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区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
2012-08-15王少东房建华王霄霞
王少东,房建华,王霄霞
(济南市水政监察支队,山东 济南 250014)
1 管理现状
1.1 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济南市区生活、生产、生态(保泉等)用水都离不开地下水。一是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市区范围,尤其在东部地区,部分重点企业水源仍以地下水为主,生产经营短时间内离不开地下水的需求。二是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支撑着保泉工作的开展。泉水已成为济南城市名片,如何合理开发保护地下水,维持泉水常年喷涌,是每位济南市民的责任和义务。三是优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关系着民生发展。如何让泉城人民饮用上优质的地下水,事关城市民生大事。
1.2 济南市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11年济南市区(含历城、长清 )总供用水量76 414万m3,其中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分别为:49 413 万 m3、23 531 万 m3、3 470 万 m3, 所占比列分别为:64.66%、30.79%、4.55%。多年来,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济南市地下水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地下水保护,加大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力度,采取置换、限采、增雨、节水等综合保泉措施,努力确保了泉水常年喷涌,进一步铸造了城市品牌,提升了城市魅力。
1.3 济南市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1)体制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区管理职责和权限基本明确,但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未严格执行的问题,同时对于越权审批和越权征收行为缺少明确惩治措施。
2)法律上。法律法规中关于地下水资源管理行政性措施和方法需进一步增加可执行性。
3)空间上。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仍占据主要水源地位,如济南东部地区地下水利用量仍占到总用水量的56%左右。虽然正在实施的东联供水工程已先后置换济钢、黄台电厂等单位部分地下水,但由于公共供水管网未全部覆盖,仍有部分单位的用水,全部依靠开采地下水。
2 开发利用对策
2.1 宣传措施
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2.2 法律措施
1)统一审批权限,市、县区纳入统一管理,全面掌握地下取用水井数量和分布等情况。2)建立健全涉水相关法律法规,对尽快修订出台《济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济南市地下水保护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
2.3 行政措施
1)推行取水总量控制和年度计划用水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按照济南市用水总量控制方案,合理分配地下水开采量,并结合取用水实际审批下达各取用水单位年度取用水计划。加强对取水计划的监督管理,逐步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超计划累进加价水资源费征收制度。2)加强地下水保护工作力度。以保护泉水特色为重点,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根据市政府提出的“增雨、补源、置采、控流、节水”十字方针,全面实施“封井限采、原水置换、高效节水、水源涵养和综合管理”五大措施,切实加强地下水保护。严格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严格审批程序,尽量避免审批新开凿地下取水井,防止地下水超采;严格落实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制度,明确超采区范围,实行禁采和逐步压采;加快地下水源置换进度,生产取用水逐步用再生水和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严禁新增生产用水取用地下水,逐步削减地下水开采量;强化深层地下水的禁采和限采;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地下水的动态管理。3)加大水资源费征管力度。
2.4 经济措施
1))规范程序,严格征收,确保水资源费足额征收到位。2)严格实施超计划用水管理办法,严格征收超计划累进加价水资源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2.5 工程措施
1)尽快实现公共供水管网的全覆盖,尽最大可能减少生产用地下水的开采量。2)加快实施水网建设,发挥多水源联合调度和运用作用。加快东联供水工程二期建设;加快东湖水厂、东区水厂建设,充分引调长江水、黄河水。3)有计划地实施封井工作。
2.6 技术措施
1)完善全市地下水动态监控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动态监控网络体系,在全市新增和改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点200个,实现对地下水全天候、自动化、精确化的监控。2)完善全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成覆盖全市范围内的取水、地下水位、水质、泉水流量等水资源控制要素的,连通省、县(市)区,以水资源管理、取用水管理和信息报送为主要平台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
2.7 民生措施
1)尽快实施分质供水工程建设。2)要研究探讨地下水资源水质保护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地下水过度开采地区可能出现的漏斗或地面沉降等问题。3)要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实现泉水的常年喷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