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与江苏省区域就业差异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2-08-17刘瑾瑜栾敬东

关键词:苏南地区苏中苏南

刘瑾瑜,栾敬东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引进量逐年增加。作为承接外商投资的主要省份之一,江苏省吸引的FDI总量虽然较大,但是在苏南、苏中、苏北的分布极不平均,外商直接投资更倾向于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与此同时江苏省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就业问题不容小觑,而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似乎都更倾向于往FDI比重较高的苏南地区就业。

一、文献综述

将FDI引入东道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就业岗位,还能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间接创造就业的机会。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认为,消费、投资和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部门的投资增加会导致相关部门投资、收入和就业的增加,总收入和就业会以乘数倍增加。马克思的资本构成理论则认为,资本制约并监督就业,当资本的构成不变时,资本增加的同时就业机会随之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可能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邓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不是就业数量,而是就业的产业结构、技能组合、质量和生产能力。

图1 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从业人数占全省比重

FDI与就业的联系很早就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但研究大多直接借鉴西方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由于采用的数据样本不同、模型计量方法不同,而使得研究结论有所不同。 魏后凯(2002)[1]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几乎全部是由外商投资引起的。 仲鑫、陈相森(2012)[2]认为短期内FDI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但长期来看工资水平与FDI的规模呈显著正相关FDI与就业呈正相关。 UNCTAD(1994)[3]认为跨国公司通过影响东道国上下游企业创造就业效应。外商投资企业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至少会间接创造1-2个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这些理论研究普遍集中于研究FDI对整个研究区域就业产生的效应,而对该区域内呈现出分布不均的情况研究分析得较少,本文将江苏省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FDI对就业的影响,提出有关平衡地区因FDI导致的就业差异和保持正效应、减弱负效应的一些政策及建议。

二、江苏省FDI及就业现状

江苏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2001年起就开始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7%。截止到2010年,累计利用外资项目97715个,累计合同外商投资金额4914亿美元,累计实际外商投资金额2212亿美元。江苏省利用外资规模的持续扩大的同时,由于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FDI在省内从南到北有着明显的“南高北低”的区域分布特征:2010年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185.69亿美元,占全省的65.16%;苏中地区(扬州、南通、泰州)约为苏南地区的1/4,FDI金额52.79亿美元,占全省18.52%;苏北地区(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的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但与苏南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其FDI金额为46.50亿美元,仅占全省的16.32%。

FDI在江苏省内三个区域高低分布不均衡,其从业人数也有规律地变化着。如图1所示,2000年以前,三个区域就业人数占全省发展平稳,从2001年开始苏中和苏北地区从业人数比重呈下降趋势,苏南地区从业人数占全省比重逐步上升,到2009年从业人数超过苏北地区跃居首位。截止2010年底,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从业人数分别为:1934.77万人、1044.89万人、1830.64万人。

三、FDI与江苏省区域就业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江苏省内分布不均衡也会对三大地区的就业产生相应的效应。因此,本文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分析FDI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模型建立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Y=A·Kα·L β

A表示科技进步水平,国内资本DK和国外资本FDI共同组成资本K,L表示劳动力,则函数转换成如下形式:

表1 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回归数据

假设γ为单位劳动成本,ξ为单位资本成本,则生产成本函数为:

由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可得利润函数为:

根据场上利润最大化原则对L求导,得:

再对函数进行变形,得如下形式:

通过去对数得到的模型可以起到消除异方差的作用,所以去函数两边对数,得到如下形式:

(二)样本数据选取

模型中的国内资本DK用社会总固定资产总额减去外商投资总额近似表示。直接利用外资金额根据当年外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单位为亿元(以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作为研究数据)。外商直接投资会对东道国就业产生直接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与外资直接相关的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整个省内就业人数上升;间接效应表现为与外资、合资等形式的企业增加会间接导致其他行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又使得省内就业岗位增多,就业人数随之增加。本文以省内年末从业人数为研究依据进行计算分析。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取性,本文以《江苏统计年鉴》中1997-2010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表1)。数据主要有江苏省三大区域各年的年末从业人员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实证检验。利用Eviews6.0,将三大地区1997-2010年有关变量代入模型,分别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数据进行回归计算,结果如表2:

由上述回归结果得出:

表2 FDI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就业数量影响的回归结果

由表2可知,各模型中,除苏北地区DK变量的系数外,其余系数均通过检验,这表明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FDI和DK均对L产生显著影响。

模型的 R2 分别为 0.941117、0.912998、0.922547,调整的R2分别为0.923138、0.902634和0.918464;且各模型的F统计量也通过检验,所以模型整体显著;各模型自相关检验和异方差统计值均大于0.05,所以三个模型均不存在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所以模型不需要再做进一步调整。

2.结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就业的影响均是显著的,FDI与就业呈正相关关系,但对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就业的贡献程度却存在差异。在苏北地区,增加一单位FDI,将使劳动力相应增加0.06,该系数值均比苏南和苏中地区高。由此可见,虽然外资更倾向于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苏南地区,但是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不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的苏北地区。苏北地区劳动力就业量对FDI的敏感程度最高,而FDI对苏中地区就业的正相关关系最弱。

无论从外商直接投资额还是国内资本投资看,苏南地区倚赖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北濒长江南岭上海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迅速发展的经济技术、完善的城市化建设,成为承接FDI的核心地区,但FDI对提升社会就业量的作用却不如苏北地区明显。一方面,在短期内FDI的注入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然而随着外资的深入,机器自动化进程加速,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这导致机器劳动代替人工劳动的现象,劳动力就业率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苏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引入了大批从事建筑、制造等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苏南地区就业的影响较显著,这也削弱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对FDI吸引力相对不足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等投资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的就业效应较苏南地区明显,但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受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影响,国内企业生产规模逐渐缩小甚至倒闭,导致社会失业率上升,即在模型中表现为DK对L的影响不显著。

苏中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与苏北地区相当,但是该地区FDI对就业的效应最弱。以南通市经济发展状况为例,2010年苏南地区年末从业人员数1044.89万人,其中南通市年末从业人员数达463.72万人;南通市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为19.39万人(苏中地区共31.5万人);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高达365.58万人,是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的11倍以上。可见,民营资本在缓解苏中地区就业压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

(一)主要结论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就业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但其作用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却存在差异。受机器自动化程度的影响以及固定资本对经济发展刺激的影响,FDI对苏南地区劳动力就业的作用要弱于苏北地区,但是在苏北地区,国内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值较低。而在苏中地区,民营资本则吸纳了较多的社会劳动力。

(二)政策与建议

综上,为例提高外资使用效率,促进江苏省就业,缓解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就业差异,提高全省经济发展质量,缩小地区差异,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合理引导外资投资。2010年苏南地区外资投资金额已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但FDI对提高该地区就业的作用较弱。相比苏南地区,增加苏北地区FDI的引入量会更好地带动当地就业。而苏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量较为薄弱,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因而,政府应应从全局角度出发,加大对外资流向的引导,使得苏北地区吸纳更多的外资以带动当地就业,最大限度地发挥FDI对苏北地区就业的拉动作用,从而改善江苏省内劳动力供求不均的状况,缓解各地区就业压力。此外,苏北地区可借鉴苏州市创建能够吸引大量外资入驻的工业园区以解决当地人口就业问题的发展模式。此外,由于第三产业对劳动的需求量较大,应当注重将外资引入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中的外资共同促进就业发展。

第二,优化省内投资结构。国内资本对促进苏南地区就业的作用更大,因此政府应当给予国内投资政策优惠,以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发挥本土企业带动就业的作用。针对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就业特征,政府可以鼓励外资与民营资本相结合,在民营资本利用技术溢出效应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形成民营资本与外资共同带动就业的发展局面。

第三,加强就业引导。各地区应根据当地不同的就业结构做出适当的引导,加大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间接提高当地就业人数。同时,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增强其自身的就业能力,倡导自主就业。

[1]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

[2]仲鑫,陈相森.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2(3).

[3]UNCTAD,1994:“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4: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Employment and the WorkPlace,”New York and,Geneva,(UNCTAD/DITC/10),Unite Nations publication,Sales No.E.94.Ⅱ.A..14

[4]周启良.FDI区域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3).

[5]徐蕾,段旭捷,谭琦.FDI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

[6]吴鸣远.FDI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2007(5).

[7]吴启,谢嗣胜.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差异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0(2).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苏中苏南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南年俗亦动人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