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对策
2012-08-15陈振亚徐梦瑶任晓燕
陈振亚,徐梦瑶,任晓燕
(1.河北大学 图书馆;2.河北大学 新闻学院;3.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对策
陈振亚,1徐梦瑶2,任晓燕3
(1.河北大学 图书馆;2.河北大学 新闻学院;3.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以及娱乐和通信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同时重视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从心理、制度和文化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培养大学生文明的上网行为和健康的道德人格。
互联网;大学生;网络行为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我国网民人数迅速递增。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24岁以下的网民近六成。[1]同时,自1998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也迅速增长,2011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达到2 308.5万人,[2]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使用主体。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交互性、自主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教育,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做好突发事件防范,更好地做好社会的稳定工作。
一、数据来源
其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数据1”)。该报告的用户调查总体样本为60 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30 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调查侧重于了解中国网民数量与结构特征、上网条件、网络应用、网民对互联网使用的态度和非网民状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被访者是否上网、被访者背景信息以及网民的上网行为、上网深度、上网体验等。
其二,《驻保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课题组2011年-2012年所做的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统计结果(简称“数据2”)。该调查选取了河北大学本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和河北虎振职业技术学院的1 550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 461份。该调查问卷设计了3组题,分别针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方式、网络行为影响和网络行为频度进行调查。
其三,2010年林佩云等人针对广州市7所高校所做的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结果(简称“数据3”)。该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 881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调查学生的上网目的、上网时间、上网场所、网络依赖度、网络影响情况等;三是调查学生对于防范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态度和建议。[3]
其四,2010年何向阳等人针对长沙4所高校560名大学生所做的关于大学生网络聊天现状调研的数据(简称“数据4”)。该调查内容包括网络聊天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地位、网络聊天的目的和话题、使用的网络聊天软件、网络聊天中的朋友构成、网络聊天对象的稳定性、对现实中朋友交往的影响、与网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4]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
综合分析上述四个数据来源,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工具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较好的上网条件,为他们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提供了必需的硬件条件。数据2显示大学生上网的地点主要是学校,其中在宿舍上网的比例占68.70%,在学校机房上网的比例占18.70%,二者之和为87.40%。数据3显示在宿舍上网的大学生占63.67%,在机房上网的大学生占23.30%,二者之和为86.97%。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大学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好的上网条件。
数据1显示,我国网民的信息获取指数已达79.6,其中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达到77.20%,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达到82.00%。数据2显示,92.50%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有30.40%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认为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的占39.10%,认为通过书本自学获取知识的占22.60%。数据3表明,有19.65%的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获取资讯,有19.07%的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获取学习资料。这些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娱乐和社交是大学生重要的上网行为
数据1显示,我国网民的网络娱乐指数为69.3,其中网络音乐的使用率为79.20%,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为66.50%。数据2显示,37.30%的大学生上网行为是听音乐和看电影,但经常上网玩游戏的只占6.82%,有时玩游戏的占19.44%。数据3显示以游戏为上网目的的大学生只占7.98%,以看电影和听音乐为上网目的的大学生占13.58%。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网络娱乐的比例大大低于总体网民网络娱乐的比例,也就是说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如果能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可以使互联网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数据1显示,我国网民即时通信的使用率为77.10%,数据2和数据3显示大学生中网络即时通信的使用率仅为47.40%和20.22%,但数据4显示,大学生网络聊天的比例达到100%,有26.0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聊天是占用他们上网时间最长的方式。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对即时通信的概念理解不同。许多大学生把网络聊天列为单独的一项网络行为。数据4显示,大学生网络聊天的目的主要是交流感受、联系朋友和自我放松。需要注意的是,数据2显示,有3.92%的大学生经常和陌生人聊天,数据4显示有13.70%的大学生在网络聊天中发泄不满。
(三)大学生存在不良网络行为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一些大学生的上网没有节制,呈现时间过长、随意的特点,我们称之为过度上网。数据2显示每周上网时间在20个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19.80%,在10小时-20小时的占58.10%。数据3显示64.38%的大学生上网不定时,26.50%的大学生晚上上网。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呈现出不受控制的特点并已经影响他们的生活。数据2显示,认为其他同学在宿舍上网已经影响自己生活的大学生占82.20%,其中认为影响很大的占23.10%,认为因为深夜或长时间上网而有时和经常影响睡眠的大学生分别占34.45%和8.50%。数据3显示,有79.96%的大学生认为在学习方面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这些数据说明,过度上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同时也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正常生活,尤其由此产生的同学矛盾更是学校稳定的隐患,因此需要引起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
其二,登陆不良网站。数据2显示,对网络上反动宣传的文章和讨论随便看看的人数和到相关网站了解的人数分别为23.90%和53.20%。同时,当无意进入色情网站时随便看看的人数占到39.10%,经常光顾并推荐给网友的占2.70%。也就是说,约有77.00%的大学生曾经浏览过反动文章,约有42.00%的大学生曾经光顾过色情网站。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期,不良网站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大学生对网络依赖较强
数据2显示,认为停止使用因特网时使自己感觉烦躁不安的大学生占26.31%,认为自己有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占18.21%,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认为下线后不能够集中精力做事的大学生占39.60%,有时和经常用上网时的良好感觉来消除现实中烦恼的大学生分别占32.96%和7.74%,觉得自己已经把因特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情绪方式的大学生占34.71%。数据3显示,高达74.7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相当重要,有10.05%的大学生认为与网络密不可分,只有15.24%的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是无所谓。
三、对策
(一)大学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工具,它为人类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方便快捷获得信息和资料的手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能熟悉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娱乐、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大学应该根据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律、特点、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从多方面入手做好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对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鉴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学应该利用互联网及时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特别是当学校有突发事件时。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尽快了解事情真相,避免以讹传讹,造成思想的波动,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
其次,开设相应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利用互联网学习,获取信息知识的基本方法。如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常用科学文献库的知识,知名网站的介绍,以及上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这些方法、技能和知识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他们毕业后的工作乃至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和素养。
再次,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等功能实际上为大学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而方便的工具,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做好相关研究,组织教师掌握这种技能,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可以利用即时通信软件组成学习群,把有相同兴趣的学生有效组织起来,采用讨论、沙龙等教学方式;利用Email等工具,实现无纸作业,既节省成本,也便于批改、保存;等等。图书馆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必要的工具,方便大学生学习和使用,同时加大宣传,引导他们利用丰富健康的网络资源丰富生活。
(二)重视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首先,针对大学生年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自制力差等特点,大学应该采取措施,从入学一开始就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互联网,了解自己,规划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利用好互联网,使之成为掌握知识、正确娱乐的工具。
其次,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大学生上网没有节制的现象,学校应该制定制度和采取措施,限定上网时间、上网地点,同时要用制度把大学生引导到学习上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再次,针对网络上不良信息问题,学校需要从技术层面实时监控,充分利用监控软件剔除网上不良信息,控制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的传播,有效净化学校内部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从根本上远离不良信息。同时使用相关软件监测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发现规律和问题,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研究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开设针对性的教育课程,做到未雨绸缪。同时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5]包括网络心理训练、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测验、网络心理知识普及、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心理问题诊断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矫治等。
(三)注重网络监管和先进网络文化的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再加上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特征,网络信息具有的海量性、随机性等特点,使得对网络的有效监管不容易进行。目前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有不少黄色甚至反动的信息,再加上某些网络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为了追求点击率不择手段,故意采用虚假的手段,将低俗的信息放置在网络上;一些网民容易受不准确舆情的影响,同时由于网络行为难以有效监管,因此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推波助澜。所以社会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有关制度,落实切实措施,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切实促进青少年的培养。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加强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大学生的头脑,以抵制不良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
[1]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95338825d2556.html.
[2]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gzdt./2012-02/22/content_2073982.htm.
[3]林佩云.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9):69-72.
[4]何向阳.大学生网络聊天现状调研[J].中国电化教育,2010(6):59-62.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8.
Students’Internet Behavior Analysis and Coutermeasures
Chen Zhen-ya,Xu Meng-yao,Ren Xiao-yan
Internet is indispensable in modern society,which has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to access information,the crucial way to acquire knowledge,and the important tool of entertainment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The network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 has already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at can not be ignored.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modern tools-the internet,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network to college students,also take measures to cultivate the civilized internet behavior and healthy mo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from the psychological,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aspects.
internet;undergraduate;internet behavior
G641
A
1008-6471(2012)03-0070-04
2012-08-10
本文系2011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驻保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编号:201102230)的研究成果。
陈振亚(1966-),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图书情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