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5例疗效观察
2012-08-18徐春华
徐春华
重庆市忠县中医院风湿疼痛科,重庆 4043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慢性系统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及其他器官或组织[1]。本病发病率高,我国约为0.32%~0.36%。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西医大多遵循的国际抗风湿治疗原则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临床发现,这一方案治疗周期长,药物毒副作用较大,费用较高,普通患者根本不能按照病情需要坚持用药。2008年10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5例患者为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重庆市忠县中医院风湿疼痛科诊治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熏蒸组55例,男7例,女4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对照组50例,男6例,女4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7年。
1.2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
1.3 选入病例条件
符合上述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范围:18~61岁。
1.4 排除病例条件
不符合入选条件者;合并有严重的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风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等;类风湿关节炎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难以判断疗效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不能坚持或者配合治疗者;有高热、结核病、急性化脓性、传染性病变及皮肤破损者。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美洛昔康片7.5 mg/d,甲氨喋呤片7.5 mg/周,不添加其他药物、其他治疗。熏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熏蒸治疗。熏蒸基本方:羌活20 g,独活20 g,桑寄生 20 g,防风 15 g,牛膝 20 g,桂枝 10 g,红花 10 g,川芎 20 g,海桐皮30 g,伸筋草30 g,威灵仙30 g,桑枝2O g,冰片1 g。熏蒸方法:将装有熏蒸药物的纱布袋放入熏蒸治疗仪(辽宁省大连鹏达器械有限公司)的熏蒸锅内煮沸,温度一般设置在45°~55°。对患者的四肢关节或者全身进行熏蒸,每次熏蒸30 min,每日熏蒸1次,30次为1个疗程。
1.5.2 注意事项 (1)治疗温度、时间的选择要根据患者体质情况确定。对体质较差的患者要适当调整温度及时间。(2)为防止汗出过多以致虚脱,嘱患者在治疗前后饮300~500 mL左右糖盐水为宜。(3)治疗结束后立即身裹浴巾,以防感冒。
1.6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10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的疗效标准。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正常;X线检查病变静止,侵蚀减少;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半年以上未复发。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关节功能有所恢复,血沉下降,类风湿因子转阴;5个月以上未复发。好转:症状减轻。无效:无变化。
1.7 观察指标
采用198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3]中的分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病例关节肿痛、功能障碍和晨僵时间等的改变情况。
2 结果
通过表1看出,治疗后显效率熏蒸组为76.36%,对照组为38.00%(P<0.01)。经x2检验,熏蒸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n(%)]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尫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经络闭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中药熏蒸疗法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运用一定的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趁热熏蒸、淋洗皮肤或患处,利用热力和药力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外治疗法[4]。本资料所用熏蒸基本方中羌活、独活、威灵仙、海桐皮、防风、桑寄生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之功,牛膝、桂枝、红花、川芎、伸筋草、桑枝等具有活血通经,行气止痛之效。临床中,根据寒热虚实辨证不同,配伍相应中药组方。
综上所述,笔者在对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配合中药熏蒸在减轻患者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5]。但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如何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减轻关节肿痛的,其作用机制尚需研究。
[1]沈鹰.风湿病中西医诊疗概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88.
[2]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9.
[3]王兆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42-543.
[4]陆继娣,沈鹰.熏蒸疗法的历史沿革[J].中医杂志,2006,47(7):556.
[5]陆继娣,沈鹰.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抗炎作用机理[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