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内业资料整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2012-08-15◎李利
◎李 利
维修养护内业资料是客观反映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重要依据,内业资料整理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要根据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并与维修养护项目实施进度同步。它既是反映项目实施情况的纸质载体,也是为今后工程进行维修、管理、扩建和改建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因此,做好维修养护内业资料整理,对于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维修养护内业资料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黄委下发了一系列有关维修养护项目内业资料管理的规定,项目实施有关单位对维修养护内业资料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内业资料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做到了人员明确、责任落实,内业资料整理基本做到了及时、规范、齐全、真实的要求。但随着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相关办法及制度的不断完善,要求进一步规范维修养护行为,因此对维修养护内业资料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维修养护单位重视程度不一,加之资料管理人员的粗心大意,内业资料在整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内业资料质量不能满足项目管理的新要求,也影响了内业资料在整个维修养护过程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2 整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内业资料存在繁琐或不切实际现象
内业资料应是对维修养护项目实施过程的真实写照,内业资料所反映的应该是客观准确、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地追求资料的整体完美而扭曲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事实。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结算资料过于繁琐、呆板。相同时间的同一区段、对同一承包人的相同项目分别一一验收,分别签单,有些繁琐;土方工程质量评定表中的基槽开挖后的长度、宽度误差实测值出现几毫米,明显不切实际;土方结算中,土料项目在收料单中出现一日一车一票等方式,全年累计下来收料单就会堆成小山,显得资料过于呆板,也不符合操作实际;在工程验收单中对几个工日进行一次验收确认,显而易见不合逻辑;在养护日志中人工铺设石渣磨耗层的人均工作量与工日消耗量不成正比,工作量大的花费的工日还比工作量小的花费的工日少,显得自相矛盾。
2.2 内业资料存在不完整、填写与整理存在滞后现象
内业资料应严格遵守维修养护的实施程序流程来进行编制填写,但在维修养护资料检查中发现,内业资料漏项、缺项时常出现,在养护专项工程资料中,往往由于专项组织不严谨,分部验收、各类技术资料(分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等不能同步进行或签字盖章不全;还有月报说明与报表不符,出现项目内容、人工、机械等有漏填现象;有些材料已经使用,但相对应的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单和材料检测结果还未送达现场。有些项目不能在一个分项或分部工程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收集有关资料,而是维修养护专项工程快结束时,集中在一起进行填写整理,造成维修养护专项资料滞后于实际进度。
2.3 内业资料存在纵向与横向不衔接现象
在资料编制过程中,资料编制人员的资料要协调统一,每个人的纵向资料容易一致,但如果缺乏沟通与交流,横向资料就很难衔接。维修养护单位资料与监理单位资料、水管单位资料应是互相对应关系,但在日志记录中,子目的时间、内容、工作量与工程月报、自检表、验收结算资料及收料单、照片资料存在不一致或背离现象。监理抽检资料中显出的区段不在施工日志记录的区段,个别项目抽检区段的时间与养护实施区段的时间相矛盾;专项个别项目质检内容与施工内容不符;巡查项目与实施内容出现相背离现象。
2.4 内业资料存在表述不规范、不统一现象
对一个单位工程而言,内业资料要求语言规范、统一,前后保持一致。在水管单位运行观测日志中存在观测内容填写简单、不严密。未按要求表述当日所巡查的区段、所养护的工程名称及巡查发现的问题等,部分无巡查记录内容却出现养护内容等矛盾现象,与监理、养护等资料表述处理不一致;大事记中记录的内容与对应养护日志中记录同一天内容相互矛盾;部分影像资料标注时间与内容、背景出现矛盾,影像照片所标注日期内容与同一时间养护日志记录的内容不一致;在专项资料中,有的质量评定结论一项中前面填写为“符合要求”,后面填写为“满足规范”,出现前后表述不统一。
3 维修养护内业资料改进措施
内业资料整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资料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或责任心不强,校核、审查把关不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是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内业资料整理质量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3.1 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在维修养护日常工作中,由于新老资料管理人员变换较为频繁,新人业务素质受制,时常出现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专业用语使用不当等问题,无法全面反映该维修养护项目的真实过程,因此,必须加强资料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建立不培训不上岗制度,在技能培训方面狠下工夫,建立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学习培训前,可以提前收集各单位资料整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规范规定、集中讨论解决对策、专家答疑解惑等多种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 加强各方勾通协作,保证资料整理质量
水管单位、监理单位、养护单位三者之间要相互沟通,纵横互校,保证工作质量。如养护日志、观测日志及监理日志及其他相关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查漏补缺,保证各类资料的完整、统一、无误;填写工程质量评定表应规范化、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化,资料整理人员、审核人员及负责人签字都要把好关,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内业资料整理人员要熟悉掌握养护项目的规范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不能埋头在办公室填写资料,必须要深入工程一线,了解工程质量和实际进度,摸清上劳情况,掌握机械型号和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避免闭门造车。
3.3 强化检查监督,提高科学性、规范性
检查内业资料是否规范合理,除了对各养护分公司项目部规范管理,健全各项责任制外,公司要经常到各养护分公司检查指导,推广交流内业资料记录比较好的单位,例如将堤防河道施工日志记录较好的分公司,作为样板资料来学习,查找差距,改进不足,同时对施工日志填写的格式、内容、填写的方法进行经常性检查,统一填写格式与要求,避免造成不同部门不同要求,使得资料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养护各方在月度验收时,必须认真做到互查互审,及时整改,形成阶段性消除问题的良好机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日常及专项维修养护施工的监督检查,指导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促进工程资料的记录填写更加科学规范。
3.4 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
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维修养护资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中,应加强资料的评比与考核,按照奖惩制度,结合工程管理检查结果,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另外,根据维修养护项目内业资料检查考核评比办法的具体要求,完善细化各项达标要求及扣分标准,做到内业资料检查有计划、有考核、有评比。针对具体项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无差错。随后将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以文件形式向各单位进行情况通报,对考核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奖励,从而增强维修养护资料员的责任心,并针对检查出的具体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工程内业资料准确无误,使内业资料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3.5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建立较为完善的资料动态管理体系,简化养护单位、监理单位资料表格的填报程序,采取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方式管理,形成一套现场资料、填报资料、审批、检查的信息化系统,指导和控制过程资料的形成;对数据资料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实现技术资料的计算机存储管理;同时实现工程资料的网络化审批和审查,提高资料审查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提高资料效率,使内业资料的保存更加安全,查找也更加快捷,使得资料管理和利用做到准确、完整、迅速。
总之,只有进一步提高维修养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强化工作责任心,指派专职技术骨干负责维修养护内业资料工作,加强协作沟通、强化检查监督、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等综合措施,从而有效的消除差错、漏项、缺项等问题,使内业资料能够经得住工程验收和审计检查,从而达到维修养护资料整理的真正价值。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