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大田原土基质育苗试验
2012-08-22杨凯
杨 凯
(山西省灵石县林业局,山西 晋中 031300)
1 分布、形态特征
1.1 分布
白皮松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吕梁山、中条山、太行山)、河南西部、陕西秦岭、甘肃南部及天水麦积山、四川北部江油观雾山及湖北西部等地,常见生长于海拔500~1 000 m地带,山西吕梁山高达1 800 m.在秦岭、河南、山西交界处的大松岭有成片纯林,辽宁南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各地均有栽植。
1.2 形态特征
白皮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 m,胸径3 m;有明显的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分成数干;幼树树皮光滑,呈灰绿色,大树成不规则的鳞片脱落,内皮粉白色,外皮灰褐色;一年生枝灰绿色,无毛。针叶3针一束,粗硬,长5~10 cm,径1.5~2 mm;树脂道6~7个,边生,稀背角处有1~2个中生;叶鞘落早,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长5~10 cm,径4~6 cm,熟时淡黄褐色,种鳞张开;鳞盾近菱形,横脊显著,鳞脐位鳞盾中央,有三角状短尖刺,尖头向下反曲;种子近倒卵圆形,长约1cm,种翅短,长约5mm,有关节,易脱落。花期4~5月,球果10~11月成熟。喜光,适合干冷气候,在深厚、肥沃的钙质土或黄土上生长良好,深根性,耐瘠薄土壤,对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污染有较强的抗性,排水不良或积水处不能生长。寿命长,生长缓慢,种子繁殖。心材黄褐色,边材黄白或黄褐色,花纹美丽,有光泽;树形多姿,苍翠挺拔,树皮白褐相间,为名贵的观赏树,各地多栽于公园、庭院或街道。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点
本试验在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国营苗圃基地(北纬36°53′,东经111°54′)进行。地处海拔750 m,地势平坦,年均温度10.2℃,极端最高温38.2℃,极端最低温-25.3℃,年降雨量526 mm,无霜期146 d,灌溉条件良好。供试地土质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8%、碱解氮含量为68mg/kg、速效磷(P)含量为7.84mg/kg、速效钾(K)含量为175.6 mg/kg.土壤pH值在7.5左右。
2.2 试验材料
供试白皮松种子采自灵石县南关镇石膏山林场,试验药品有高锰酸钾、甲拌磷、硫酸铜、五氯硝基苯等。
2.3 试验时间
本试验观察记录从2011年4月初开始,至2012年8月底结束,以大田原土基质苗为试验对象。
2.4 试验方法
试验样地设为2块:第1块面积为667 m2,采用大田原土基质培育白皮松;第2块面积也为667 m2,采用常规方法即大田土掺森林土的基质培育白皮松。测验其经过2个快速生长期后的保存率、平均高度以及生长情况,同时对这2种育苗方法的生产成本进行比较。
3 试验具体步骤
3.1 苗床的制作
苗床制作是培育壮苗的基础。在制作苗床前要先进行苗床地耕整。秋作物收获后,清除残留作物、整平育苗地,再制作苗床。白皮松幼苗不耐水涝,因此要采用高床育苗。床深根据具体培育苗木规格而定:培育30 cm高白皮松选择10 cm×15 cm营养杯,床深应做成13 cm;培育50 cm高白皮松选择12 cm×20 cm营养杯,床深应做成18 cm;床宽在1.2~1.5 m之间,床长视地块长短、浇水条件确定。床底要平整,四周要垂直,床与床之间留工作道,便于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操作。一般情况下,两床之间留50cm宽工作道。苗床周围要挖好排水沟,做到内不积水,外不淹水。
3.2 基质处理、装袋
3.2.1 基质处理
先将硫酸亚铁和复合肥均以1 500 kg/hm2的标准均匀撒在地中,然后将地犁平,再将五氯硝基苯、多菌灵、甲拌磷分别以37.5kg/hm2、37.5 kg/hm2、18 kg/hm2的比例拌匀后等量分为30份,每份加细土10 kg,分别均匀撒在试验田中;采用大田土掺森林土的基质消毒法与上相同,但五氯硝基苯和多菌灵的用量为15 kg/hm2.
3.2.2 装袋
装袋时一定要注意:袋要装紧至袋沿,营养杯排列一定要高低一致,这样覆土厚度才能一致,出苗才整齐;容器要逐行摆放,挤紧靠实,南北成床,苗床周围用细土填好,袋口要高于地面,本次试验营养杯规格直径10 cm,高为15 cm,厚度为0.02 mm,底部有3个孔眼(每个孔眼直径约1.0 cm)。这种营养杯保水性能较好、价格低廉、重量也较轻,有利于苗木生长,同时便于运输。装完第1个营养杯的土,随手摆入床内,依此类推再摆第2个营养杯。床内的营养杯要直立、挤紧。如有空隙,用消毒后的细土将空隙填紧。当苗床营养杯都摆好后,大水漫灌后3~4 d,再用耙子背将表层土疏松,目的是便于白皮松幼苗扎根。
3.3 种子采集、处理
3.3.1 采种
本试验种子采自灵石县南关镇石膏山林场,选择树龄约20~40年,生长健壮、干形优美、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林木作为采种母树。在(每年10月上旬)球果由绿色变为黄色时采种。将采收的球果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摊开晾晒,每天用竹竿翻动,种鳞开裂后敲打球果,将脱出种子风干的同时拣净杂物,用麻袋装存。
3.3.2 种子预处理
如果来年播种,需将种子放入冷库,温度设为恒温0℃,防止种子出油变质而影响来年的出苗率。
3.3.3 消毒、催芽
用质量分数为0.05%的高锰酸钾浸种24 h后,再用清水浸泡。之后每天更换1次清水,室温保持在25℃左右,勤翻动,连续10 d,期间将浮瘪的种子捞出倒掉,最后1 d加入质量分数为0.05%高锰酸钾消毒1 h即可播种。这时种子咧嘴数达到种子总数的20%,一般25~30 d后即可出土发芽。
3.4 播种时间、方法
应在春季适时早播,早播可增加苗木生长量、使苗木提前木质化,而且可以减免日灼害和立枯病的发生。本试验在4月5日前后播种。每667 m2播种量约为40 kg,白皮松营养杯育苗采用点播方法,每个营养杯播种2粒,播后覆土1.0 cm厚的细土,随即喷施两壶质量分数为25%的惠尔溶液,用量为3 L/hm2(既可以封杀草籽,同时又不影响发芽、出苗及苗木生长),最后用厚度为0.08 mm的塑料薄膜覆盖,用以保持床面湿润。在塑料薄膜上撒一层细土用以固定薄膜,防止被风刮走。
3.5 苗期管理
3.5.1 出苗期的看护管理
白皮松幼苗带种壳出土,种壳自行脱落约需3~5 d.这段时间为了防止鸟类啄食种壳造成白皮松幼苗死亡,可在工作道或者床面上施撒甲拌磷等毒饵。
3.5.2 浇水
播种后约25~30 d便有种子陆续出土,在此期间,依据当地地温决定是否揭薄膜。白皮松幼苗喜欢遮阴环境,因此在揭起地膜的同时上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日灼还可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遮阳网应略高于床面,在遮阳网四周用一次性筷子或短棍插入土中固定即可。在苗子未完全出整齐前不可浇水,否则会因苗子顶不动最上边的土而出现压苗现象。当苗木出整齐后依据天气情况、土壤湿度等情况浇水。浇水不仅可以防止日灼,同时可以满足苗木的的快速生长。特别是在6~7月份,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应每隔1周漫灌1次大水。浇水时要做到高温季节要适当多浇,阴雨天气不浇或少浇。浇水使苗床土壤保持湿润,降低地表温度、调节苗木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从而利于幼苗的生长。
3.5.3 追肥
追肥可以补充苗木养分,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苗木快速生长。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于次年6—7月间结合浇水追肥3次,前2次追施150 kg/hm2的尿素,第3次增施150 kg/hm2磷钾肥。进入8月份,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应停止追肥。防止秋梢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
3.5.4 病虫害防治、除草及防寒
为了预防白皮松幼苗患猝倒病和立枯病,从苗木陆续出土时起,每周喷质量分数为1%的波尔多液,连喷4周。同时中间喷施1次质量分数为1%的多菌灵液。若发现个别病株,应及时剪掉,剪掉的病株应集中烧毁,不得随手丢弃在苗床上,防止病害蔓延。春季易发生地老虎啃食幼苗嫩干现象,造成幼苗死亡。防治方法:人工捕捉(依据地老虎习性,在被害株周围找到树梢,在树梢下即可找到地老虎)。将或者在为害初期喷质量分数为25%的毒辛(80 g毒辛加水150 kg)。除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的目的是防止杂草与苗木争肥争水,影响苗木的生长。除草应在浇水后进行。为使当年生的白皮松幼苗能安全越冬,于11月中旬浇封冻水,第2年解冻后及时浇解冻水。
4 结果与分析
见表 1、表 2、表 3.
表12012 年8月20日大田原土基质育苗情况调查表 单位:株、%、cm
表2 2012年8月20日森林土掺大田土基质育苗情况调查表单位:株、%、cm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种培育方法培育的白皮松幼苗在经过2个快速生长期后,在保存率、平均高度和生长情况方面表现基本一致。
表3 两种培育方法成本(差异部分)比较 单位:t/hm2、元、kg/hm2
表3可以看出在经过2个快速生长期后,采用大田原土基质培育白皮松比采用森林土掺大田土培育白皮松的方法,每亩生产成本减少2 000余元。
5 结论
采用大田原土培育白皮松幼苗,其平均保存率达到90%且长势健壮,用大田原土代替森林土培育白皮松幼苗可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对于今后晋中地区乃至全省发展白皮松培育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
[1]牟小梅.白皮松的育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9(2).
[2]张瑛春.白皮松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07(10).
[3]火树华,康木生.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