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安市城市防洪工程现状与对策

2012-08-15于学涛

山东水利 2012年8期
关键词:城市防洪泰安市降雨量

董 辉 ,刘 璐 ,于学涛

(1.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 271026;2.泰安市大河水库管理处,山东 泰安 271026)

泰安市位于泰山南麓,辖6个县(市、区),总面积 7 762 km2,分属黄、淮两大流域,各占 85.6%和14.4%,人口534万。地形属鲁中山区,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原、洼地等。泰安市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而在各种灾害中,洪涝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泰安市城区大部分位于冲积扇上,城区东部和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地面标高140~200 m,城区内主要河流有梳洗河、奈河和涝洼河,均是庞河支流;城区内三条河流洪水经庞河下泄至牟汶河。流域内共有水库4座,其中小(2)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座。

1 水文气象特点及区域地质概况

1.1 水文气象特点

泰安市城区为暖、温带大陆性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据1956—1991年资料分析,市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99.6mm,泰山顶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85.4mm。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雨多集中在汛期,多年平均6—9月份降雨量为603.0 mm,占年降雨量的75.4%,呈现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规律。建国后,最大年降雨量为1964年的1531.0 mm,最小降雨量为1989年的407.9 mm,最大年为最小年的3.75倍,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丰水年,丰枯明显。

泰山区及市区暴雨集中、强度大、短历时暴雨100 mm以上,即对泰城防洪构成威胁。从山顶到城区,山高坡陡,河谷与坡面垂直,暴雨中心从山上到山下,由北向南顺河谷移动,形成了泰城地区产流历时短、汇流时间快、坡陡流急的基本水文特征。

1.2 区域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泰安市地处鲁中山区,北依山东最高峰泰山。泰山属中长期上升地块,海拨1 545 m,地貌以构造地貌为主,呈现以玉皇顶为中心向四周的中山、低山、丘陵、平原依次降低的地貌景观,多悬崖陡壁。河流水系在山地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由于长期的水动力地质作用,沟谷侵蚀切割剧烈,多为“V”型谷,山前发育冲洪积地层。

泰城位于山麓残坡积带和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的结合部,距玉皇顶水平距离7.0 km,地面高程190~193 m,由北向南倾斜,北部坡度较大,一般为5%~8%,南部坡度较小,一般为1%~2%。位于泰安火车站东南侧的蒿里山,由寒武系灰岩构成,海拨193.6 m,突起于城区之中。

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岩层孔隙裂隙性质,城区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冲洪积松散沉积物中;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泰山群坚硬岩石的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于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地层中,有承压性质。

城区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石层、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中统和下统,其中第四系砂卵石层富水性、导水性良好,渗透系数较大,为地下水开发和补给提供了优良条件。

2 泰安市城区暴雨特征

区域性暴雨主要受黄淮气旋影响,并随地形抬升而增大。城区内有三个雨量站:泰山顶站、泰前站和泰安站,分析1956—1992年37年最大 24、6、4、2 h暴雨资料得出城区暴雨的基本特征为:

1)暴雨量受地形的抬升影响显著:从泰山顶到泰前至泰安站,雨量逐渐降低,雨量值相差较大。如:三个站 24 h暴雨均值依次 133.0、109.0、96.8 mm;1996年7月30日2 h暴雨,山顶站:208 mm,泰前站:176 mm,泰安站:90 mm。

2)暴雨发生的频率随地形变化:在37年暴雨资料中,山顶站发生大暴雨(超过100 mm)27次,占暴雨总数73%;泰前站发生大暴雨21次,占暴雨总数56.75%;泰安站发生大暴雨16次,占暴雨总数43.24%,山顶发生大暴雨的频率较大。

3)暴雨时程分布集中,雨型恶劣:尤其是短历时暴雨,在每次降水中,先降小雨,随后降雨量短时间内直线上升,形成主雨峰,雨量占整个降水过程雨量的63.31%~83.74%,主雨峰位于每次降水过程的中部。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与流域都市化、城区山高坡陡的特点合在一起,形成洪峰流量大、危害性强、难以采取应急措施的洪水过程。如1996年7月30日暴雨,历时1小时45分钟,平均降雨量达139.19 mm。在奈河下游的铁路桥处,洪峰流量达到450.10 m3/s,而河道现状泄洪量为97.88 m3/s,断面严重不足,铁路桥以南一片汪洋。

4)暴雨的区域性明显:据统计,泰山顶与泰前发生暴雨的同步率为68.9%;泰安与泰前站发生暴雨的同步率为48.3%,三个站发生暴雨的同步率为42.11%,说明城区排洪情势严峻。

3 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城市防洪基础薄弱

泰城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防洪问题愈来愈突出。近几年,尽管加大了河道整治力度,但缩河建房、倾倒垃圾、围河造田等侵占河道、妨碍防洪安全等问题相当突出。城区河道弯曲狭窄、建筑物阻水、水流不畅,面对山洪暴发,水位雍高骤涨,极易造成洪水泛滥成灾。泰山景区内黑龙潭、虎山、黄溪河等水库,都是泰城的头顶库,一旦出险,将会造成极大损失。山洪河道断面上大下小,过流能力低,大部分河段防洪标准仅达到3~5年一遇,洪水难以下泄。

3.2 防洪非工程措施薄弱

一是防汛组织机构和执法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标准不高,不适应防大洪、抗大灾的要求;二是防汛常备队、抢险队、后备队组织落实难;三是防汛料物不足、供电设施老化、交通设施缺乏;四是洪水预报、防洪调度手段落后;五是麻痹、侥幸心理仍不同程度存在,防汛责任制难以落到实处。

3.3 水库管理机构薄弱,预警预报方法落后

多数水库管理机构人员少、底子薄。而且目前,水文预警预报正处于由原始阶段向现代阶段转型的发展期,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采集传输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的设施较少,方法相对落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4 改善城市防洪现状的对策措施

4.1 工程防洪措施

1)源头治理工程措施。根据泰安市总体规划以改善泰山风景和生态环境、并为泰城内河道存储水源的要求,结合各条河上游的防洪现状,利用现有的黑龙潭水库、虎山水库及黄溪河水库拦蓄部分洪水,并新建部分小水库、塘坝以拦蓄洪水和固体径流,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少泥、砂、石淤积下游河床。

2)河道治理工程措施。加强河湖治理,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对主河道50.0 m范围内树木和孤石进行加固,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清除枯树和孤石,减少树木随洪水下泄堵塞河道,并在主河道内设拦污柱。

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对河床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有阻水建筑物填占河面的河道进行疏浚清障,加高培厚堤防,增加河道水体流动性,降低污染,改善河流水质,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

同时要特别重视城市防洪工作,要按照城市防洪规划标准加快实施,以保障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4.2 非工程防洪措施

1)水土保持、增加植被。在梳洗河、奈河、涝洼河、庞河上游植树造林,改善下垫面的植被情况,提高植被蓄水能力,延长汇流时间,同时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泥沙淤积河道。植被选择以当地树种为宜,选择抵抗病虫害能力强、且较易维护的植物。合理的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2)加强水库科学调度。将城市防洪与水库防洪有机结合起来。当遇50年一遇洪水时,控制大河水库下泄流量,使区间来水与城市洪水错峰叠加,安全下泄。

3)继续落实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签定防汛责任书。确保每一座城镇、每一座水库塘坝、每一条河道、每一段堤防的防汛责任制都落实到人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决不允许出现空挡、死角。

4)加强气象、水文预报,进行完善防洪预案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制定科学的防洪预案是确保防洪安全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并果断处理险情,采取正确抢险措施,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各类水库、河道工程管理单位和城市防汛部门都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洪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针对近年防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河道应急预案和城市防洪预案。防洪预案不仅要立足于大洪水,对中小洪水也要有对策、有措施。要根据城市上游流域内水情、雨情预报城市河流洪水特征,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发布洪水警报,对于城市抗洪抢险具有重要意义。

5)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山东省实施〈防洪法〉办法》及《泰安市防洪实施细则》,依法防洪。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尽快提高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公民的水法律意识。建立完善强有力的执法队伍,提高素质,保证依法防洪、依法治水。要充分发挥其他部门的职责权力,建立有效的联防机制,联合打击各种水事违法活动。

5 结语

从泰城防洪的实际出发,分析研究城区暴雨与径流的关系,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通过洪水的蓄与排、滞与泄的均衡与协调,正确解决山洪与城区地面洪水径流下泄的关系,遵照规划原则,按照“以疏排为主,疏排、蓄并举”的方针,以防洪为主要目的,兼顾城建、旅游、灌溉等,制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防洪排涝工程方案,完善和加速泰城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建设。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既要保证安全,又要蓄好兴利水,做到水库河道联合优化调度,发挥最佳防洪效益,确保工程安全。

猜你喜欢

城市防洪泰安市降雨量
再见,雪姑娘
北风催眠曲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浅析如何提高滁州市城市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与排涝工程设计洪水方法探析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井冈山市新城区城市防洪规划经济效益分析
洞庭湖区降雨特性分析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泰安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