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治疗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胆管狭窄*

2012-08-20胡文军郭卫星程树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肝门前壁括约肌

胡文军 李 楠 石 洁 郭卫星 薛 捷 程树群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六科,上海 200438)

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原因很多,其中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较为特殊[1]。对于这种胆管狭窄的治疗鲜有报道。有文献报道,切除受压迫的胆管,并在右肝动脉前面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取得良好的效果[2]。2007年1月~2011年2月,我科对5例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采用切断右肝动脉、带蒂肝圆韧带修复胆管的方法,解除胆管狭窄,恢复胆管的完整结构,保证胆流顺畅,保留并发挥Oddi括约肌抗反流的重要生理功能,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2~55岁,平均42.2岁。均有反复右上腹痛史,发热(38.1~39.2℃)4例,轻度波动性黄疸1例。既往均无手术治疗史。术前均经B超和MRCP检查,提示肝门部胆管狭窄伴结石,其中左肝管狭窄2例,右肝管狭窄1例,肝总管狭窄2例,狭窄处直径约1.5~3 mm。狭窄胆管上段胆管均扩张,直径8~18 mm。均发现胆管结石,数量2~5枚(图1)。胆红素轻度升高1例,最高45 μmol/L。5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不同程度升高,65~147 U/L,平均98 U/L。

均在开腹手术中发现右肝动脉骑跨胆管,即右肝动脉跨过胆管前方,压迫胆管,术中探查胆总管下段均通畅,术前MRCP证实Oddi括约肌无器质性病变。

1.2 手术方法

取右侧肋缘下斜行切口逐层进腹,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游离显露肝外胆管,见右肝动脉跨过肝门部胆管前方,压迫胆管,压痕处上方胆管扩张,内可及结石。解剖肝固有动脉及左、右肝动脉,离断骑跨胆管处右肝动脉,解剖肝门部胆管,纵行切开胆管前壁,将肝总管或左、右肝管狭窄处充分切开,取净肝内外胆管结石,探查胆总管下段通畅,以3-0血管缝合线将肝门部切开处相邻胆管壁整形,作为重建后的胆管后壁及侧壁,靠近腹壁侧切断肝圆韧带,断端予以7号丝线缝扎(图2)。参照胆管前壁缺损的范围,充分游离肝圆韧带,在无张力情况下,将肝圆韧带覆盖于胆管缺损处,自上而下,以3-0血管缝合线间断全层缝合胆管切缘与肝圆韧带,重建胆管前壁,恢复肝门部胆管的完整结构(图3)。缝合过程中,注意胆管腔外进针,腔外出针,线结打在胆管外,吻合口平整、光滑。尽可能通过下段正常胆管切开放置T管引流,T管短臂向上越过重建处胆管上缘。术后T管放置时间>3个月。

2 结果

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70 min,平均120 min。肠蠕动3~4 d恢复。切口7~8 d拆线。住院时间7~12 d,平均10.4 d。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发生胆漏、出血。T管放置3~6个月,平均4.3月。5例T管造影显示:原胆管狭窄已成功解除,原狭窄处胆管上下端胆管引流均恢复通畅(图4)。5例随访8~26个月,平均18.8月,未发生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狭窄、胆管炎症状,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病因多样,恶性狭窄为肿瘤所致,良性狭窄多与炎症、结石、手术误伤有关,而其中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胆管压迫性狭窄较为特殊。在常规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中,术者往往注重胆管结石的处理,胆管本身狭窄的解除,不一定会考虑到导致狭窄的胆管外因素。而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胆管狭窄其本质上是外压所致的胆流不畅,导致胆管炎症、结石发生。因此,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根本上解除胆管狭窄的始动因素至关重要,所以术中在明确右肝动脉骑跨的情况下,必须解剖肝固有动脉、右肝动脉,显露右肝动脉走行,切断压迫胆管前壁的右肝动脉,从根本上解除病因,恢复胆流通畅。

在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处理上,既往普遍采用胆肠内引流的方式,尤以Roux-en-Y胆肠吻合应用广泛[3]。随着此术式的广泛应用,其弊端逐渐显现。胆肠吻合术虽然起到引流胆汁的基本作用,但是改变了正常的肝外胆道结构,引起胆道一系列生理改变,加之不可避免的胆管内肠液反流,逆行性胆道感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进而促使新的结石形成,并导致恶性循环[4~6]。为了减少肠液反流,术者多会采用各种抗反流措施,但效果均远不及正常生理状态下Oddi括约肌好。近年来,Oddi括约肌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众多学者提出善用Oddi括约肌抗反流的生理功能,尽最大可能保留其作用,慎用胆肠吻合。

在临床工作中,选用合适的材料修补狭窄处胆管整形后的缺损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材料多为带有血供的自身组织,如带血管蒂的肝圆韧带、胆囊瓣、空肠壁瓣、以胃右血管为蒂的胃窦前壁浆肌瓣[7,8]。其中肝圆韧带因其延展性、柔韧性好,浆膜光滑,最为合适。肝圆韧带分外膜、中膜、内膜3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平滑肌及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外壁浆膜面光滑,适宜作为胆管修补材料。我们采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前壁缺损的方法,充分利用肝圆韧带转位方便的特点,重建胆管,获得了良好的预后。肝圆韧带还有其他带蒂瓣膜不可比拟的优势,即可以纵行剖开,将浆膜面展开,获得更大的胆管吻合面,为重建后的胆管提供更大的直径,保证胆流的完全通畅。同时,肝圆韧带主要由右肝动脉和附脐静脉供血,肝圆韧带周围的腹膜和腱膜下段周围的血管也提供了血液供应,其静脉约2 ~4 支,主要汇入门静脉[9,10]。因此,肝圆韧带血供十分丰富,即便术中离断右肝动脉,也可以充分保证韧带管壁与胆管吻合处的良好愈合。肝圆韧带修复后的胆管通畅,管腔大,完全解除了原有的胆管狭窄,保证胆流通畅,可以有效避免结石发生;同时,也保留了Oddi括约肌抗反流的生理功能,从而防止逆行胆道感染的发生。

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采用离断右肝动脉加肝圆韧带修复胆管的方法,符合胆道手术“去除病因、通畅引流”的治疗原则,标本兼治,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但此手术需要注意的是:术中必须仔细探查胆总管下段,确认下段通畅,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如胆总管下段狭窄、胆流不畅或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应考虑行胆肠吻合术。

图1 术前MRCP示右肝动脉骑跨肝门部胆管,狭窄处胆管远端胆管扩张并发多枚结石 图2术中肝门部狭窄胆管离断整形缝合前 图3 利用带蒂肝圆韧带修补缝合肝门部胆管 图4 术后4个月T管造影显示原胆管狭窄已成功解除,原狭窄处胆管上下端胆管引流均通畅

1 Izuishik K,Toyama Y,Wakabayashi H,et al.Compression of the common hepatic duct by the right hepatic artery.Clin Imaging,2005,29(5):342 -344.

2 盖 禹.右肝动脉压迫致总肝管狭窄并发胆管结石2例.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3):265.

3 梁 力,李绍强.对胆肠吻合术的再认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450 -452.

4 Doganay M,Yuksek YN,Daglar G,et al.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suppurative cholangitis in malignant biliary tract obstruction.Bratisl Lek Listy,2010,111(6):336 -339.

5 Malik AA,Bari SU,Amin R,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complicated hydatid cysts of the liver.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2010,2(3):78 -84.

6 张同琳.重视肠液胆管返流的长期影响.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7):577 -581.

7 Stücker FJ.Managing bile duct defects by pedicled ligamentum teres hepatis.Chirurg,1990,61(8):600 -602.

8 万 涛,周宁新.保留Oddi括约肌在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24):119-120.

9 Ying DJ,Ho GT,Cai JX.Anatomic bases of the vascularized hepatic teres ligament flap.Sur Radiol Anat,1997,19(5):293 -294.

10 程 刚,徐安书,孙志为,等.肝圆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山东医药,2009,49(26):113 -114.

猜你喜欢

肝门前壁括约肌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排便的奥秘
自制新型腹腔镜肝门阻断设备在腹腔镜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经会阴超声评价女性肛门括约肌的研究进展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