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2012-08-15于佃军徐秋云
于佃军,徐秋云
(1.临沂市河东区葛沟灌区管理处,山东 临沂 276034;2.淄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 淄博 255000)
临沂市河东区总面积612 km2,人口51万。区内有大小河流13条,各类水利工程14万处。区内现有灌区2处,其中大型灌区葛沟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09万hm2;中型灌区石拉渊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7万hm2。近年来,河东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扎实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成果显著。
1 改革前概况
1.1 单位配置
河东区有水管单位2个,分别是葛沟灌区管理处、石拉渊灌区灌溉管理处,均为自收自支副科级事业单位,由河东区水务局管理,两灌区下设7个科室,8个中心站,29个配水站。管理人员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趋于老龄化,而且整体业务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不高。
1.2 管理体制
近年来,由于人员增加、工资上涨,工程老化失修、综合效益衰减。两水管单位收不抵支,职工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各种保费欠缴,单位运转困难,职工贫困较为普遍。截止2008年,两水管单位累计欠款超过400万元。两水管单位的管理体制已严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制不顺、机制不活。2)管理经费无固定来源。3)管理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4)缺乏养护经费,工程老化失修。5)技术人才缺乏。
2 改革的组织推进
2.1 区政府高度重视
河东区政府对水管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成立了区水管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做到了宣传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为河东区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2.2 区水务局全力推进
1)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负责,并落实人事科、财务科、农水科为改革责任单位,全力抓好各项改革工作的落实。
2)扎实做好改革的基础工作。一是改革政策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技术知识。二是编制《河东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三是完成了“三定”方案。及时完成了两处水利工程的定性,两个管理单位的定性、定岗和定员。四是完成了“两费”测算。及时完成了两个水管单位的基本支出费用测算、两处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测算。五是及时报批方案。区政府以临东政发[2008]83号文件批准了两水管单位的改革方案。
3)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在涉及其他部门审核批复方面,区水务局主动协商,督促加快审批速度。一是将改革的政策、测算标准等资料全套送达,以政策为依据;二是把水管单位和职工的具体情况宣传到位,争取支持;三是宣传上级要求和限制性措施,使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水管单位改革的意义;四是及时行文报送审批资料;五是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到水管单位检查指导工作,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工程现状和职工生活工作困难情况等。
5)邀请市水利局监督指导。一是及时向临沂市水利局汇报两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和疑难问题,使市水利局能及时掌握改革进程,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随时向临沂市水利局咨询改革的有关问题,对把握不准的相关问题及时请示;三是邀请临沂市水利局领导来河东区督导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3 取得的成效
1)人事管理政策全部落实。两水管单位的工程均定性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两水管单位性质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两水管单位批复的事业编制人员纳入了实名制管理。两水管单位的企业与临时人员分流到其下属的水电站及工程的维修养护单位。
2)财政经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全部落实。
3)初步试行了内部管养分离。为切实搞好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成立工程维修养护企业,原有企业人员可以优先受聘。在条件成熟时,将维修养护业务推向市场。目前,因到位的维修养护经费偏少,工作尚未全面开展。
4)积极推行水管单位竞争上岗。根据水管单位职能和编制,科学设置岗位,合理选配人员,打破原有人员身份界限,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5)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基本健全。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目标责任制、工程管理维护制度、灌溉调配水制度、防汛工作制度、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等,基本达到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效果。
4 结语
河东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已初见成效,解决了制约水管单位发展的问题,让职工得到了实惠,稳定了职工的情绪,提高了职工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目前,两水管单位运行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为河东区的各项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