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的治疗
2012-08-17宋宝书
宋宝书
长春市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 130061
散光是临床眼科患者中一种比较常见且多发的疾病[1]。近几年以来,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晶体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散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的并发症现象进一步减少,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2]。为了对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治疗散光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找到一种对患有散光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更有效方法,使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一步减少,使患者的临床预后和转归更加理想,帮助患者在最大程度上恢复视力,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2006年3月~2011年3月这5年时间里,抽取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6例散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男32例,女44例;年龄17~43岁,平均(25.3±1.4)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3.5±0.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76例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的人工晶体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散光程度、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散光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于教国等[3]报道了33例术前角膜散光读数在1.00 ~ 3.00 D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加对侧角膜松解切口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后患者仍然会残余0.00~1.75 D的散光症状。由上述文献报道的内容可以看出,切口技术的不同对患有角膜散光患者的病情的矫正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并且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激光矫正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出现疼痛、感染、角膜瓣并发症[4]。环曲面人工晶体的稳定性非常理想,可以使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得到有效改善,采用该材料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可以使很多患者完全摆脱对眼镜的依赖,每l度的旋转可以导致柱镜的度数也随之减少3.3%。一个旋转了30°的晶体将会失去散光的矫正作用,如果旋转超过30°将导致散光度数的增加,因此晶体在囊袋内稳定操作是至关重要的[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散光度数变化情况比较
总之,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使患者散光程度得到更好的扭转,且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做为该类患者治疗的常规方法。
[1]孙建初,徐建伟,刘国英,等.Phaco术后人工晶体预设计屈光度误差的原因分析[J].美中国际眼科杂志,2007,12(2):318-319.
[2]张亚丽,赵云娥,王勤美.用A超、B超及IOL-Master测量高度近视白内障眼轴的精确性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14(9):347-348.
[3]于教国,瞿正旭,徐洪春,等.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421例总结[J].山东医药,2005,18(10):173-174.
[4]Zhang XJ,Huang ST,Wu GL,et al.Tin oxide-graphite composite for lithium storage material in lithium-ion batteries[J].Rare Metals,2007,11(3):418-419.
[5]杨方耀,刘业滋,李绍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的研究近况[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0(12):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