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剂拌种处理对大麻病虫害的防治

2012-08-21宋宪友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药剂拌种螟虫保苗

宋宪友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大麻是古老的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服饰“返璞归真”的热烈期盼,大麻已成为黑龙江省继亚麻之后,又一兴起的天然纺织作物,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而且2010年开始大麻纤维价格一路飙升,长麻价格已由1.5万元/吨涨到2.2万元/吨,短麻已由原来的0.35万元/吨上升到目前的0.75万元/吨,黑龙江省大麻加工企业2011年纷纷恢复生产,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公顷。

工业大麻在黑龙江省种植采用平播密植,苗期生长繁茂,茎秆嫩脆,导致了苗期大麻跳甲发生率高,开花结籽期茎腐病和灰霉病危害大的严重后果。因此研究利用药剂拌种(包衣)防治大麻病虫害的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黑龙江省大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药剂:10%甲霜灵、48%代森锰锌、75%克百威、5%烯唑醇、10%三唑酮、40%福美双、15%多菌灵、5%生根粉。

供试大麻品种:龙大麻1号。

1.2 试验处理

以1000kg大麻种子设置拌种用药剂量,原药+润湿剂0.15kg+成膜剂1.25 kg+原黄胶0.05 kg,兑水25kg充分混合制成拌种剂(约25升)。每1000kg大麻种子用拌种剂25升,播前拌匀晾干后备用。设7个试验处理(含对照):

(1)10%甲霜灵(0.75kg)+48%代森锰锌(0.9kg)+75%克百威(1.0kg);

(2)15%多菌灵(1.0kg)+75%克百威(1.0kg)+10%福美双(1.2kg);

(3)5%烯唑醇(2.8kg);

(4)10%三唑酮(1.8kg)+40%福美双(1.4kg);

(5)75%克百威(1.2kg);

(6)5%生根粉(0.5kg);

(7)对照(不处理)。

1.3 试验方法

1.3.1 拌种药剂筛选试验

药剂筛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三次重复,行长3.0m,行距0.15m,10行区,小区面积4.5m2,区间道1.0m,组间道2.0m。试验采用平播密植,人工条播,播种粒数500粒/m2;每公顷施含量为N:P2O5:K2O=12:18:12的复合肥400 kg,4月25日播种,工艺成熟期适时收获,全区调查测产。

1.3.2 最佳药剂拌种药剂对比试验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不设重复,行长20.0m,行距0.15m,30行区,小区面积90 m2,平播密植,人工条播,播种粒数 500 粒/m2;每公顷施含量为 N:P2O5:K2O=12:18:12 的复合肥 400 kg,4 月 25 日播种,工艺成熟期适时收获,每区固定取5点,每点2m2进行田间调查和测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大麻拌种药剂筛选试验

表1 大麻拌种试验汇总表(2009年)Tab.1 Summary table of hemp seed dressing tests in 2009

由表1可以看出:各试验处理对出苗率、收获株数、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和长麻率均有不同影响。处理1出苗株数为266株/m2、较对照多36株/m2,出苗率53.2%、高对照15.6%,收获株数145株/m2、较对照多12株/m2,保苗率54.5%、低于对照,原茎产量15481.4kg/hm2、较对照增产1.2%,纤维产量1670.8kg/hm2、较对照增产8.1%,长麻率达14.2%、高对照0.9个百分点,对大麻跳甲、螟虫及茎腐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0%、82.1%和77.3%、62.1%;处理2出苗株数为260株/m2、较对照多30株/m2,出苗率52.0%、高对照13.0%,收获株数155株/m2、较对照多22株/m2,保苗率54.5%、高于对照,原茎产量15342.6kg/hm2、较对照增产0.3%,纤维产量1702.4kg/hm2、较对照增产10.1%,长麻率达14.6%、高对照1.3个百分点,对大麻跳甲、螟虫及茎腐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62.2%、71.5%和88.8%、74.2%。

工业大麻的经济价值指标主要体现在长麻率和纤维产量上。处理2和处理1长麻率和纤维产量这两项指标分别排在试验各处理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而且对大麻跳甲、螟虫及茎腐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其它处理,因此处理1和处理2可作为大麻拌种药剂进行下年度对比试验。

2.2 大麻药剂拌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处理1跳甲防治效果达71.4%、螟虫防治效果达80%、茎腐病防治效果达75.0%、灰霉病防治效果达58.3%。处理2跳甲防治效果达57.1%、螟虫防治效果达60%、茎腐病防治效果达100%、灰霉病防治效果达75.0%。通过方差分析对药剂拌种防治大麻病虫害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拌种剂对大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处理1防治跳甲和螟虫效果较处理2理想;处理2防治茎腐病和灰霉病效果优于处理1。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拌种剂对大麻病、虫害防治效果及显著性分析(2009-2010年)Tab.2 Effectsofthetwocombinationsofseeddressingoncontrollingthediseasesand pestsandthesignificanceanalysis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处理1和处理2对大麻出苗率、保苗率、收获株数、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药剂筛选试验的结果一致。处理1出苗率较对照提高8.8%、保苗率较对照提高12.9%、收获株数增加43株/m2、原茎增产5.19%、纤维增产8.3%,全麻率提高0.6个百分点;处理2出苗率较对照提高15.1%、保苗率较对照提高14.3%、收获株数增加60株/m2、原茎增产5.74%、纤维增产11.1%,全麻率提高1.2个百分点。

表3 拌种剂对大麻出苗,保苗及性状的影响(2010年)Tab.3 Effects of the two combinations of seed dressing on seedling emergence,survival seedlings and plant traits in 2010

表4 拌种剂对大麻产量的影响(2010年)Tab.4 Effects of the two combinations of seed dressing on yield of hemp in 2010

3 结论与讨论

3.1 经过一年药剂筛选试验和一年对比试验,处理1和处理2在两年试验中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试验结果,两种复配药剂均可做为大麻生产田药剂拌种防治大麻病虫害使用。

3.2 大麻采用10%甲霜灵(0.75kg/hm2)+48%代森锰锌(0.9kg/hm2)+75%克百威(1.0kg/hm2)拌种,大麻跳甲防治效果达71.4%、螟虫防治效果达80%、茎腐病防治效果达75.0%、灰霉病防治效果达58.3%。可使大麻生产田出苗率较对照提高8.8%、保苗率较对照提高12.9%、收获株数增加43株/m2、原茎增产5.19%、纤维增产8.3%,全麻率提高0.6个百分点。大麻跳甲和螟虫等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该药剂拌种进行防治。

3.3 采用15%多菌灵(1.0kg/hm2)+75%克百威(1.0kg/hm2)+10%福美双(1.2kg/hm2)拌种,大麻跳甲防治效果达57.1%、螟虫防治效果达60%、茎腐病防治效果达100%、灰霉病防治效果达75.0%,能使出苗率较对照提高15.1%、保苗率较对照提高14.3%、收获株数增加60株/m2、原茎增产5.74%、纤维增产11.1%,全麻率提高1.2个百分点。大麻茎腐病和灰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该药剂拌种进行防治。

3.4 本研究仅为一年药剂筛选试验和一年对比试验结果,因此该试验数据还需进一步验证。

[1]关凤芝.大麻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蔡银杰.植物保护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药剂拌种螟虫保苗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香根草对水稻螟虫的试验及效果评价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
洛南县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初探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