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李曙光蔡万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李曙光 蔡万玲

(1.新疆大学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8;2.新疆教育学院理学分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3)

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曙光1蔡万玲2

(1.新疆大学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8;2.新疆教育学院理学分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3)

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工作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应在师资培训、教学模式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水平。

双语;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在新疆大力推广双语教育,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了一些适合当地师资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这些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当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以进一步促进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疆少数民族小学现行双语教学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疆自治区民族中小学主要实行“母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传统双语教学模式。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采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学了多年汉语,仍然不会用汉语进行简单表达。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成绩,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少数民族学生中学毕业时汉语能力及各门学科的知识非常贫乏,严重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就业。为进一步提高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2008年,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疆双语教学模式,具体为:模式一(普及模式):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可以简称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民语授课”。模式二(目标模式):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可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各地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

由于新疆各地州双语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一些适应当地双语社区和双语教育资源的双语教育模式。”[1]主要有以下几种:

模式一:理科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民语授课。这种模式在自治区完全民语环境的民族中小学较为多见。采用这种模式的原因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高考中发现,自治区民族学生高考数理化成绩偏低,同汉族考生相比差距极大。最初的双语实验班就采用了这种模式。后来,这种模式推进到了各个地州的部分民族中小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文、理科授课语言分别为母语和汉语,有条件的学校还加授了英语课程。一些汉语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还采取了小学起始阶段不开设母语文课,完全采用汉语授课,三年级以上加开母语文和文科类课程的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从小打好汉语口语基础。

模式二:民族语文及音体美等课程中,凡是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用民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汉语授课。这种模式在部分民汉杂居程度较高的地州民汉合校或民族中小学较为常见。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用汉语授课的学科从理科扩展到了文科的部分课程,在艺术类等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主要目标是通过理科课程及文科部分课程汉语授课,加大汉语学习的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理科的学习成绩。

模式三: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文课程。这种模式是自治区推进双语教学的最终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除加授母语文课程外,其他课程设置与汉族学校一致。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在汉语师资力量及汉语言环境较好的一些地州的民汉合校或民族中小学中采用。这种模式的目标是通过采用和汉族学校一致的教学体系及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尽可能地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全方位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各科成绩,缩小少数民族学生同汉族学生的差距。

2.存在的问题

以上这几种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大家深思。

2.1 部分地区不考虑实际情况,出现急躁冒进现象

在从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向新的双语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有的地区和学校没有根据当地的汉语言环境、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师资条件,急躁冒进,试图一下子“从‘母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传统模式直接转变为‘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文课程’的新模式。”[2]这种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推进汉语教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却违背了双语教学的规律,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目前在岗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师大部分是最近几年参加各类双语教师培训后返回单位的少数民族教师,他们虽然经过了一到两年的汉语及专业知识的培训,但是大部分老师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授课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他们并不具备完全使用汉语授课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一大批不具备汉语授课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走上了双语教学岗位。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些教师的汉语水平低,授课过程中汉语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的现象随处可见。即使是教师的汉语教学水平较高,能够胜任完全使用汉语授课,但是由于学生基础差、汉语水平低,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教学效果出现倒退的现象,有时甚至还不如使用母语授课。这种情况严重挫伤了学生对双语授课的积极性。所以,要想实现双语教学中部分或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需要有合格的双语教师,同时要有具有一定汉语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模式的过渡必须是渐进的,任何急躁冒进的作法都是有害的。

2.2 有些领导片面理解双语教育,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对双语教育政策的片面理解,一些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严禁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学生母语,认为双语教学就是要强化汉语,必须采用强制手段让教师完全使用汉语授课,才能达到双语教育的目标。有的领导认为,上课时一句母语也不能说,这才是双语教学。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学校,一些汉语水平虽然比较低但母语教学能力却比较强的老师离开了课堂,一些汉语水平虽然比较高但是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却走上了讲台,导致一些学校教学水平下降,也严重挫伤了那些汉语水平不高但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的积极性。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汉语授课,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和其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双语教学不是完全使用汉语授课,特别是对汉语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适当地使用母语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利的。

2.3 双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差

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新疆各个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是,从事双语教学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民族教师,汉族教师极少,这些少数民族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一些少数民族老师用汉语应付一般的日常交际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用汉语授课了。一些少数民族老师虽然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但使用汉语授课的能力离要求还差得很远。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还不多。在教学方法上,一些老师受自身汉语水平限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比较差。

2.4 缺乏适合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一套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问题是缺乏适合新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材。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语文教材上,也表现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上。目前,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主要使用两套教材,一是由新疆师范大学方晓华教授主编《汉语》教材,这套教材主要供部分课程使用少数民族语授课,理科等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使用。二是汉族学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据部分教学一线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反映,人教版教材是为汉族学生编写的,用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时并不合适,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汉语水平都较差,教师在备课和讲解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据陈伟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小学教师使用人教版《语文》情况的调查,许多少数民族教师反映,人教版《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以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而作为第二语言教材来使用《语文》教材,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教材内容太多,远远超出学生的水平。刚入校的汉族学生已具有相当的汉语基础,而对于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许多学生的汉语基础极差,有的几乎为零,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教师在上课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教生字和词语,教学容量很低,无暇顾及学生的表达训练。其次,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比较少,几乎没有口语表达的内容,书面语比较多。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的汉语水平在全疆应该是很高的,连他们都觉得人教版《语文》难教难学,其他地区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汉语课本是如此,其他如数学、科学、思想品德等课更是如此,使用跟汉族学生完全一样的课本,脱离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5 双语教师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培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用汉语讲授专业课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培训中,由于参训学员的 HSK成绩是毕业时的一个硬指标,有些培训院校为了保证学员 HSK过级率,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提高HSK过级率上,使双语培训基本上变成了 HSK应试培训,忽视了学员汉语口语、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训。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只有汉语水平达到一定要求的教师才能参加培训,但在一些学校,符合要求的教师如果派出来参加培训,势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有的学校只好将一些汉语基础较差、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派出来参加培训。由于基础太差,一部分学员虽然学习很努力,但仍达不到结业要求。学员的 HSK成绩达标是对一个合格的双语教师起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汉语进行授课,这才是双语培训的落脚点。

3.对策

针对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3.1 加强对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的科学研究

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对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育的有关问题加强研究。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构建科学的双语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使新疆的双语教育事业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3.2 加强师资培训

应认真研究双语师资培训的特点、任务和要求,把提高学员汉语授课能力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培训院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提高学员的汉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提高他们汉语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使用汉语备课、授课的能力。首先,应改革考核体系,学员除了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必须达标外,还应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汉语授课能力考核办法,用制度保证学员重视汉语授课能力的提高。其次,要加强平时的讲课训练和实习工作。现在学员的实习一般都安排在第四个学期,时间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我们认为时间还是有点短,仅靠三个月的时间无法保证学员在讲课水平上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所以,为弥补实习时间的不足,应在学员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展讲课活动,学员应把自己所教学段的每一年级的课程都进行备课、试讲,由学员互评或由老师进行点评,最后记录成绩。在实习阶段,主要是对以前试讲的内容进行实际操练,查漏补缺。第三,加强反馈工作。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教育管理部门要对这些学员的授课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制订后续管理制度,以求培训取得实效。

3.3 大力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师生需求的汉语教材

教材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精干、高效的教材编写队伍,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的研讨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教学模式编写不同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科、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教学模式群体的需要。另外,教材编写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发展的形势不断对教材进行科学修订,以适应各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3.4 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自治区各地汉语言环境和教学水平差异很大,在教学模式上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当地师资水平和学生水平的教学模式。汉语教学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以采取模式三,汉语教学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以采取模式一或模式二,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再逐步过渡到模式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区的双语教学稳步有序地进行下去。

[1]方晓华.新疆双语教育问题探索[J].民族语文,1998(2),P93.

[2]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4),P98.

新疆教育学院院级重点课题《新疆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现状调查与研究》(XJJY201109)资助;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创新学习方式研究》(FFB108173)资助

李曙光(1967-),男,硕士,新疆大学语言学院副教授,主研方向:双语教学。

2012-02-24

猜你喜欢

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