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
2012-08-15朱敏
朱 敏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已由先前的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而高职院校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以说高职院校承担了高校扩招最大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高职院校,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一定比例的贫困生。为了不让每一位贫困高职生因贫辍学,政府为之建立了由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内容组成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这些措施缓解了贫困高职生学业和生活的压力,但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却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
“感恩”一词是舶来语,最初来自于于基督教的宗教教义。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感恩”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文豪潘岳的《关中》一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感恩图报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有感念父母养育之恩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又有感念别人“投之于桃,报之于李”的知遇之恩。这些感恩情结一直滋润着中华传统文化,也熏陶和感染着一代代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过程。”感恩教育对于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受资助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感恩教育对于受资助高职贫困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那么这项工作的现状如何?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笔者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顺利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利用工作之便特意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座谈会,共邀请了10位受资助的贫困高职生参加。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的结果如下:
(1)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内容组成的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已基本深入人心。具体认知度为:国家励志奖学金100%、国家助学贷款99%、生源地助学贷款98%、国家助学金100%、勤工俭学校内政策92%、新生入学“绿色通道”90%。
(2)这一系列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要作用。调查问卷和座谈会显示,这一系列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80%的同学选择帮助非常大,仅有5%的同学选择帮助比较小或非常小。在座谈会上,一位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动情地说:“国家和政府实施的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对我来说,不仅在经济上为我减轻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在精神上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
(3)在经济资助的同时是否有必要进行感恩教育。调查问卷显示,有90%的受调查高职生认为在经济资助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进行感恩教育。而有10名受资助贫困高职生参加的座谈会上,10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进行感恩教育。
(4)是否认为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形式多样化。调查问卷显示,有79%的受调查高职生认为学院的感恩教育形式非常死板或比较死板。座谈会上,受访者对学院开展的感恩教育也不是很认可,他们认为形式大于实质,没有太多的作用。
(5)对身边受资助同学感恩意识现状的认识。调查问卷显示,80%的受调查高职生认为比较缺失或严重缺失感恩意识。而在有10名受资助贫困高职生参加的座谈会上,也有6位同学认为自己或多或少地缺乏感恩意识。
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强,学校除了采取各种帮扶措施帮助贫困高职生在经济上缓解压力以外,还要实施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让感恩意识深入人心,让受资助贫困高职生产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良性化学反应。
二、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受资助贫困高职生感恩意识为什么会缺失?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至少有三点,下面逐一加以分析。
(一)高职院校因素。有些高职院校在努力落实国家的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受资助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这么多年来,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高职院校在确定受资助高职贫困生时对人选的学习成绩、家庭贫困程度认定、思想品德状况等资助条件约束的较严,但是却忽视了对已经受资助的贫困高职生的感恩教育,使得“资助之后的感恩教育不到位、不及时,导致了感恩教育的脱节,没有形成一种感恩的导向,致使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淡化。”一方面高职院校只是机械地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贫困生救助政策,却很少考虑背后的工作,例如对受资助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就很少过问。导致一些高职贫困生在接受资助以后,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在执行救助政策时,感恩教育的执行却不到位。有的院校即使进行了感恩教育,但也只是流于形式,是灌输式的让学生有点厌烦的教育,而不是形式新颖活泼,寓教于乐,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所有这一切,都会在无形中造成受资助高职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淡漠。
(二)受资助贫困高职生的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如何、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容易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心理素质产生影响。”高职贫困生主要来源于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长们的文化程度相对偏低,收入也不高,但他们对子女在学业上的期望值却很高。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一切不再过问。他们只是一味地付出,家庭里的困难和生活中的艰辛,也不愿意让孩子知道。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付出由习惯到麻木,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在生活上所享受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自然而然缺少了感恩之心。而有的农村高职贫困生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从小就成为了所谓的“留守儿童”。陪伴他们长大的往往是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老人对他们的孙辈只是一味顺从,再加上自己本身文化水平很低,因此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家庭教育,更谈不上什么感恩教育,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熏陶下的孩子长大后当然会缺失感恩意识。
(三)社会大环境因素。目前我国社会仍然处在转型期,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经济化浪潮日趋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道德规范的构建和对传统道德的继承。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受人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这种知恩图报,并且是不计代价地回报的传统美德就受到了商业社会“理性原则”和“功利原则”的极大冲击。现代社会讲究的是做事前先精确地计算它的成本和收益,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采取行动,而收益低于成本时断不可行动的,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一个收益极大地低于成本的行为,因此是一个极不合算的行为。即使是对等的感恩回报在精确计算下的“理性”和“功利”原则衡量下也不是一个合算的行为,因此感恩意识在现代社会被极大地淡漠化。再加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感恩图报的意识就更加缺失和空无了。现代商品社会用物和物之间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和原子化,大家躲在自己利益遮盖的空间里,既不施恩,自然也不感恩了。
三、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对策研究
从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来扭转这一困局呢?笔者从三方面来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学院应创新感恩教育的形式。首先,以认知教育为起点。感恩意识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感恩教育来加以引导,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受,并通过感恩行为把它表达出来。因此,认知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让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简言之,就是通过感恩教育首先让受资助高职贫困生识恩、知恩。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学生认识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他们的资助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他们应该对此存感恩之心。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对受资助高职贫困生的感恩认知教育,结合德育课程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将其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其次,以情感教育为桥梁。情感在由认知到行为的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情感教育使高职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感恩意识,继而激发受助学生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感恩行为,使之不但自觉知恩、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情感教育时,特别要发挥教育者自身高尚品德对受资助贫困高职生的垂范作用。如果教育者自身都不能感恩图报,那么何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呢?最后,以实践教育为载体。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目的是使受资助高职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高职院校应举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正确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感与报恩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真正体悟感恩、践行感恩。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月”活动,通过生动的形式让学生们体验感恩、实践感恩。还可以组织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也感受施恩于人带来的快乐,体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受,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并自觉地把这种意识转化为感恩行为。
(二)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首先必须具有感恩意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父母全都冷漠无情,那么能培养出一个知恩图报,主动施恩的孩子吗?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而具有感恩意识是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的体现。要想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和人格,然后适度、有节制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家庭中还要形成一种民主沟通的氛围,而绝不是一言堂、独断式的家庭氛围,家长要放下身段,主动与子女沟通、交流。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父爱如山、母恩似海的感情,让他们懂得感恩,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责任意识的大写的人。
(三)国家应该为感恩教育提供社会保障。从2008年开始,国家把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既是我们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也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作为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符号,成为我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我们的传统节日里面蕴含着浓郁的感恩文化传统,比如清明节的慎终追远,端午节的追思先贤,中秋节的万家团圆。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把它确定下来,这就使全社会的感恩意识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国家还应完善教育体制,从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小学的道德习惯教育、中学的道德意识教育直至高职的思想道德教育都应贯穿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感恩教育。还可以让广大学生从小事做起践行感恩教育,实现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直至施恩的进程。国家还应完善就业、分配和保障等制度,构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为广大高职生提供一个美好的预期,为社会创造一种“善有善报”的感恩环境。“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公平公正的分配,能够增强高职大学生对社会、国家的感恩之心,也能够使他们以平常的心态去回报社会、思考道德。”
[1] 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2] 程旭惠.高校贫困生救助中的感恩教育研究[J].黑河学刊,2012(2)
[3] 李亚婕.增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4] 康红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9)
[5] 常文静,吴锋.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及对策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