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视觉感观与城市和建筑
2012-08-20王君益
王君益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言
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建筑市场求新求异,重形式而轻内涵,求速度而略体验,建筑尺度迎合标志性指标而脱离人性感受范围,非专业业主的视觉审美决定专业设计师的设计方向。视觉主导了人类的感观体验,渐渐使人忘却非视觉状态下世界的模样。
人有五感:形、声、色、味、触,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视觉器官所获信息占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80%左右,但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其他感官的重要作用。视觉活动与其他感觉活动在对外界事物的体验上存在特征对立:前者常是远距离进行的,至少是有距离进行的;后者常是近距离进行的,有时甚至是无距离进行的。这一特征对立引发了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关联中“视觉活动→思维活动”“非视觉活动→情感活动”身心隐喻的形成,非视觉的感观体验更能激发人体的情感共鸣。
体验城市和建筑,并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去听,用鼻去嗅,用舌去尝以及用身体去触摸。
1 非视觉城市
城市在我们的印象中,是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是钢、玻璃、水泥交织成的物质世界,充斥着商标和广告,人口拥挤,交通拥堵……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城市表象,但当你闭上双眼,用其他感官去感受城市,又会是怎样。
2011年10月20 日晚上的柏林,有一个活动叫“Listen To Berlin”,活动内容是:参与者蒙上双眼,由助手携领按设计路线步行1 h,路线内容涵盖室内室外的各种建筑或城市空间类型,并最终以无视觉状态下的小音乐会为结束,音乐会内容为一乐团对于柏林城市之声的体悟,模仿与再创造。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在没有视觉先入为主的情况下,用其他感官去体验城市,你的脑中没有记忆地图,因此不会出现现实中城市的样子。
蒙上双眼,当你适应黑暗后,最初出现的是一个以你所踩的地面为中心点发散开来的平面,以及无边无迹的黑暗,世界可以说变小了,只有一个你容身的空间是你所知晓的,也可以说变大了,未知空间是无限的。当你开始走动,开始感觉地面材质的变化,开始听到各种声音,开始感受微风吹拂,闻到花香从鼻尖滑过,开始听到门窗的开闭和人们的议论,一个个从模糊到清晰的形象会从黑暗中跃出,交织在一起形成你对这个城市的体验。
1.1 城市听觉——声波城市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声波随着声音频率的高低,音量的大小显示出波峰和波谷相组合的状态(见图1)。
自然的声音和人工的声音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声环境。有些声音担任背景音的作用,以一种不变地频率烘托整体的氛围,表明城市区域的类型,如汽车的声音表示城市的马路,机器的轰鸣代表厂区的存在,人声聚集的地方一定是街道或广场,充满自然之声的地方,应该是公园或野地;有些声音相当于和弦,互相组和纠缠着,调动城市的神经,警笛混杂汽车声再加入人群的嘈杂声,表示着有案件正在发生;有些声音是象征的,是神圣的,欧洲城市教堂的钟声,提示着时间点,同时也是人们信仰的焦点,寒山寺的钟声,可以洗涤俗世的杂念。如果按照声波波峰波谷的排列原则,城市的各种声音组和在一起,形成的“声波城市”在形态上与现实中的城市一样,拥有独特的天迹线(见图2),城市建筑的高度和密度需要进行有节奏地规划设计和布置,声音世界里的城市,同样需要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声音所对应的活动及其场所的控制,编排城市声环境。
图1 声波
图2 城市天迹线
1.2 城市嗅觉——气味景观、气味产业及城市风环境
每种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味,城市的气味景观依托于公园绿植、街道绿化、建筑绿化等(见图3)。杭州以桂花为市花即是取其香,还有诸如玉兰,栀子等的闻香植物,均可以成为城市气味中的主调成分,美化城市的嗅觉环境。上海世纪大道的北侧人行道建有8个180 m长、20 m宽的“植物园”,分别取名为柳园、水杉园、樱桃园、紫薇园、玉兰园、茶花园、紫荆园和栾树园,取其形美的同时,也是得其气味的独特(见图4)。
图3 城市自然元素景观
图4 上海世纪大道
城市的气味产业包括有废气排放的化工企业,食品制作和加工产业以及其他的能产生特殊气味的产业部门。对于气味产业的规划布置,关系到城市空气的质量和局部环境的舒适度,必须科学对待。
空气相当于城市环境的血脉,城市风环境在平衡城市热环境的同时,也使城市的气味实现传递和交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空气和水一样,需要时常地进行流通才能保持其成分的合理,良好的城市环境,必须具备良好的风环境系统,可以用软件对其进行模拟,从而控制城市空间的生成(见图5)。
图5 风环境分析图
1.3 城市触觉——城市步行介质
人体对于城市的触觉主要通过步行行为,以脚掌为感觉器官,来传递介质的软硬,纹理,材质,光滑程度等,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城市的地面系统包括车行道,人行道,人行街道,广场,可踏草皮,以及各种其他的步行系统。地面材质可以起到划分空间的功能,在非视觉状态下,丰富的地面材质变化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增进城市的体验(见图6)。
图6 武汉解放公园不同材质的铺地
2 非视觉建筑
建筑所传达的信息,即我们对建筑的体验和感受是多种要素的复合。视觉确定建筑的形体、色彩、明暗、空间等;触觉感知材料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嗅觉和听觉感知空间的品质,强化人们的体验和强化建筑的场所感。
2.1 建筑的声音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留得枯荷听雨声”,听是可以寄情的,也是古之文人雅士用于园林创作的惯用手法。拙政园就有一听雨轩,木格窗外一池清水几叶芭蕉,下雨时借着雨打芭蕉落入水池的声音盘腿看书或下棋,别有一番宁静闲适的气息(见图7)。
建筑大师卒姆托在他的《思考建筑》一书中开篇有一段关于他儿时回忆的描述:“……我走过黑暗的走廊进入厨房时——这座住宅里唯一真正明亮的房间时,我能听到厚重的前门在我背后关上的声音……谈谈各种门关闭时五花八门的情形,有的关门声饱满而神气,有的发出单薄粗鄙的咔嗒声,还有的关门声音猛烈,经久不息,动人心魄……”
建筑离不开声音,建筑声音的设计可让人们感受到事物的真实性,引起人们对某种熟悉事物的回忆或联想,精心地发现并利用建筑的声音,可以促进人们的感受与建筑空间的融合,强化建筑的场所感和亲切感。
2.2 建筑的气味
建筑材料是有气味的,利用这一点(指无毒材料的天然气味)而不是遮盖它可以使建筑保留其建造过程的记忆,对于人们了解建筑亲近建筑将有很大的帮助。
卒姆托在德国Mechernich为圣徒Niklaus von Flüe建造了一座还愿堂(见图8)。这是一个谢恩奉献物,业主是一位在被确诊患有心脏疾病多年后依然健在的农民。这座还愿堂在建造时先用树枝搭起一个类似土著营地的锥形结构,其上通过手工压制了24层水泥,然后放火焖烧,木结构随后被焚毁,将黑色印记和浓烈的木炭余香永久地留在其中,营造出自然,安谧,神奇的纪念建筑氛围。
图7 拙政园听雨轩
图8 卒姆托在德国Mechernich设计的还愿堂
2.3 触摸建筑
触觉是人们近距离体验建筑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建筑材料所带来的不同手感和其引发的心理上的变化可以强化某种独特的建筑体验。如天然木材和砖粗糙的手感以及心理上的亲切感与人工的建筑材料所带来的建筑体验截然不同。
北欧建筑师尼尔斯·阿赫伯姆(Nils Ahrbom)很早就认识到触觉在建筑中的作用,他设计的霖克坪乡村博物馆(stergōtlands Lnsmuseum)使用了“柔化”的建筑材料:立面上黄色的砖代替了现代主义白色的混凝土;用皮革包裹精致的门把手,还有大理石和地板革的地面、精练的柱子、抹灰和喷涂的内墙,使建筑更加人性化。
日本和式建筑的室内是可以用整个身体触摸的,竹编的或草编的榻榻米铺成起居空间,细腻的纹理,带有弹性的表面以及温和的感觉可以给坐卧提供极佳的体验(见图9)。
图9 日本和式建筑榻榻米
3 结语
关注城市和建筑的非视觉感观体验,对于人的感官需求多一份了解,有助于撇开视觉强权的影响,重新找寻现代城市刻板、冰冷的人工建筑环境所缺失的人性化和自然化。
[1] 温亚斌,王 赢,周 术,等.北欧建筑非视觉化的艺术创造与场所感[J].装饰,2011(215):21-22.
[2] 陈李波.论城市的非视觉景观[J].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3(4):97-99.
[3] 张秀松.“视觉—非视觉”对立的语言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37-39.
[4] 彼得·卒姆托.思考建筑[M].第2版.张 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