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性别文化和政治心理因素对农村妇女参政的影响
—— 以皖北B市为例
2012-08-15周娟
周娟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00)
传统性别文化和政治心理因素对农村妇女参政的影响
—— 以皖北B市为例
周娟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00)
农村底层妇女在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影响下,一直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新中国赋予了广大农村妇女平等的参政权,但这种文化的心理积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依然是农村政治文化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在男性方面,表现为对农村妇女参政的排斥;在女性方面,则表现为对政治参与的无力感,从而阻碍了农村妇女参政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尤其是要从政治心理建设入手,深入改善农村妇女参政的内环境,以推动我国农村妇女参政的科学发展。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性别文化;政治心理
妇女参政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国女性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国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公平化实现程度的重要尺度。近年来中国农村呈现了“男工女耕”、“农业女性化”的新格局,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农村妇女在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并没有转变为政治地位。阻碍农村妇女政治地位提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心理层面上,传统性别文化和政治心理因素对妇女参政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为研究主体,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长期从政策和文化上倡导男女平等,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涌现了许多干练能干的农村妇女,但由于长期以来封建观念的影响,在实际中,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性别文化给妇女的政治参与带来了无形的障碍。
(一)男性本位的性别地位观念
中国传统的性别文化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它的基本特征是基于性别歧视的不平等,其核心内容是男尊女卑,以工作场所、法律经济、政治知识以及文化等具有权力和权威性的层面被视为男性当然的领域。这种制度,在漫长的历史转变中,已经渗透和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规范着人们(包括妇女在内)的生活行为和心理情操,成为一种文化沉淀,稳定地传承下来。
在传统观念里,社会对男性的角色期待就是“养家糊口”,而女性更多就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好像女性天生就是被照顾的。根据我们对B市的问卷调查,在选择“与男性相比,女性当村干部是否有自己的特殊优势”问题的回答上:竟有32%的女性认为不一定或反对,说明传统“男强女弱”的观念使部分女性对于自身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
(二)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
中国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分工模式更是一直传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潜力。基于这一模式,男性主要活动于公共领域,从事社会性劳动为主,而女性却以家务性劳动为主,活动范围局限于私人领域。“政治参与的发展有赖于一种公共生活的形成”,[1]164很显然,大部分农村妇女因为大量地忙于家务劳动,游离在公共领域之外,其结果很自然是她们对外界的了解和接触甚少,其政治权利和资源无形中便成了家中男性的专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部分农村的村民会议经常是由男户主参加的。由于“妇女被孤立、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她们很可能成为一只保守力量,会无意地保持现状,信奉持家养子的传统观念”。[2]182最终压抑了农村女性与男性竞争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第一,妇女自身社会性别观念浓厚、参政意识不够,从而增大了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领域的难度。此次换届选举中,有半数以上的选民是妇女,但妇女的当选率却远远低于男性,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在回答女性村干部少的原因时,有32%的男性和21%女性选择的是女性自己不愿意;有45%的女性选择“妇女应当照顾家庭”,所以近半数女性填写选票时没填女性;二是关于大部分农村妇女更愿意支持丈夫还是自己参加村干部竞选问题上,有49%的女性和71%的男性选择女性更愿意支持丈夫。所以尽管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热情、参与意识有所增强,参与率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村妇女对妇女为什么要参政还有模糊认识,有的妇女认为参政就是管生孩子(计划生育)。
第二,农村的男同志不看重女性参政。一是问卷中关于是否认为村“两委”中一定要有女性的问题看法上,男性有27%的认为不一定或是否定的;二是关于女性村干部少的原因问题,有62%的女性选择同村的男性不支持她们;三是关于家人邻居或是亲戚朋友中女性当选了村干部的问题,男性有21%选择不一定或反对,这说明男性在女性参政问题上的支持度是需要提高的。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农村至今仍然存在,无形中影响着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一方面是村民们对妇女参政能力的质疑,另一方面是妇女们自身在潜移默化中也认同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默认了男性对政治资源的占有及分配,最终形成了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的“被边缘化”现状。
二、非政治化的政治心理
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现实状况,不仅束缚了农村妇女思想和才能的发展,而且由此产生的非政治化的政治心理,这表现为对自身能力缺乏自信,在男性面前有自卑感,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美国当代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所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3]4
(一)政治态度不够积极,比较务实趋利
总体上,诚如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徐勇所言,中国农民行为的出发点和价值标准往往基本满足于自我生存,以延续子孙后代的需要。更何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还没有足够坚实的物质基础支持广大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传统观念也使得大多数农村妇女比较务实趋利。
任务重和待遇低的反差现状影响了从政积极性。以怀远县为例,一方面,怀远县是蚌埠地区乡镇改革试点,乡镇撤并后,由原先29个并为19个,村干部平均服务人口也明显增加,任务比较以往有所加重。另一方面,在座谈中我们也得知,怀远县委组织部与民政局和财政局等于2008年底联合下发了《怀远县关于“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及《怀远县正常离任村干部补偿办法》,较之前改善了村“两委”的待遇,总体上在400~600元,而据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月工资一般也在1200元左右,目前就是在本地普通劳动力月工资也不低于600元,虽然集体经济好的村,村干部年终可以得到奖励,但在蚌埠市仅属少数,甚至因村干部报酬主要来源于乡镇财政和村级,大部分乡镇财政又是薄弱的,可见村干部收入总体上还是偏低,因此村干部工作激情不高;在座谈中,妇女村干们普遍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村干部的报酬比较低。按行政级别来说村“两委”与城镇的居委会相当,可收入却显然偏低。
(二)政治认知受传统文化制约,水平较低
第一,根深蒂固的臣民(子民)意识。对村民们而言,民主选村干部的首要考虑是这个村干部能不能像青天大老爷一样保护自己,靠不靠得住,脑海里并没有“选举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政治权利”的概念。正如费孝通老先生说的:“对他们来说,优先的不是要民主,而是要保障”。[4]40
第二,女性在传统性别文化的潜移默化下,被“非政治化”了,男性则被“政治化”了。即女性好像天生就是与家庭事务分不开的,而好男儿注定就是“打天下”的。这点在西方社会也很明显,女性也是较低的参与政治的,不同之处是我国的广大农村的分化表现更为突出。
第三,村干部职务性别化现象明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乃至妇女们自身都认为妇女最适合的职务是计划生育和妇女工作,其他的职务则适合男的做,这无疑是传统性别观念影响的产物,无形中束缚了广大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进一步发展。即不可避免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妇女竞争的职务和岗位大大缩小,二是妇女在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化。[5]2
第四,传统性别文化给妇女定了许多要求、框框。而女性进入管理层,成天风风火火、抛头露面是有违“妇德”规范的。于是各种议论丛生,不少女干部感叹:成长道路上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来自舆论的非议,特别是同性的非议。
(三)政治效能感显著不足
一方面,女性的政治能力感明显比不上男性。诚如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卡伦·霍妮所言,女性的自卑感主要不是生理上的原因,而是因社会环境造成的。这种自卑感体现在政治参与上就是:女性的参政意识较弱,对参政成功的期望值偏低,以至于现在女干部的职位大多都不是主动争取到的,而是被动提拔的,甚至有的被提拔后还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广大妇女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男性的依赖,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但延续至今的“男强女弱”婚配模式,更直观反映出这种依赖性依然是普遍存在的。这也间接导致女性独立性的欠缺。正因为大多人习惯了男人决策,女人服从的模式,可以说对这种男性支配控制社会的局面,女性给予了配合与认同。
另一方面,现实中大多数男性和妇女普遍认为男性更适合参政。虽然男女两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男性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偏强,擅长宏观把握,而女性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较强,善于从微观上着眼事物。[6]2如果二者融汇互补,应可以达成人性的完美及社会的和谐。可在本次调查中,问及女性村干部少的原因时,有近30%的人选择的是女性自己不愿意,还有45%的人选择的是同村的男性不支持。还有近20%的人选择的是同村的女性不支持。
正如美国政治学家达尔在分析“无政治阶层”不介入政治时,谈到“如果你认为你的所作所为无足轻重,因为你无论如何不能有效地改变结果,那你就不大会介入政治了”。[7]135也就是说,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与其政治效能感是呈正相关的。相关研究普遍认同的是,广大农村妇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很难从自己的政治参与行为中获得相应的成就感,政治效能感较差。本次调查也显示,该地区农村妇女有一定的政治参与热情,只是大多仅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还不能具体落实到政治参与行为上,政治效能感明显不足。
(四)政治评价的负面影响
政治评价可以反映出村民们对村庄政治和国家政治的价值取向,它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评价主体的政治信仰和情感倾向,在现代政治社会中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表现为政治信仰的“真空”状态。主要是指现在大多数村民尤其是女性村民没有任何明确的政治信仰与政治理想,处于一种既自在又迷惘的状态。通过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农村信仰基督教的人,不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数量都远远超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这一点值得相关决策层的重视。但就入教动机来看,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村民们选择加入基督教的最直接的原因一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从其他教徒那里得到一些及时的帮助。二是入教以后,“主”会保佑他们家人平安。这一现象从深层来看,实际上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情况下,农村妇女们寻求的另类组织依托。在许多村民看来,入党不过是准备走仕途的人的政治资本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好处。此外,相当一部分干部党员的腐化堕落,影响了党群关系,也影响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度。
第二,是政治信任危机,主要表现为女性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缺失,其直接后果是这部分妇女将基层政府视作自身权益的主要侵害者和集体抗争的主要对象,自然很难积极投入到村庄管理和建设中,也就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妇女向党组织靠拢。
综上所述,传统性别文化是农村妇女参政的无形阻力,男尊女卑的观念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统治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制度环境,还要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从政治心理建设入手,深入改善农村妇女参政的内环境,以推动我国农村妇女参政的科学发展。
[1]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5]李慧英,田晓红.制约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相关因素的分析—村委会直选与妇女参政研究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2).
[6]焦玉莲,王晓嵘.妇女参政的自身障碍[J].太原大学学报,2006(2).
[7][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D442.8
A
2095-0683(2012)01-0012-03
2011-12-02
周娟(1971-),女,安徽全椒人,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科技贸易学校高级讲师。
责任编校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