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编程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2012-08-15韩立奇

潍坊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课双语

韩立奇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与海外市场的不断融合以及对外科技与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专业课双语教学已成为很多高校培养国际化计算机人才的必备手段。一些重点大学甚至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文培养列为建设目标[1]。但双语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授课目的、语种选择、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上离社会期待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将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2]的实际,对计算机编程技术汉英双语教学方案进行探讨。

1 授课目的

开展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涉外研发与交流能力,同时提高本科院校的国际化水平。

1.1 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中涉外背景下的研发与交流能力

明确这一目的,首先要将专业课双语教学与大学外语及专业外语的差别区分开来。大学外语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语言综合能力,是专业类外语教学的基础,但无法替代后者的作用。专业外语强调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认知以及利用这些术语进行读写的能力,但通常不会利用外语进行技术细节上的深度教学,因而从本质上讲属于外语课的范畴[3]。而专业课双语教学则是在一定的外语环境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此增强其在涉外工作或学习中的研发与交流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或学术文档的阅读;程序阅读、设计与编写;技术或学术报告几个方面。

学生毕业以后可能会从事软件外包、技术外派等工作,也可能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优异的涉外研发与交流能力将大大提高他们在就业、升学及进一步事业发展中的成功机率。

1.2 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我国普通院校的外国留学生数量较少,而且以学习汉语言或东方文化为主,很少会涉及到信息技术等理工科专业。如果一个专业能够对所有课程开展双语甚至是纯外语授课,那么这个专业也就具备了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基本条件。具体到计算机专业,程序编写是最根本的技能之一,以此为起点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增强整个专业的涉外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所在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2 语种选择

近年来,得益于地理相邻、语言相近、文化相通等优势,承接对日外包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甚至在一些地区(如大连)成为了支柱产业。针对这一潮流,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日语强化课程,将对日外包人才列为培养重点。但中日之间由于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而引发的一连串纠纷给两国经贸关系造成了很大冲击,在未来也有较多的不确定性,这让我们看到了出口市场单一性所蕴藏的风险。与此同时,根据2010年的分析[4]显示: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发包方63%集中于美国,26%来自于欧洲,日本及其他所有国家仅占据不到11%,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几乎分别被印度和爱尔兰垄断。中印两国在软件出口行业的悬殊差距一目了然。很多研究者[4-9]一致认为,造成这个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绝大多数高校使用纯英语授课,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也更适合对美外包。因此,加强我国在校本科生英语环境下的学习与开发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从长远看,中印两国在计算机领域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业上,也将体现在对第三世界留学生的争夺上。由维基百科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有60个主权国家和28个非主权地区使用英语为官方语言。这其中除少数发达国家外,大多是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大批英语基础好、想出国学习计算机专业却又无法担负西方学校高昂学费的学生。如果中国高校不在专业课英语教学上有所突破,我们将在国际生源的争夺战中再次输给印度。另外,汉语热在很多上述国家持续兴起,能够同时用汉语和英语进行专业教学,无疑会是我们相对于印度的巨大优势。

3 课程设置

在大学二年级对Visual C++进行汉英授课,然后在大学三级对Python进行汉英授课,这是开展编程技术双语教学的一个可行方法。

3.1 大学二年级进行Visual C++双语教学

C/C++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编程启蒙课,通常设置在大学一年级,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打下必需基础。由于Visual C++是软件产业中非常流行的开发工具,很多学校将其设为专业必修课。将Visual C++双语课放在大学二年级进行,有以下两方面的考量:

(1)大多数的数据类型、语法以及编程思想在一年级的C/C++课程中都有所涉及,这有利于降低技术上的入门难度,从而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相关英文术语的学习和使用上。

(2)Visual C++强调可视化编程技术,在程序设计和图形界面中大量使用英语有助于增强学生面向欧美国家的软件开发能力。

3.2 大学三年级进行Python双语教学

Python是一门新兴的高级语言,与C++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语法简洁、语义灵活、跨平台并且提倡源码开放。在很多海外名校,Python编程已经与计算机导论、计算机建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课程结合在一起。先对C++后对Python进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编程技能上先难而后易、先繁而后简,从而降低在英文环境下接触新编程语言的困难。另外,由于Python在我国还未普及,在英语环境下学好了Python编程,有助于我们的学生抢占先机,并在未来的从业竞争中更具特色、更加主动。

4 教学方法

在双语授课过程中,是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或者如何使用是较具争议的话题。尽管很多原版教材内容较多且相对国内教材不够简练[10],但至少不生硬、不枯燥,能帮助学生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详尽地掌握一门编程技术,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计算机专业英语文档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所以,在教材选择上最好做到原汁原味、不折不扣。

当然,在课堂教学上,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仍然需要我们提供一定的汉语讲解,可按照“汉语开课、汉英搭配、以英为主”的路线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作业布置上,相对于传统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程序的设计、代码以及测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际开发能力。而且,设计报告和代码注释都需要用英语来完成,不仅自己能写得出来,还得让别人能看懂。这些能力和环节在他们未来的涉外研发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可以将一些小游戏(如超级马利奥)和小模型(如鸟群飞行)的创建列为作业内容。

在考察方式上,可以采取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前者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创作能力,包括设计、编程和写作;后者主要是考察识别、阅读和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更全面地培养学生,将专业课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及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进行衔接与互动也是值得尝试的做法。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相互听课、相互了解课程设置的方式相互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5 结束语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将得到进一步的政策倾斜。同时,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旺盛的海外市场需求也持续推动着信息产品出口行业的发展。然而,受制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水平,我们在国际软件市场的占有量上远远逊于印度。同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进行英语教学能力的不足,我国高校在未来国际教育市场的争夺战中可能再次处于劣势。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机制与方法的落后严重削弱了在高等教育中有效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基础。对地方普通院校来说,这既是困难,又是机遇。只要明确目的、找准方法并在实际中不断完善,地方院校和学生完全可以迎难而上,以后发优势在国内外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牛振东,刘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文培养建设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2,(5):21-24,29.

[2]吴晓义,唐晓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J].高教探索,2008,(4):75-79.

[3]周恩,丁年青.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J].外语界,2012,(4):68-75,96.

[4]王燕妮,王利群.印度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3):160-162.

[5]崔玉宝,侯志国.软件外包行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2010,(11):118-119.

[6]董元元,吕海彬.高等院校培养软件外包英语人才的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39-143.

[7]王学人.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9,(4):52-55.

[8]刘晓光,周涛.中印软件外包产业对比分析[J].时代经贸,2008,(1):80-81.

[9]刘德学,周煜.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印软件外包业竞争优势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9,(10):127-130.

[10]马亦农,张旭明.中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现状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6-67.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专业课双语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