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县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2012-08-15林晓琴马永明

山西水利 2012年5期
关键词:临县用水量水源

林晓琴,马永明

(临县太平水库管理站,山西 临县 033200)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西侧,总面积2 979 km2,辖23个乡(镇),617个行政村,总人口62.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84万人。临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的大县,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达17种,尤以煤炭、煤层气、含钾岩石、铁、铝矾土、石灰石为多。全县含煤面积达2 570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6%,预测储量311.75亿t。根据《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以煤、焦、电为一体的能源产业将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而水资源严重不足则成为影响这一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如何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水资源,将成为水利部门今后工作的重点。

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水资源现状

根据吕梁市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临县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2 476万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11 182万m3(不包括入境2 280万m3),地下水资源量5 584.7万m3,二者重复计算量4 290.7万m3。按现有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仅200.7 m3,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全县年水资源可利用量6 785万m3,其中地表水量5 118万m3(不包括入境1 596万m3),地下水量1 667万m3(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446万m3,孔隙水、裂隙水1 221万m3)。由此可见,全县水资源十分匮乏,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严重不足。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临县共建有中小型水库7座(1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总库容2 714万m3,均建在湫水河流域。地表水利用工程421处,包括中型灌区1处,小型自流灌区115处,小型泵站305处。地下水利用工程(机井)137处,主要分布在湫水河沿川。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 302 km2,建设淤地坝5 544座,小型水保蓄排工程45 464处。这些蓄引水工程,为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了水支撑。据统计,2009年全县供水总量2 994万m3,其中地下水1 188万m3,地表水1 806万m3,人均用水量48 m3,为全市人均水平的43%;万元GDP用水量94 m3,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4倍,1 m3水的产出仅106.38元;农田灌溉1 hm2平均用水量120 m3,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6.7%;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78 L/d,农村人均用水量16 L/d。总体来看,水的利用效率明显较低。

临县地表水主要分布在湫水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0.65亿m3,年利用量仅0.18亿m3,开发利用程度仅27.7%,县域西部的地表水利用率不到10%。另外,全县实际开发利用量为1 188万m3,尚有479万m3的潜力可挖。而且黄河从县域西边经过,除沿黄少数村庄建有小型泵站灌溉黄河滩涂耕地外,绝大部分黄河水白白流走。

2 存在问题

2.1 水利工程建设滞后,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全县的7座中小型水库,目前正常运行的仅3座(1座中型水库和2座小型水库),年供水能力560万m3左右。由于水库位置相对集中,覆盖面小,远远起不到对全县水资源的调控作用。地表水利用工程大部分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年久失修,80%的工程处于报废状态,仅有少数工程带病运行。加之近年来气候干旱,地下水位下降,机井出水严重不足,机电设施老化,难以正常发挥效益。全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没有控制性骨干工程,总体利用程度较低,供水能力严重不足,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2 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空白

目前,临县仅有正在建设的城区污水处理厂1座。企业大都无污水处理设施,水的重复利用率极低。特别是一些排污企业,由于不进行污水处理,污水外排至周边及下游,造成水源大范围污染。

2.3 无序的自备水源造成了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由于全县供水工程不足,供水网络不完善,造成了自备水源的无序和泛滥。目前,全县的生产企业自备水源达到了71家,自备水源井28眼,水源井的无序建设和无节制开采,造成了区域水资源的失衡和浪费。

2.4 采煤排水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临县煤田埋藏较深,可采煤层以上有厚度不等的地下水含水层组。由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上覆地下含水层的破坏,形成大量采煤矿坑水外排,使得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并改变了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导致煤炭开采区众多小泉小水断流,水井干枯。同时,矿坑污水外排对附近的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2.5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在农田灌溉方面,存在渠系工程不配套、田面不平整、灌溉技术落后等问题,加之农用水价偏低,管理不善,造成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较大,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工业用水方面,由于工业结构及设备具有高耗水型特征,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较大,水的重复利用率低。居民生活用水方面,由于节水意识淡薄,加之水价较低,导致人们无节制用水,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3 保护措施

根据临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在水资源保护、配置和水行政管理上狠下功夫,以破解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水资源难题,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按照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思路,以两河(黄河、湫水河)水源为依托,以黄河水利用和水库工程为骨架,以湫水河流域供水体系为龙头,以地表水、地下水、岩溶泉水优化配置为中心,建设“东拦西提,南北连通,水源互补,合理调剂,两区(县城中心区、三交工业区)两片(东山片、西山片),覆盖全县”的供水网络体系。

3.1 加强用水管理,有效控制水资源浪费

在农业用水上,大力推广应用滴灌、渗灌、畦灌、管灌等技术,搞好渠道防渗,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搞好平田整地,配套引水、提水工程,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用水上,坚决关停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发展中水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科学合理的配水制度,严格计量,超额加价,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生活用水上,大力宣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节水必要性,有效提高居民节约用水意识,使节水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3.2 建设骨干供水工程,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借助中部引黄工程建设、新上碛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好机遇,建设骨干集中供水工程。一方面可有效利用过境水量,缓解全县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压力;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供水保障率,确保生产发展,生活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同时搞好水库除险加固、现有供水工程的年度岁修以及大力发展水窖、旱井等天然降水蓄存设施,有效利用好水资源。

3.3 有效保护水环境,控制点面污染,确保用水安全

在集中供水水源区,大力开展植被重建和淤地坝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天然降水的蓄存率,对地下水进行科学补给,以保证供水水量与水质。大力宣传面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降低面源污染。水利部门要大力开展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工程和污染物集中堆放工程的监督检查,督促工矿企业搞好点源污染治理,以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水量和污染物,保护好水资源与水环境。同时,要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猜你喜欢

临县用水量水源
保护水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南水源头清如许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邢台市生态环境用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