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分析
2012-08-15刘永辉
刘永辉,肖 烨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我国劳动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进入职场时,不仅需要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快速调整的产业结构,还需要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持续学习新的知识,更需要从根本上适应非终身制的职涯发展路径。面对这样的时代挑战,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与实际工作需求相适应的就业力,才能成功在职场发展。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显严峻,不少毕业生抱怨工作太难找,感慨力不从心。怎样培养出适应力强、专业水平高且愿意主动学习的大学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从根本上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基本概况及相关概念
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在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具备的找到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就业技能,是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对大学生个人而言,就业力既取决于大学生本身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也取决于大学生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以及在求职时怎样呈现这些内容。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只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与个人特质,还需要搜集有用的职场信息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并且需要多方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得到学习与成长。
《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报告》中提出,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将过去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与供需见面政策,向前推进到高等教育过程中,建立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紧密配合、整体推动的就业政策体系。文章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大学生数量过多,而在于没有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一方面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创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这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的突破口。
二、大学生就业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分析
(一)实际工作的需求
《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报告》一文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就业力基本属于人际技能和个人素质范畴,列出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最高的10项核心就业力分别为: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忠诚度、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压力承受能力。而相对不重要的就业力则多数与学历教育直接相关,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外语等。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调查,被众多公司公认为是最不可缺少的就业力同样属于个人技能和素质范畴,基本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等八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实际工作中需求的就业力的主要成分就是大学生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二)大学生的就业力水平
从笔者对08、09、10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前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思想品德、工作或实习经验,其次是相貌仪表和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很多毕业生认为责任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无法直接考量,因此最不看重的是责任心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就造成大学生在对就业力的认识上与实际工作要求有了一定的差距。而根据近几年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在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等方面相对欠缺,都成为用人单位在招聘、选用毕业生时的最大顾忌与疑虑。而以上这些能力的缺失或不足,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表现。
(三)差距的表现形式
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差距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与其他就业力不匹配。
要做好工作,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与技术外,还需要其它就业力技能的配合。企业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术,更需要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发挥专业知识与技术,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大学生在工作中能否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则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这些重要的就业力在本质上是密切相关的,而比较理想的毕业生,就需要这几个方面都具备均衡充分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成为当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
三、造成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差距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认识浅显
很多大学生对市场需求不很了解,择业初期期望值较高。很多大学毕业生热衷于“工作条件好、收入高、地理位置好、工作稳定”的单位,而不愿到那些急需人才的私营、民营和基层单位去就业。讲究急功近利,而忽视对自己能力、素质的积累和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处处碰壁。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直接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业务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能够达到如此要求的毕业生为数不是很多,多数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
(三)用人单位与育人单位的沟通不足
能否有效地获得就业信息或者掌握顺畅的就业信息获得渠道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因此,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也成为就业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显示,30%的学生是通过校内招聘网站或招聘会获得的,30%的学生通过报纸校外网络的途径获得,20%通过人才市场获得,靠社会关系和以前的实习经验获得的比例分别是15%和5%。整体上看,1/3的学生通过校内途径获得信息,将近一半的学生通过校外途径获得。
相比之下,55%的用人单位是在校园招聘会上发布招聘信息,其他20%的用人单位通过人才中介网络发布招聘信息、15%的用人单位通过校外招聘会、10%的用人单位通过本单位网站来发布招聘信息。整体上看,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来招聘合适的人选,将近一半的单位则通过校外途径招收新员工,其中包括直接留用单位实习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校内和校外发布渠道相当。
通过与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可以发现,大学毕业生已经充分利用了校外的各种信息资源,将近70%的学生使用了校外的信息渠道,学校的信息渠道则仅占30%多一点,说明学生对校内信息渠道利用率不够高,或者高校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还不够通畅。
四、消除差距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认知需要调整
对态度、知识和能力的重视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力界定形成的共识。不同国家对就业力的定义都强调学生获得并维持一份工作的能力,居于这些能力核心地位的是体现在不同工作岗位上都需要的一般工作态度、知识和能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意义上稳定的工作已经被快速变动的工作所取代,未来人们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的竞争力,而适应这种新趋势的有效方法就是培养较强的一般工作态度、知识和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学习期间正是培养一般态度、知识和能力的关键时期。
(二)学校培养途径应逐步升级
1.强化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技能培训。在通识课程中开设职场技能等相关课程,其中可特别重视“沟通与表达”等相关技巧,例如职场人际关系学、沟通礼仪、工作伦理等。课程应由人资、职辅专家规划,重视“从经验中学习”,并由受过相关专业训练之老师担任教学工作。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工作。一是提供大一新生职业生涯测验,帮助学生分析测验结果、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与生涯规划。二是建立双导师机制,适当聘请企业家、优秀校友担任学生的职业生涯导师。三是以各专业教研室为主,团总支为辅,建立各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数据库,详细记录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3.增加学生实习工作机会。在传统的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实习,获得最佳的实习效果。一方面,将职场体验课程化,即将每个假期的工作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与学生的学分挂钩,为每名学生建立一套职场体验记录,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工作实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力,并配合导师制帮助学生对实习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及时反思。
4.强化校企产学合作。一是专业共建,学以致用。选择部分专业与同行业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在满足基本办学规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教学资源、派遣与培养师资、企业实习与就业等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服务链。二是校企联动,就业为本。在学制安排上采取“3+1”、“2.5+1.5”等模式,通过与企业的联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最终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三)探索新的新培养方式
1.强化教学课程与产业发展及学生就业需求的结合。一是调整课程设置方式。在学生课程设置中,充分吸收用人单位以及毕业校友们的意见,同时鼓励教师在课程大纲中明确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或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哪方面的就业力。二是适度引入企业家协助教学。动员企业家或优秀毕业生,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际应用以及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并开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三是课程内容中融入就业力培养。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中融入表达沟通、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就业力培养方法,让所有学生都有充足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例或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不同的实际操作中的方法。
2.协助学生建立四年学习历程档案。学习历程档案将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实习、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配套建立电子数据库,作为毕业生求职或进一步深造时展示能力的证据。档案中可放置,职业生涯规划测验结果、个人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个人对自我发展的反思与总结、个人成绩单、社团经验与技能证书、学生简历及师长评价等。
3.增强高校整合就业信息的能力。超过半数的用人单位通过校内招聘发布用人信息,而从学校获得就业信息的学生比例则只有1/3,这说明不仅毕业生本人要提高对校内就业信息搜索的能力,学校也要提高整合就业信息的能力并建立起顺畅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高校作为培养单位虽然不能承担起大学生就业的全部责任,但是可以通过有效手段把自己培养的学生推荐给市场,商业中的营销行为在高校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中同样是适用的。高校在完成培养任务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与市场建立广泛联系,整合就业信息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应当兼具策划和营销两种功能。
[1]陈根.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2]张互桂.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0,(3).
[3]茶金学,游艺.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0,(8).
[4]陈根.大学生就业力问题探析[J].开发研究,2010,(4).
[5]米衣军,李琳琳.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分析报告——以石家庄市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
[6]万珊,吴泽俊.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