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学素描教学改革刍议

2012-08-15

山西建筑 2012年24期
关键词:建筑学素描绘画

李 智

(陕西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

素描课程是建筑设计学科的一门重要的美术基础学科,随着我国艺术设计学科的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设计素描被引入我国,90年代开始逐步进入设计教学体系之中,随后设计素描开始在全国各类高等艺术院校内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开始在有些艺术院校取代传统素描,成为了一些设计教学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相对于其他成熟的艺术学科的课程,设计素描在我国当前仍旧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学模式还不统一,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等问题还需实践和探索,所以关于设计基础教学中素描的讨论和实践也更加热烈。尤其在建筑学的美术教学中,仍然处于争论、探索和实践中。本文就建筑学基础素描教学在当前是否以设计素描替代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建筑(Architecture)这个词的拉丁文原意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认为,建筑是艺术,不是钢筋和水泥的简单堆砌,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他还进一步指出,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建筑是艺术,是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促使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在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外,还要有高素质的审美水平以及全面的艺术修养,可以说一位优秀的建筑师也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

建筑美术教育的发生发展,可以说完全出乎自然。建筑需要用美术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意图,从古就有其渊源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绘画与建筑从来就不可分离,从北魏画家的蒋少游设计建造洛阳宫殿;到唐代吴道子为建筑做画,画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再到清朝宫廷画家庆宽设计绘制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等;再如中国古代有世界最早的建筑院校就设置在画院中,画院中的“屋木”一科就是建筑科,所以在中国建筑和绘画从来就不可分离。而在西方从古罗马、古希腊时期再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也一直扮演着建筑师的角色,而1795年法兰西艺术学院的成立,强调学建筑的学生必须具有较扎实素描基础才能进入建筑学校,使得西方美术教育也真正和建筑走到了一起。从中西方的建筑历史我都可以看出建筑和绘画一直血肉关联。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等各种绘图形式的出现,不再需要用绘画手段来表达人们的设计意图,绘画看似已经和建筑相去甚远,其实不然,绘画和建筑并没有割裂,由于二者的艺术相通性,要求建筑必须借助绘画去认识和训练包括诸如空间、造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同时还要通过绘画去培养审美水平以及全面的艺术修养。而传统素描正是担负这些能力的一门重要绘画训练手段,并且一直以来作为建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20世纪初叶,一些有志于改革的建筑院校开始把西方的一些教学体系引入中国,把工艺美术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视觉训练,模型制作等课程引入了建筑学的教学体系;同时也有一些院校把西方的设计素描,结构素描等教学模式引入,对我国建筑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这种改革实践背景下,我国建筑院校的美术教育主要分为两种趋势:一种是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代表的强调创意性训练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以天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强调美术基本功和绘画技巧的教学理念。清华大学倡导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强调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宗旨。天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则仍然坚持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强调以打好学生的基本功为主,注重学生造型能力与写实能力的训练模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两种模式的产生背景有其客观原因,创意训练模式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它的建立必须以较好的绘画功底为基础,清华等名校由于生源质量比较好,学生入学前就有好的绘画基础、适应性强,所以创意性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是合适的,是基于他们的实际情况所创立的,而大多数院校由于生源水平较低,所以还不能将创意训练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并且加以实施和普及。因为对于基础差底子薄的大多数学生,相比之下,平面构成替代不了绘画,视觉训练看是科学,但远不如绘画对培养潜能和直觉的直接有效,设计素描,似乎更适合设计本质,但是并不能取代对学生造型写实等基础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取代素描等绘画训练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所以这些课程只能作为有益的补充,但并不能取代传统素描教学课程。西方一些在取消了传统素描色彩等传统绘画模式的建筑院系在经过了一段探索之后,也开始悄悄恢复了一些绘画作业,并开始流行对传统美术教学的某种怀旧情绪。

同时我们如果将目光转向国外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会惊奇的发现当我们在热烈的讨论改革和实践改革的时候,俄罗斯这个最老的建筑学系,在今天还在一直坚守着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契斯恰可夫的素描体系,继承着这个200多年来的学院派传统,其课程设置从一年级~五年级都有素描课程,主要分为石膏像写生、建筑风景写生、室内景写生、人物写生、人体写生、速写等课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素描教学体系。在其素描教学大纲指出素描是培养艺术家、建筑师所规定的所有艺术课程必修的部分,掌握素描知识和素养紧密地关系到解决建筑师的创作任务,是发展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3]。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素描教学的严谨性和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传统的素描美术教育模式的尊重。

“道法自然”自然产生的事物常常就是合理的结果。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在当前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就是这个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并不过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去废弃它,而是如何在新时期怎么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它和充实它的问题,我国的建筑学专业大多数都开设在工科院校,学生绘画底子薄、基础差,加之在重视科学性和功能性的大背景下课时少,缺少艺术环境和氛围,学生和学校也都不重视艺术教育。所以相对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传统素描教学体系,西方视觉训练体系设计素描,由于我们自身先天不足的客观原因,所以不可能照搬照抄这两种模式,而是应该寻求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所以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是我们的主要问题。当前一些院校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水平,采取以基础造型写实能力训练为主、创意训练为辅的教学尝试我觉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和实践中还需继续摸索和探讨。在艺术设计领域,很多艺术品所呈现的视觉表现,并不是平面的,而是实物的,环境的,立体的,而素描的功能则为这些设计创作提供了许多的隐性支持作用,比如对形体和空间的认识和表现,以及对视觉信息反应的处理形式等,因此从这种意义上可以看出,基础素描是设计素描的基础,设计素描则是基础素描的发展和演化,无论传统基础素描还是设计素描其本质是相同的。而当前,是否用设计素描取代在基础教育中的传统基础素描教学,在建筑学的教学中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1]王中义,许 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孔令伟.中国美术简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潘绍元.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素描教学简述[J].中国美术教育,2003(5):70-71.

猜你喜欢

建筑学素描绘画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初夏素描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武汉素描
素描
凡·高的早期素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