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宣传艺术,做好新闻工作*
2012-08-15李伟明
李伟明
(赣南日报社,江西 赣州 341000)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传媒事业越来越发达,每天都有许多崭新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对以传播信息为使命的媒体来说,如何才能使相关信息和相关人群“和谐对接”,达到传播效果最佳化,这是一个关系到事业发展的重大命题。在连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被要求“大众化”的今天,作为直接服务于各界群众的新闻宣传工作,无疑更要在“大众化”方面走在前头。新闻宣传“大众化”,要求新形势下的新闻工作必须讲究宣传艺术。
1 唱响主旋律,提升新闻媒体品位
新闻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在我国,被视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基于这个属性,对我们的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来说,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唱响主旋律是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媒体品位的必由之路。2008年1月22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文化,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才能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准确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新变化,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
唱响主旋律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宣传艺术的大“道”。媒体应当给社会管理帮忙而不是添乱,应当使社会秩序、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即使是西方新闻自由国家,真正权威的媒体,其实也是唱“主旋律”的;即使是批评报道,也应当抱着良好的初衷,以改进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某些唯恐天下不乱或者品格低下的报纸,在西方也是被称为“小报”的,可见其在读者心目中是什么地位。
唱响主旋律,要知道什么内容该报、该重点报,什么内容当少报或不报;要知道什么信息对读者有用,是读者需要的,什么内容对读者没益处,读者不需要。
唱响主旋律,提升媒体品位,要在具体操作中加以把握。笔者曾经较长时间关注各地报纸的文化版面,现以文化新闻的处理为例,谈谈某些媒体对“主旋律”的认识存在的误区。
当前,文化娱乐版面是许多报纸的副刊类重要版面。然而,笔者注意到,一些报纸,对“文化”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文娱“明星”的关注,把文化新闻等同于“明星绯闻”。有的报纸为了最直接地吸引读者眼球,追求“视觉冲击力”,几乎每期都以所谓的“当红明星”的巨幅照片为主打稿件,而其他稿件,则是明星结婚离婚、怀孕生子等私事,导致版面内容空洞,版式毫无美感。这种做法,无疑与唱响主旋律相悖,也降低了报纸品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当然和办报人员素质有关。这种版面的制作者,狭隘地理解了文化的内涵,以为读者心里的文化就是唱唱歌演演戏,就是“明星”和影视剧,于是把“明星”的家事当成了重要公事,把演艺圈的花边新闻当成了文化界的要闻。而事实上,“文化”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文化生活和政治、经济生活一样,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媒体表现的只是其通俗性的一面,而其更重要的属性则完全被忽略了。
还有更突出的一个现象,是社会新闻的低质化。长期以来,一些晚报、都市报,热衷于打杀抢之类的“社会新闻”,却不知,这种报道,在都市类报纸新创之初,受到普通市民读者的欢迎,但时间一长,读者对这种报道就失去新鲜感了。真正让读者忘不了的,是有内涵、有思想的报道,哪怕是社会新闻也不例外。
事在人为。有什么样的报人,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唱响主旋律,提升新闻媒体品位,首先需要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江泽民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这是提高新闻工作者整体素质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一是需要强化学习,包括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新闻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二是需要改进作风,要深入基层,深入读者,真正了解读者需求,这样才能报出广大读者需要的新闻。
唱响主旋律,提升新闻媒体品位,还需要媒体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内容、形式和机制创新。正如胡锦涛于2008年1月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用时代要求审视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才有活力,媒体每天面对各行各业的读者,要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更需要在宣传报道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青春长驻,魅力永存。
2 创新宣传艺术,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新闻宣传创新,不仅是新闻媒体自身关注的话题,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的问题。1996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他还说过:“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这些要求,新闻工作一定要讲究宣传艺术,注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
讲究宣传艺术,才能实现宣传效果。举例说,许多媒体每年都要策划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成就报道或其他深度报道。搞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实践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必由之路,而这类重大报道要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让上级满意,一是让群众满意。大而全、填鸭式、平铺直叙等做法,现在肯定行不通,这就必须找到群众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把所宣传的内容“包装”好。在这方面,各路媒体的好办法新做法层出不穷,体现了良好的创新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赣南日报》开辟了“展示新成就,迎接十六大”、“沧桑巨变看今日赣南”、“十六大精神在基层”等系列专栏,在具体操作中从读者的阅读心理出发,讲究了一定的宣传艺术。这些专栏既从宏观层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又从微观角度表现了社会发展的浪花,点面结合,形式多样,贴近百姓,文风朴实,对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讲究宣传艺术,要在贴近读者上下功夫。成功的媒体,既要突出权威性,还要体现贴近性。如今,随着读者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在阅读上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以往那种简单说教式的报道方式,早已无法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宣传效果了。在这种情况下,重大主题报道一定要以群众的视角为切入点。比如,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赣州亘古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是赣州各界广为关注的大事,对赣南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做好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宣传,是当地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具体报道中,应当更多地从群众关心的角度,通俗地解读《若干意见》的精髓,让读者以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知道《若干意见》将给赣南苏区的发展带来哪些重大影响,和自己有多大关系,对自己的生产生活将起到哪些积极作用。做到了这一点,就真正体现了贴近性。
讲究宣传艺术,要在服务读者上下功夫。为读者服务,有多种形式。除了通过报道本身,还应利用媒体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多组织一些便民活动,包括为群众释疑解惑,提供专项政策、资讯服务,解决生产生活上的某些困难等等,直接为群众服务。2002年6月,市场化运作时间还不长的《赣州晚报》编辑部在赣州市中心城区南门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高考咨询活动,因为在当时的赣州,少有媒体做过这样的为读者面对面服务的事,很受读者欢迎。当时的一位赣州市领导来到现场,看到这个热闹场景,高兴地说:“报社为读者提供贴心服务,这就是‘三个代表’的体现!”
总之,离开实践,脱离群众,新闻宣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唯有与群众保持血脉联系,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立足实践,在内容、形式上不断改革创新,才有新闻事业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1]杨剑虹.提升新闻媒体宣传效果的技巧[J].新闻爱好者,2008,(5).
[2]赵蔚.浅谈如何把握新闻与宣传的关系[J].新闻世界,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