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重庆市大渡口区城市转型的思考

2012-08-15张春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重钢大渡口区基础设施

□文/高 华 张春娣 李 智

(重庆市大渡口区房屋管理局 重庆)

一、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背景

2011年9月22日,历经近120年的重钢即将熄灭最后一锅“炉火”,这标志着重钢大渡口厂区的钢铁生产主流程全面停产。在大渡口区扎根了73年的重钢实现了环保搬迁,对因重钢而生的大渡口区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重钢作为大渡口区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它的搬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渡口区乃至重庆主城区的大气环境,使主城区人们呼吸上了更新鲜的空气;从另一方面讲,重钢作为大渡口区“资历最老”的支柱企业,对大渡口区的发展、城市的布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都有很大的影响。重钢环保搬迁后,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让其确确实实改善人们的居住水平,提高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都是摆在大渡口区面前的任务。

二、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都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程,城市发展伊始,由于受当时人口数量、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规划可能不太合理甚至没有规划,这就导致了城市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大渡口区近几年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重钢环保搬迁,大渡口区进入了真正的转型发展时期,人们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期望也很高。但大渡口区的城市格局很大程度上都印有重钢的影子,原来看似合理的城市规划已不能满足大渡口区整体规划了,因此在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人们的观念尚未实现真正的转变。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率先实现思想上的转型,才能以转型发展的思维看待大渡口的城市转型发展。很多人都知道重钢实现环保搬迁后,大渡口区的空气质量比以前好了,原重钢生产基地要另做他用。可能很多人在报纸、电视、网络上了解到大渡口区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涉及到要怎样具体参与到大渡口区转型发展中来,很多人都不清楚或者持冷漠的态度,甚至有的人怕触及自身既有利益,对转型发展持抵触的态度。

(二)城市规划不能满足转型发展的需求。1965~1995年的三十年,是大渡口区建区时期,处于大渡口区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当时辖区面积仅有7.46平方公里,其主要任务就是为重钢提供服务。按照该项任务而形成的城市规划,必然也是有利于向重钢提供服务。

1995年区划调整后至今,辖区面积扩大至103平方公里。大渡口区逐渐摆脱对重钢的依赖,开始了大渡口区独立的发展路程。尤其是近几年来,大渡口区提出了建设“六个大渡口”,经济、民生、文化、环境等都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大渡口区起步比较晚,依赖重钢而生的城市格局没有根本的改变,扩建新城区又成为大渡口区发展的必经途径。因此,大渡口区现今的城市面貌呈现出新旧交替的格局:新建楼盘和危旧房、城中村共存,新建宽阔平整的道路与之前的狭窄的道路交织,新兴的商业圈未能覆盖到以前的老社区等等。也正是由于当前这种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未合理预见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因而这种不完整的产业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城市面貌必然会影响大渡口的城市转型发展。

(三)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通常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总称,是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按其服务性质可分为生产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机构。当前,政府加大对大渡口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更多投入了公共设施,但这还未真正形成系统的基础设施体系。因此,要加快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突出前瞻性和系统性;必须提高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协调性、共享性,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必须拓宽投资渠道,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从而建立统一、安全、高效、高标准的资源节约型基础设施体系。

三、加快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城市转型新观念。城市转型是科学判断一个城市发展现状、发展特征而提出的战略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市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城市转型发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介,包括网络、电视、报纸、微博等,采取诸如定点宣传、征文、晚会等多样化的、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方式,使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应看到,城市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把握规律,循序渐进,一以贯之。

(二)发挥征收在城市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大渡口区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有的城市建设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势必要对旧城进行改造和对外拓展,征地征收(拆迁)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旧城改造和向外拓展,新城建设都需要征地征收。征地征收是城市建设中关键的环节,是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但是也应当看到,征收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征收涉及到众多的利益主体,被征收人的利益要求各不相同,且部分被征收人期待利益过高,不容易达成协议;一些被征收人由于生活习惯等,不支持征收,不配合征收工作。另外,由于征收属于“新兴”事物,工作模式、工作流程都是要靠边实践边摸索,这也给征收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目前,我区正在开展攻坚扫尾工作和新的征收项目,为加快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奠定好基础和前提。要使征收真正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夯实理论,提高业务水平。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生效。新条例对原来的拆迁条例进行了诸多修改。对此,可以通过自学、集体讨论等方式加强对新条例的学习和理解,夯实理论基础,以更好地完成征收工作;二是转变思维,创新工作模式。征收与拆迁有根本的区别,原来适用于拆迁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基本上不适用于征收工作。为此,征收工作人员应当从原来的“拆迁思维”中解放出来,将征收工作置于整个大渡口区城市转型发展中来创新工作模式;三是重视沟通,加强与其他单位的配合。征收工作是一项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的一项工作,除了争取被征收人的配合外,还需要其他单位的密切配合,如工商部门、产权登记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等。大渡口区房屋管理局作为大渡口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应当在具体工作中与其他单位保持经常联系。值得一提的是街道办事处,但是由于大渡口区房屋管理局人手不够,因此一直采取委托街道办事处的方式开展工作。街道办事处有其天然的优势,位于拆迁片区内部,熟悉拆迁片区的居民,方便了解被征收人的真实意愿。因此,加强同街道办事处的联系、沟通,是征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三)重视规划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这是从近现代国内外城市发展中总结的有益经验。在国内,太原从一个典型的煤炭城市发展成为集旅游、休闲、生态为一体的城市。合理的规划在太原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考虑太原发展的时候,根据太原的实际情况,将文物保护和现代化发展,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基本实现了太原从单一的煤炭城市转变为生态城市。在国外,巴黎的发展也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经验。经济恢复后,巴黎大区规划规定不再增加城市居住密度,工业按计划迁出市中心,沿塞纳河向下游发展。规划打破了单一中心模式,强调多中心发展,建设了以拉德芳斯为代表的卫星城市中心,转移了城市过度集中的功能,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发展模式。因此,大渡口区在面临重钢环保搬迁,为了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新兴产业之区,建生态宜居之城,规划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规划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控制人口有序向外发展,将城郊经济飞跃与保护资源相结合。将重钢片区以大渡口中央商务区和工业博物馆为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将陈旧的小区转型为居住、休闲用地,同时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节省土地资源。如,在一些小区建设和改造中,利用重庆的地形,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商业服务业、停车场、交通换乘枢纽基础设施等,方便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四)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在城市转型发展中,既要优化政务环境,又要强化服务,以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城市转型。城市转型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务环境,特别是在当前招商引资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不是靠政策环境,也不是靠优惠条件,更多的是靠政务环境。城市转型,政务环境必先优化,政府职能必先转变,充当一个高水平的城市管理者,加强对城市转型的主导作用。

一要树立“环境是第一品牌、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的现代意识。城市环境是城市转型发展最直观的体现,是大渡口区对外展示自己的窗口。牢固地树立现代意识是实现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同步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要强化服务。围绕城市转型,切实建立起服务型政府。只有各级有关部门从如何实现城市转型发展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把转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服务作为第一责任,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大渡口区城市转型的发展。■

猜你喜欢

重钢大渡口区基础设施
雪公主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这里保存着重庆的钢铁记忆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科普联合行动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历史文化科普讲座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搭个舞台与历史对话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