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2012-08-15张小俊
黄 谦,张小俊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学产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形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大批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中国当前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任务。而积极稳妥地推进和优化学产研合作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以河北北方学院这所省属综合院校农科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情况为主要实例,总结现行模式中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1.发挥农业学科科研优势,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及国际间交流合作。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积极开展一系列服务地方项目的科研活动,如“冀西北坝下地区坡耕地抗旱补水播种保苗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褐口蘑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冀西北彩色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引种表现研究”、“塞北兔品系性能比较与繁育技术”等,与区域农业发展实现良好的对接;积极与周边地区科研机构、企事业和民营单位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如与中国农业大学、石家庄天同神农机械有限公司等共同主持“苜蓿饲草料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及装备优化研究”等;积极开展国际间农业科学技术交流,如与欧中农业交流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开辟了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形式。
2.积极开辟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广阔实训平台。积极与周边地区科研机构、企事业和民营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如与北京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北京市农科院信息中心、河北马利食品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天津正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瑞普大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200多个单位签约,建立了长期的农学类生产实习基地。与欧中农业交流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开辟了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形式,开创了河北北方学院学生及教师赴荷兰、德国、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海外实习和培训交流的先河,创建了农学专业、动科畜牧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海外实习体系,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多元化的实训平台。
3.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和完善服务载体。探索出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志愿“双服务”模式,学校宣传部通过“科技兴农志愿服务团”、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宣传、现场指导、发放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帮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及时将农业科技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去,根据专业特色、积极利用教学资源优势,探索结合更为紧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1.产、学、研三者整合不够。教师往往迫于晋升职称时对于科研项目、论文数量的要求而申请各级科研课题,与企业的合作往往是为了申报而合作,对于企业、市场需求了解不够,项目对于企业发展促进作用不大,企业积极性不高;科研项目中有些课题与教学关系不大,教师往往顾及科研就无法专心教学,无法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对于产学研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和提升全面素质认识不够,将学生参与企业和科研活动简单地作为完成教学实习的必要途径、完成毕业设计的必须要求,导致学生参与科研主观能动性差、受益不大。
2.产学研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是通过校企联合,双向介入,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强化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虽然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有一定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对于合作教育增加额外经费、耗时耗力、提高教育成本,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影响到日常教学以及会降低教育质量等等顾虑较多。目前的模式,在不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通过校企联合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力度不大、流于形式等问题。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体-学生来说,目前的模式,在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3.科研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发挥高校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领域,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是区域高校农业的重要使命。目前学校农业课题大部分单纯依靠政府项目拨款,企业参与积极性及投入有限,合作短期化、形式化,科研成果往往是半成品,无法真正做到投入市场和农业活动发挥效益。
三、改革建议
1.夯实农业基础研究优势,加强校企产学研联合,投身农业知识创新,加强成果转化。高校拥有农业基础理论研究、科研资源优势,企业对于技术应用、市场及科技产业化的了解直接而敏感,只有通过校企联合,积极主动与涉农企业、农业行业组织、种养殖专业户等多方面、多角度寻求结合点,实现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相互对接,形成有机联合体,形成有利于本区域依靠科技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而达到双赢。高校农业科学也只有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提高应用研究的比重,始终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发展优势领域进行科技创新;企业及农业组织也可以从本行业发展的角度和市场需求对科研和教学提出要求,促使利用学校现有的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培训,使学校的科研成果不再“有价无市”,使学生的培养方向更加趋于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就业能力。
2.强化实训教育,继续推进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随着农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要求高校毕业生能很快适应涉农企业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岗位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农业人才是学校农业专业的重要使命,围绕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农业技术推广,依托产学研联合体,强化实训教育是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继续推进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乃至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将学生的生产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放在各级各类农业岗位上来完成,利用产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的设备、技术优势,为学生构筑参与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背景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优势,二者双向介入,势必会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要结合岗位绩效考核,建立起与职称评审、津贴分配等相挂钩的科学的鼓励产学研的制度,最大程度地调动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积极性。农口专业的特殊性对于实践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借助于产学研联合体,教师可以“走出去”深入到研发企业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线,参加“双师型”锻炼,了解本专业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考察本专业理论知识在农业生产经营实践当中应用的实际情况,将所得应用于以后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尝试采用“引进来”的方式,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科研第一线聘请有经验的人才来学校讲授实践性或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或者通过专题讲座及实习指导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这对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校自身实际,对人才培养实行“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强调应用为特色”的科学定位。通过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实施,以教师、企业、学生各个层面反馈回的信息作为教学计划合理适时调整的直接科学根据,使农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能紧跟行业的发展脚步,适应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推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就业适应能力等“逐层递进式”模式的课程体系,科学取舍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程,采用PBL、师生互动等先进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继续开展志愿服务,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农业人才。利用产学研联合体为依托,通过校地联合,继续开展学生志愿服务,为学生在就业前提供更多“走下去”的机会。继续鼓励支持“科技兴农志愿团”活动,开展“科教下乡、科教扶贫”等服务“三农”活动,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养成主动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风气,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曾丽娟,马云阔,赵继锋.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
[2]袁赞礼,林建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0,(11).
[3]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0-06-05.
[4]刘建东.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1,(3).