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湿性坏疽细菌感染菌谱及耐药菌谱特点研究
2012-08-17王汝哲石海香
范 洪 王汝哲 高 娜 石海香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实验诊断科,河北沧州 061001
糖尿病湿性坏疽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1],细菌感染是糖尿病湿性坏疽加重、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而感染程度及感染是否得到控制决定着糖尿病湿性坏疽的预后。因此,明确糖尿病湿性坏疽的细菌感染特点,了解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细菌耐药特点,有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笔者总结357例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及耐药菌谱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中医外科收治的糖尿病湿性坏疽患者357例,其中男180例,女177例;年龄33~85岁,平均(63.7±10.1)岁;糖尿病病程3~29年,平均(11.5±7.6)年;糖尿病湿性坏疽病程1~72周,平均(5.0±1.3)周。诊断采用美国感染协会的糖尿病足感染临床诊断标准[3]。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 表浅创面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伤口表面,用无菌拭子直接接触溃疡底部并旋转2~3周沾取脓液或分泌物。深部用无菌器械从溃疡深部正常和坏死组织的交界处取样,无菌保存及时送检。厌氧菌培养标本采取床旁接种于厌氧疱肉增菌培养管,表面覆盖1 cm液体石蜡保持厌氧环境并立即送检。
1.2.2 需氧菌培养及鉴定 以常规方法接种于血平皿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沙保罗培养基上。血平皿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在37℃培养24~48 h;沙保罗培养基在35℃培养24~72 h。以分纯的细菌菌落,利用美国德灵公司提供的Micro Sca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革兰阳性菌接种于Pos 20鉴定和药敏复合板上,37℃培养24~48 h;革兰阴性菌接种于Neg 31鉴定和药敏复合板上,37℃培养24~48 h;真菌接种于Yeast ID鉴定板上,35℃培养24~48 h,系统内读数鉴定,真菌药敏接种于康泰FUNGUS快速显色药敏板上。
1.2.3 厌氧菌培养及鉴定 用接种环挑取48 h增菌液接种于厌氧血平皿上,置厌氧罐中48 h,增殖的菌落经革兰染色后再接种于需养血平皿,再有氧环境做24 h耐氧试验,专性厌氧菌及微需氧菌充于ATB厌氧鉴定卡4 h后,利用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TB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
1.2.4 质控菌株 由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ATCC 25922大肠埃希菌菌株、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ATCC60193白色念珠菌菌株。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35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P<0.01)。在G+菌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x2=8.2,P<0.01);在G-菌感染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x2=6.7,P<0.01);在厌氧菌感染中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x2=7.3,P<0.01);在真菌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细菌(x2=5.6,P<0.05)。见表1。
2.2 耐药性分布
在G+菌耐药检测结果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链球菌属有0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的药物的耐药种类显著高于葡萄菌属和链球菌属(x2=9.6,P<0.01),见表2。在G-菌耐药检测结果中,肠杆菌科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药物耐药种类显著高于肠杆菌科(x2=8.9,P<0.01) ,见表3。在真菌耐药检测结果中,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由于病例较少无可比性,光滑念珠菌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白色念珠菌有0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光滑念珠菌的药物耐药种类明显高于白色念珠菌(x2=5.7,P < 0.05),见表 4。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4],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根据有无渗出物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糖尿病湿性坏疽占糖尿病足的72%[1]。在糖尿病湿性坏疽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着感染菌不明确、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缺乏理论依据,使糖尿病湿性坏疽的临床治疗效果欠佳,造成致残、致死率增高。因此,明确糖尿病湿性坏疽的细菌感染菌谱特点和耐药菌谱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和致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表1 病原菌检测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湿性坏疽细菌感染率为100%。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脂代谢紊乱、血液高凝状态以及下肢循环障碍,使患者的下肢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局部缺血,以及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5],易造成微小的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皮肤形成溃疡而致感染,并且感染易于扩散难以治疗。通过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分析,感染特点为革兰阳性菌的感染率最高,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真菌感染率最低。其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厌氧菌以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表2 G+菌耐药检测结果[n(%)]
表3 G-菌耐药检测结果[n(%)]
在糖尿病湿性坏疽的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运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临床治疗效果的好坏。通过对糖尿病湿性坏疽细菌感染的耐药性研究发现,G+菌中葡萄菌属、肠球菌属同时对苯唑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50%,其中葡萄菌属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到81%,链球菌属对哌拉西林/舒唑巴坦、苯唑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到100%,肠球菌属对哌拉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达到100%。G-菌中肠杆菌科、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同时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超过50%,其中肠杆菌科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77%,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达到10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对益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超过50%,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各培养出1例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
表4 真菌耐药检测结果[n(%)]
本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湿性坏疽的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规律特点,并存在着多重耐药性,这是造成常规治疗效果较差,截肢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临床对糖尿病湿性坏疽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感染菌谱及耐药菌谱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合理应用抗生素,选择有效地抗菌药物,减少抗菌素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和死亡率。
[1]苏秀海,王元松,王晓蕴.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新进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379.
[2]张荔群,张鸣青.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与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4):461-463.
[3]Kandemir O,Akbay E,Sahin E,et al.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 with multi-antibiotic resistant microorganisms [J].J Infect,2007,54(5):439-445.
[4]徐灵芝,杨叶红,叶红英,等.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与预后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4):451-452.
[5]蒋铁建,廖岚.7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临床及病原菌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4):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