阿坝蜜蜂资源的分布和种质特性,确认阿坝蜜蜂是我国原产蜜蜂中个体最大的一种,适应高海拔的高山峡谷环境,具有耐寒性强、蜂王产卵量高、群势强等优良性能,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可作为人工选育的优良种质资源。

二是组建了阿坝蜜蜂品种资源保种场。为加强阿坝蜜蜂的保护,四川省蜂业管理站与马尔康县畜牧兽医局于2008年共同组建了四川省阿坝蜜蜂品种资源保种场,建立选育群;2010年,农业部投入资金110万元用于保种场的工作房、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购置等,进一步完善了生产设施。阿坝蜜蜂品种资源保种场以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聘请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杨冠煌、彭文君等专家为技术顾问,每年定期来场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阿坝蜜蜂品种资源的保种和选育工作。

三是建立了阿坝蜜蜂资源县级保护区。为了保护阿坝蜜蜂资源,马尔康县人民政府于2008年11月发布了《关于成立马尔康县“阿坝蜜蜂”县级自然品种资源保护区、原种保种场的公告》,在全县994万亩区域内建立阿坝蜜蜂保护区,其中在马尔康镇、松岗镇和沙尔宗乡三个乡镇51万亩区域建立核心保护区,并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明显标志,禁止外来蜂种进入。

四是制定了地方标准。为规范阿坝蜜蜂的生产,促进阿坝蜜蜂品种质量的提高,四川省蜂业管理站于2007年至2009年先后制定了《阿坝蜜蜂》、《阿坝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和《阿坝蜜蜂种蜂王》三个地方标准,由四川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实施。

2.阿坝蜜蜂保护成效。

一是通过建立阿坝蜜蜂品种资源保种场和县级保护区后,组建了选育群和扩繁群,开展了性能测定和选育工作。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外来蜂种进入放养,切实保护了阿坝蜜蜂的纯种特性。

二是增加了蜂农效益。阿坝蜜蜂资源保护场建立后,实行以场带户,普及科学养蜂技术。通过大力宣传和科技培训,使当地蜂农对阿坝蜜蜂有了新的认识,科学养蜂意识增强,由传统的棒棒养殖方式改为活框饲养,提高了阿坝蜜蜂的养殖效益。每群产蜂蜜由5千克提高到10千克以上,增加效益300多元。

三是促进了阿坝州蜂业发展。阿坝州充分利用山多林密,蜜粉源植物丰富的优势,依托阿坝蜜蜂品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阿坝蜜蜂养殖业。2009年和2010年阿坝州的黑水和小金两县先后争取了国家扶贫项目—养蜂特色产业科技扶贫项目资金各300万元,当地政府配套资金400多万元,共计1100多万元用于发展阿坝蜜蜂特色养殖业。项目主要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早春繁育技术、蜜蜂授粉技术、中蜂囊幼虫防治等技术,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养蜂技术水平,促进了阿坝蜜蜂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已发展养蜂示范户483户,养殖阿坝蜜蜂5450群,户均收益6000多元。全州阿坝蜜蜂养殖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州阿坝蜜蜂养殖量已达2万多群,养殖效益达到2000多万元。

3.发展规划。提高阿坝蜜蜂品质,扩大数量,加强开发利用,发展阿坝蜜蜂产业,实现增产增效。以阿坝蜜蜂保种场为核心,扩繁群为重点,辐射阿坝蜜蜂主产区,建立健全阿坝蜜蜂生产良繁体系,提高品种质量和供种能力,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阿坝蜜蜂品牌。同时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的合作,依托其技术力量,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新技术,开展保种选育工作,保护及提高阿坝蜜蜂的种质资源及品质。

猜你喜欢

阿坝蜂业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大美阿坝新梦想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瓷玫瑰》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