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
2012-08-15何启军
何启军
(湖南佳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常德 410151)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建筑行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是关键。
1 房屋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质量问题
1)设计阶段。建筑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参照,工程设计需要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经常出现不符合规范的问题。设计人员的总体水平不高,且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经常出现不合理的设计,例如厨房和卫生间中没有设计防水层、配筋不合格、变形缝间隙过大等,这些不合理之处都给工程的质量造成隐患,给工程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
2)施工阶段。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施工受到当地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工程设计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一旦设计出现失误或变化,就会增加工程施工量,从而使施工的时间更长。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房屋建筑多为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比低层建筑的结构要复杂,给建筑的楼道施工、电缆光缆施工、排水设施施工和自来水设施施工带来更大的难度,同时,建筑施工工程的住户多,住户在施工过程中更改房屋建筑布局的情况经常出现,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负担,给施工管理造成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多层建筑的占地面积一般较大,施工工种多,且因为施工面分散,容易使工程中的各个工序相互干扰,特别是在工程即将完工之前,需要的劳动力和工种更多,使这种干扰更加厉害,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产生一连串的恶化反应,使工程的质量受到破坏。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赶工期等现象,同时为了节约成本,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这些都给工程质量造成问题。
3)房屋建筑维护阶段。房屋建筑工程完工之后的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周期时间长,在维护期出现的问题多,户主入住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建和装修的情况经常存在,在这个工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破坏建筑工程的管道线路、原有设施,或者造成墙体断裂、管道渗漏、管线阻塞等问题,同时,由于在新工艺、新材质的应用上缺乏经验,所以也容易引发一些后续的问题,高耗能、高污染、隔音隔热效果差等问题都是新材质和新工艺使用不成熟造成的新问题。
2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建筑设计师房屋建筑质量保证的前提和基础,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工程所在地域的环境特点、地理地质特点进行了解,管理人员要监督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防止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在施工阶段不得不改动而导致的施工工期延误和工程质量影响。设计管理中,要检查设计的前瞻性,确保设计的功能和设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今后可能需要的调整和改造预留一定的余地。
同时,要做好施工预案,工程预案把影响工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在内,可以指导工程的施工,针对不同的工程阶段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严格考察建筑关键部位的施工预案准备,确保工学的持续时间和工种之间的插入时间的控制要严格。
2.2 做好材料和设备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确保施工中材料和设备的优质优量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立严格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是把关制度,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管理人员在遵照承包商的选择和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严格把关,要求承包商将其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型号等进行明确,确保施工中的水泥、沙石、钢筋、水、设备型号、性能等指标符合技术规定,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钢筋严格控制。如果材料未经检查,则不准使用,如果使用了未经检查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则不能验收。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正常运行;使用过程中,经常性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就及时维修或更换。要确保承包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高质量,杜绝劣质材料和不合格设备,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3 加强房屋建筑质量监理
1)工程质量监理目标的制定。
监理工程师在对建筑工程现场、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的前期,对建筑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制定出详细具体的,既符合工程自身的特点,又能满足业主要求,同时能够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质量法律法规以及质量验收体系的工程质量监理目标。好的工程质量监理目标可以对工程的概况和特点进行充分的反映,从而为施工的技术、设备、组织等措施提供重要的拟定依据,其设定均以工程监理目标的实现为目标,也就为工程质量的确保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严格地按照监理目标的要求来施工,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严格技术审查和指导。
首先,监理人员对施工中的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可以减少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所以要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施工图纸而造成的质量隐患,建筑监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促使监理人员对施工图纸采取更加严格的会审方法,及时指出图纸中的不足之处,督促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及时改进,从施工图纸这一层面确保施工质量。
其次,建筑监理体系强调对监理人员的培训,注重监理人员工作技能、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使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程序、监理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技能水平。只有监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产生积极的影响。监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因为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
第三,建筑监理体系的现场监理工作要求对施工中的重要施工部分和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监理人员对施工工程的重要工艺和部位往往比较熟悉,在施工中,监理人员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全程、全方位地监理,避免因为重要工艺的失误或重要部分不合格导致质量低下。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现场的巡查过程中测量数据、检测质量,可以及早地发现施工中与预先设定的目标不符的地方,例如轴线、标高等数据,如果产生偏差就会影响建筑的质量。所以,监理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可以为建筑质量提供多一重保障。
2.4 落实房屋质量管理责任
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程的责任制度不健全,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责任制度的缺失使得建筑商的责任意识欠缺,为了自身利益,不少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完善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完善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使重要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自觉地在施工现场按照已经设定的质量目标,认真严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工作质量。
责任制度可以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职位分工,通过责任书等书面形式来保证岗位责任人的责任明确,通过建立质量会议制度、验收制度、检验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等监理工作制度,为工程质量提供质量监督保障。建立健全规范的、程序化的管理工作程序以及协调机制,可以使质量管理工作有步骤、有秩序地展开,同时协调机制使得建筑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就工程质量进行沟通,管理人员与客户、建筑工程师、工人和承包商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材料、施工、设备等问题就可以及时交代并解决,从而使重要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落实,使产生质量问题的可能降到最低。
2.5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
房屋建筑的质量由多个因素组成,包括设计问题、管道问题、电气线路问题、装修材料问题、部件质量以及房屋功能问题,质量监督管理评价体系为建筑管理和验收提供了细化的评价标准,通过比对参照,可以判断建筑是否合格。通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评价,为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量化标准,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完善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可以确保工程验收的合理科学,有利于验收机制的建立。工程施工完毕之后,先由承包商对照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验收,待检验合格之后,再由监理人员根据其提供的自检资料和验收标准以及相关规定进行再次验收。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就要按照施工评价标准进行改进。工程质量验收体系在承包商自检的基础上形成另一层检验保障,经过层层把关,层层检查,可以对建筑商的建筑行为形成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利于促使工程的高质量。
另外,房屋建筑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建立房屋局部改建监督审查机制,如果居民想要改建房屋布局,要经过建筑维护管理部门的审查,确定可以进行改建之后,再派专门的检查监督人员全程跟踪改造工作,防止管道、结构、设施的破坏。
3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可以提高建筑的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保证人们起居的方便、安全,对社会和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对于建筑质量的确保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通过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之后的验收和维护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推动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
[1]黄河源.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探讨[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9):89-92.
[2]刘远福.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09(25):11-12.
[3]雍承鑫.浅谈灾后重建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信息,2009(16):7-8.
[4]付立彬,王永伟,付晓彦.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建筑,2011(2):5-8.
[5]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丛书编审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总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